顶部
收藏

刑事证据制度与理论(三版)(下册)


作者:
沈德咏 宋随军
定价:
7.00元
ISBN:
978-7-04-038465-9
版面字数:
897.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582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13-09-30
读者对象:
社会读物
一级分类:
科普

暂无
  • 第七章证据规则()
    • 引言()
    • 第一节证据规则概述()
      • 一、我国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建构()
        • (一)证据规则存在的根据及意义()
        • (二)关于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规则()
      • 二、我国构建证据规则的视角调整()
        • (一)现代证据规则的内涵:中外学者的不同视角()
        • (二)现代证据规则的主干:中外证据立法的不同视角()
        • (三)我国构建证据规则的合理思路()
    • 第二节相关性规则()
      • 一、台湾地区学者论关联性法则()
      • 二、美国学者论相关性()
        • (一)证据的定义和检验()
        • (二)经常出现的相关性难题()
    • 第三节传闻证据规则()
      • 一、传闻证据之比较研究()
        • (一)传闻证据之原则()
        • (二)传闻法则之例外()
        • (三)我国民国时期及台湾地区判例上之传闻证据()
      • 二、美国传闻证据规则()
        • (一)传闻证据的概念()
        • (二)证人作证的历史和现状()
        • (三)不作为传闻证据的陈述()
        • (四)传闻证据例外情况()
      • 三、日本传闻证据规则()
        • (一)传闻法则的含义和理论根据()
        • (二)传闻法则的例外()
    • 第四节自白规则()
      • 一、自白概念及构成()
        • (一)自白的概念解说()
        • (二)自白的构成解说()
      • 二、日本刑事自白法则()
        • (一)自白的含义()
        • (二)任意性法则——对自白证据能力的限制()
        • (三)补强法则——对自白证明力的限制()
      • 三、日本学者论共犯人的供述()
        • (一)共犯人供述的证据能力()
        • (二)共犯人供述的证明力()
      • 四、美国非法自白规则之定位()
        • (一)美国非法自白规则并非为一种排除规则()
        • (二)美国非法自白取舍规则依据的原则()
        • (三)美国非法自白规则的宪法精神()
      • 五、非法自白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据使用问题()
        • (一)英国的历史发展()
        • (二)美国的历史发展()
        • (三)对美国非法自白排除规则的评价()
    • 第五节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一、违法取得证据之排除()
        • (一)序言()
        • (二)证据排除法则的发展与建立()
        • (三)比较法上之检讨()
        • (四)违法取得供述证据之排除()
        • (五)违法取得物的证据(非供述证据)之排除()
        • (六)小结()
      • 二、违法搜索与证据禁止()
        • (一)前言与案例()
        • (二)本文之基本出发点()
        • (三)违法搜索之类型()
        • (四)违法搜索之证据禁止原则()
        • (五)结语及立法论()
      • 三、美国警察讯问规则的历史与未来()
        • (一)从任意性到讯问规则()
        • (二)革命之后的逆流()
        • (三)间歇期()
        • (四)重新打造米兰达规则()
        • (五)作为替代办法的3501条款()
        • (六)进入新世纪的米兰达规则()
        • (七)作出预测:米兰达规则摇摇欲坠()
        • (八)它会产生变化吗()
      • 四、美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例外()
        •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不适用于大陪审团审理()
        • (二)善意的例外()
        • (三)用来反驳证人(被告人)()
        • (四)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不适用于“个人搜查”()
        • (五)在国外取得的证据之例外()
        • (六)其他例外()
      • 五、我国非法证据缘何难以排除()
        • (一)引言()
        • (二)真的建立起“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了吗()
        • (三)非法证据排除范围的窄化与排除规定的内在缺陷()
        • (四)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效观察及障碍分析()
        • (五)结语()
    • 相关文献索引()
