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生物化学


作者:
张静文 邵世滨 徐敏
定价:
38.60元
ISBN:
978-7-04-059347-1
版面字数:
43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23-11-13
读者对象:
高等职业教育
一级分类:
医药卫生大类
二级分类:
医学技术类
三级分类:
医学检验技术

本书是国家职业教育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配套教材,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一岗一证一体化新形态系列教材之一。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绪论,蛋白质、糖类、脂质、核酸等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与功能,生物氧化及糖类、脂类、氨基酸和核苷酸等生物分子的代谢途径和调节,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及其调控机制,基因工程与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血液、水和无机盐、肝和酸碱平衡等。此外,在书后附有实验内容,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本书特别在章末设置了“岗位对接”和“考证聚焦”,以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复习巩固。同时通过扫描书中的二维码,可以随时观看纸质教材难以展示的数字教学资源,也可以进入智慧职教网站的对应资源库或者MOOC进行学习,详见“智慧职教”服务指南,真正做到“互联网+”学习模式,提升学习效率。

本教材主要供高等职业教育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及临床、口腔医学、护理等相关医学专业学生使用。

  • 前辅文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生物化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 一、生物化学的概念
      • 二、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 第二节 生物化学发展简史
      • 一、叙述生物化学阶段
      • 二、动态生物化学阶段
      • 三、分子生物学阶段
    • 第三节 生物化学与现代医学
      • 一、生物化学与基础医学的关系
      • 二、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 三、生物化学与检验医学的关系
  • 第二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 二、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
      • 三、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连接方式
    •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 一、蛋白质分子的一级结构
      • 二、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
      • 三、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第三节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 一、蛋白质的两性解离和等电点
      • 二、蛋白质的胶体性质
      • 三、蛋白质的变性
      • 四、蛋白质的沉淀反应
      • 五、蛋白质的紫外吸收性质
      • 六、蛋白质的显色反应
    • 第四节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 一、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一般步骤
      • 二、蛋白质混合物分离的常用方法
      • 三、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及纯度鉴定
    • 第五节 蛋白质的分类
      • 一、根据蛋白质形状分类
      • 二、根据蛋白质化学组成分类
      • 三、根据蛋白质生物学功能分类
  • 第三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 第一节 核酸的分子组成
      • 一、核酸的元素组成
      • 二、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 三、体内某些重要的核苷酸及其衍生物
      • 四、核酸分子中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 第二节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 一、DNA的结构与功能
      • 二、RNA的结构与功能
    • 第三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
      • 一、核酸的一般性质
      • 二、DNA的变性与复性
      • 三、核酸的分子杂交
  • 第四章 酶
    • 第一节 概述
      • 一、酶的概念
      • 二、酶的命名与分类
      • 三、酶促反应的特点
    • 第二节 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 一、酶的化学组成
      • 二、酶的活性中心
      • 三、酶原及酶原激活
      • 四、同工酶
      • 五、酶的调节
    • 第三节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 一、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 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 三、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 四、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 五、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 六、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 第四节 酶与医学的关系
      • 一、酶与疾病的发生
      • 二、酶与疾病的诊断
      • 三、酶与疾病的治疗
  • 第五章 维生素
    • 第一节 概述
      • 一、维生素的概念
      • 二、维生素的命名和分类
      • 三、维生素缺乏症发生的原因
    •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
      • 一、维生素A
      • 二、维生素D
      • 三、维生素E
      • 四、维生素K
    • 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素
      • 一、维生素B1
      • 二、维生素B2
      • 三、维生素PP
      • 四、维生素B6
      • 五、泛酸
      • 六、生物素
      • 七、叶酸
      • 八、维生素B12
      • 九、维生素C
  • 第六章 生物氧化
    • 第一节 生物氧化概论
      • 一、生物氧化的概念和特点
      • 二、生物氧化的方式
      • 三、参与生物氧化的酶类
    • 第二节 线粒体的氧化体系
      • 一、呼吸链的组成
      • 二、氧化磷酸化
      • 三、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
      • 四、ATP与能量代谢
      • 五、胞质中NADH的氧化
    • 第三节 其他氧化体系
      • 一、微粒体中的氧化酶
      • 二、过氧化物酶体中的酶类
      • 三、超氧化物歧化酶
  • 第七章 糖代谢
    • 第一节 概述
      • 一、糖类的生理功能
      • 二、糖代谢概况
    • 第二节 糖类的分解代谢
      • 一、糖类的无氧氧化
      • 二、糖类的有氧氧化