    • 下编刑事诉讼证明
  • 第八章刑事诉讼证明概述()
    • 引言()
    • 第一节诉讼证明概念的重塑()
      • 一、引言()
      • 二、诉讼证明的概念()
      • 三、证明主体与证明责任()
        • (一)实质性的当事人()
        • (二)当事人的延伸(辅助机关或辅助人)()
        • (三)法院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 四、证明对象与证明标准()
        • (一)认识的相对性()
        • (二)诉讼证明的相对性()
        • (三)证明标准探析()
    • 第二节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模式()
      • 一、自由心证的证明方式及其内涵()
      • 二、我国诉讼证明模式及其比较性实证分析()
      • 三、“印证证明模式”的主要特点及产生原因()
        • (一)获得印证性直接支持证据是证明的关键()
        • (二)注重证明的“外部性”而不注重“内省性”()
        • (三)要求证据间相互印证导致很高的证明标准()
        • (四)为实现印证目的,易于采用比较灵活的取证手段()
      • 四、两难困境与谨慎突破()
    • 第三节诉讼认识之结构分析()
      • 一、诉讼认识过程的基本内容()
      • 二、诉讼认知结构的构成要素()
        • (一)认知主体:裁判者()
        • (二)认知对象:案件事实()
        • (三)认知手段:证据()
      • 三、诉讼认识诸要素的关系()
        • (一)裁判者与案件事实()
        • (二)裁判者与证据()
        • (三)案件事实与证据()
    • 相关文献索引()
  • 第九章证明对象()
    • 引言()
    • 第一节证明对象(要证事实)()
      • 一、事实之假定()
      • 二、要证事实()
        • (一)犯罪事实——主要事实()
        • (二)刑罚事实()
        • (三)处罚条件事实()
        • (四)诉讼法上事实()
        • (五)间接事实()
        • (六)补助事实()
        • (七)特别经验法则()
        • (八)特别法规()
      • 三、证明之对象()
        • (一)事实()
        • (二)法规()
        • (三)经验法则()
    • 第二节司法裁判中的事实()
      • 一、历史事实与案件事实()
      • 二、案件事实的双重视角()
        • (一)经历者的认识()
        • (二)裁判者的认识()
        • (三)司法裁判的内在矛盾()
      • 三、裁判事实与事实真相()
        • (一)事实认定的制度背景()
        • (二)裁判者与事实认定()
    • 第三节刑事证明对象再认识()
      • 一、案件事实与争议事实()
      • 二、实体法事实、程序法事实与证据法事实()
        • (一)实体法事实()
        • (二)程序法事实()
        • (三)证据事实()
        • (四)证明对象范围之界定()
      • 三、待证事实与免证事实()
        • (一)司法认知()
        • (二)推定()
        • (三)自认()
      • 四、案件事实的单一性与同一性()
        • (一)我国学者关于诉讼客体的争论()
        • (二)案件事实的单一性和同一性()
      • 五、结论()
    • 相关文献索引()
  • 第十章证明方法()
    • 第一节证明方法()
      • 一、事实()
        • (一)严格事实与自由事实()
        • (二)外部事实与内部事实()
        • (三)实体事实与程序事实()
        • (四)基本事实与关联事实()
        • (五)直接事实与间接事实()
      • 二、法规()
    • 第二节理性证明方式与非理性证明方式重述()
      • 一、事实与法律的混杂不分()
      • 二、诉诸神明和神的惩罚()
      • 三、内心活动的逻辑与理性()
      • 四、认识论与经验常识()
    • 第三节德国与英美证明原则之比较()
      • 一、德国法院有独立进行调查的义务()
      • 二、直接、言词原则()
      • 三、排除规则()
      • 四、证据关联性()
      • 五、问题()
    • 相关文献索引()
  • 第十一章证明责任()
    • 引言()
    • 第一节举证责任论()
      • 一、举证责任理论与历史()
      • 二、举证责任之意义()
      • 三、举证责任之两种负担()
      • 四、举证责任之分配()
        • (一)概说()
        • (二)标准()
      • 五、证明之程度()
      • 六、举证责任之分配与转换()
      • 七、举证责任未来之改进()
    • 第二节刑事证明责任的分配与转移()
      • 一、刑事证明责任的分配()
        • (一)证明责任分配的代表性学说()
        • (二)刑事证明责任的分配理念()
      • 二、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分担()
        • (一)诉讼模式与证明责任的分担()
        • (二)我国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分担()
      • 三、刑事证明责任的转移()
        • (一)证明责任的倒置()
        • (二)证明责任的转移()
        • (三)证明责任转移与证明标准()
    • 第三节检察官之举证责任()
      • 一、前言()
      • 二、犯罪嫌疑之证明程度()
        • (一)发动侦查之嫌疑门槛()
        • (二)提起公诉之嫌疑门槛()
        • (三)有罪判决之嫌疑门槛()
        • (四)小结()
      • 三、犯罪嫌疑之“举证责任”()
        • (一)主观与客观举证责任:以当事人进行诉讼为例()
        • (二)职权调查原则与举证责任()
      • 四、检察官之证明义务()
        • (一)证明义务之必要性()
        • (二)起诉法定门槛:检察官负独力之证明义务()
        • (三)有罪判决门槛()
      • 五、检察官之证明负担()
        • (一)起诉法定门槛:程序驳回之不利益负担()
        • (二)有罪判决门槛()
      • 六、刑事诉讼之改革刍议()
        • (一)创设起诉审查制:第161条草案之评释()
        • (二)落实到庭制与诘问制()
        • (三)限制法院之调查范围()
      • 七、小结()
    • 第四节刑事诉讼排除规则适用中的证明责任问题()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被告人供述的可采性问题()
      • 三、庭外供述笔录的非自愿性推定原则()
      • 四、证明责任倒置的法律后果()
      • 五、结语()
    • 相关文献索引()
  • 第十二章证据的调查与判断()
    • 第一节证据之资格()
      • 一、严格证明法则与直接审理原则()
        • (一)前言()
        • (二)基础理论之说明()
        • (三)实务见解之评释()
        • (四)结语()
      • 二、直接审理原则与证人审判外之陈述()
        • (一)基础理论之说明()
        • (二)实务见解之评释()
        • (三)结语()
    • 第二节证据的自由评价()
      • 一、证据的自由评价()
      • 二、证据自由评价的构成要素()
        • (一)评价主体()
        • (二)评价对象()
        • (三)评价内容()
      • 三、自由评价模式的推理方式()
        • (一)推理方式的性质()
        • (二)经验规则()
    • 第三节证言的判断()
      • 一、判断证言的标准()
      • 二、对证人陈述心理特点的考虑()
      • 三、在审判实践中对证言的判断()
    • 相关文献索引()
  • 第十三章证明标准()
    • 引言()
    • 第一节刑事诉讼关于证明标准问题的争论()
      • 一、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 (一)关于我国目前的刑事证明标准及其特点()
        • (二)关于国外的刑事证明标准()
        • (三)关于诉讼证明的盖然性问题()
        • (四)关于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 二、诉讼客观真实()
      • 三、法律真实()
        • (一)“客观真实”辨析与利弊权衡()
        • (二)法律真实是刑事诉讼证明的任务和要求()
        • (三)排他性是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 四、司法证明的目的是客观真实,标准是法律真实()
        • (一)“客观真实说”与“法律真实说”()
        • (二)检验真理的标准与司法证明的标准()
        • (三)司法证明目的的一元化与司法证明标准的多元化()
        • (四)关于我国司法证明标准体系的构想()
      • 五、构建层次性的刑事证明标准()
        • (一)确定无疑()
        • (二)排除合理怀疑()
        • (三)有确实证据的推定()
    • 第二节对刑事证明标准理论的反思()
      • 一、刑事证明标准的两个维度()
        • (一)价值维度()
        • (二)认识维度()
      • 二、刑事证明标准问题之争中的四个误区()
        • (一)案件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误区()
        • (二)真理与事实之间的误区()
        • (三)事实的主客观性与“事实确信”的主客观性之间的误区()
        • (四)哲学主义与证明标准之间的误区()
        • (五)结语()
      • 三、对刑事证明标准理论的反思()
        • (一)“客观真实说”与“法律真实说”批判()
        • (二)关于刑事证明标准的科学理论()
      • 四、证明标准是事实认定中对法官主观信念的要求()
        • (一)《刑事诉讼法》证明标准的奇怪修正()
        • (二)我国关于证明标准的争论()
        • (三)证明标准实质是司法审判中就事实认定对法官主观信念的要求()
        • (四)两个“认识”问题()
        • (五)我国诉讼证明标准的建构()
        • (六)结论()
    • 相关文献索引()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