      • 三、磷酸戊糖途径
    • 第三节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 一、糖原的合成
      • 二、糖原的分解
      • 三、糖原合成与分解的生理意义
    • 第四节 糖异生
      • 一、糖异生概念
      • 二、糖异生途径
      • 三、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 第五节 血糖
      • 一、血糖及其浓度恒定的意义
      • 二、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 三、血糖水平的调节
      • 四、糖代谢障碍
  • 第八章 脂类代谢
    • 第一节 脂类的分布及生理功能
      • 一、脂类在体内的分布
      • 二、脂类的生理功能
    • 第二节 甘油三酯代谢
      • 一、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 二、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 第三节 磷脂代谢
      • 一、甘油磷脂的合成代谢
      • 二、甘油磷脂的分解代谢
      • 三、甘油磷脂与脂肪肝
    • 第四节 胆固醇代谢
      • 一、胆固醇的合成与酯化
      • 二、胆固醇在体内转变与排泄
    • 第五节 血浆脂蛋白代谢
      • 一、血脂
      • 二、血浆脂蛋白分类与组成
      • 三、血浆脂蛋白代谢
      • 四、高脂蛋白血症
  • 第九章 氨基酸代谢
    • 第一节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 一、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 二、蛋白质的需要量与营养价值
      • 三、蛋白质在肠道的腐败作用
    • 第二节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 一、氨基酸的代谢概况
      • 二、氨基酸脱氨基作用
      • 三、氨的代谢
      • 四、α-酮酸的代谢
    • 第三节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 一、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 二、一碳单位代谢
      • 三、含硫氨基酸的代谢
      • 四、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
  • 第十章 核苷酸代谢
    • 第一节 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 一、嘌呤核苷酸的合成
      • 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 三、脱氧核苷酸的合成
      • 四、核苷酸的抗代谢物
    • 第二节 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 一、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 二、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 第十一章 基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 第一节 DNA的生物合成
      • 一、DNA的复制
      • 二、DNA的突变与修复
      • 三、逆转录
    • 第二节 RNA的生物合成
      • 一、转录体系和特点
      • 二、转录过程
      • 三、转录后加工
    • 第三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 一、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
      • 二、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 三、翻译后的加工修饰
      • 四、蛋白质合成与医学的关系
  • 第十二章 基因工程与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 第一节 基因工程
      •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
      • 二、基因工程的原理和过程
      • 三、基因工程的应用
    • 第二节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 一、核酸分子杂交和印迹技术
      • 二、PCR技术
      • 三、DNA测序技术
      • 四、生物芯片技术
  • 第十三章 血液的生物化学
    • 第一节 血液的化学组成
      • 一、血液的化学成分
      • 二、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
    • 第二节 血浆蛋白
      • 一、血浆蛋白的组成
      • 二、血浆蛋白的功能
    • 第三节 红细胞的代谢
      • 一、血红素的生物合成
      • 二、成熟红细胞的代谢特点
  • 第十四章 肝的生物化学
    • 第一节 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 一、肝在糖代谢中的作用
      • 二、肝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
      • 三、肝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
      • 四、肝在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
      • 五、肝在激素代谢中的作用
    • 第二节 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 一、生物转化的概念
      • 二、生物转化反应的主要类型
      • 三、影响生物转化作用的因素
    • 第三节 胆汁与胆汁酸的代谢
      • 一、胆汁和胆汁酸化学
      • 二、胆汁酸的代谢
      • 三、胆汁酸的生理功用
    • 第四节 胆色素代谢与黄疸
      • 一、胆红素的生成
      • 二、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运输
      • 三、胆红素在肝中的转变
      • 四、胆红素在肠道中的变化和胆素原的肠肝循环
      • 五、血清胆红素与黄疸
  • 第十五章 水与电解质平衡
    • 第一节 体液
      • 一、体液的分布与含量
      • 二、体液电解质的组成与分布特点
      • 三、体液的交换
    • 第二节 水平衡
      • 一、水的生理功能
      • 二、水的摄入与排出
    • 第三节 电解质平衡
      • 一、电解质的生理功能
      • 二、钠、氯的代谢
      • 三、钾的代谢
    • 第四节 钙、磷代谢
      • 一、钙、磷在体内的分布与功能
      • 二、钙、磷的吸收与排泄
      • 三、血钙和血磷
      • 四、钙、磷与骨的关系
      • 五、钙、磷代谢的调节
    • 第五节 镁代谢及微量元素
      • 一、镁代谢
      • 二、微量元素
  • 第十六章 酸碱平衡
    • 第一节 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
      • 一、酸性物质的来源
      • 二、碱性物质的来源
    • 第二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
      • 一、血液的缓冲作用
      • 二、肺对酸碱平衡的调节
      • 三、肾对酸碱平衡的调节
    • 第三节 酸碱平衡失调
      • 一、酸碱平衡失调的基本类型
      • 二、酸碱平衡的主要生化诊断指标
  • 实验一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 实验二 酶作用专一性
  • 实验三 血清(浆)葡萄糖测定(葡萄糖氧化酶法)
  • 实验四 血清总胆固醇的定量测定(CEH-COD-PAP法)
  • 实验五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2,4-二硝基苯肼法)
  • 参考文献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