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软件工程与UML


作者:
罗炜 刘洁
定价:
45.00元
ISBN:
978-7-04-047495-4
版面字数:
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17-05-09
读者对象:
高等职业教育
一级分类:
计算机大类
二级分类:
计算机类
三级分类:
软件技术

本书为“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也是国家职业教育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配套教材,同时还是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软件建模”的配套教材。本书按照高等职业教育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汇集了近些年国家骨干高职院校软件技术重点建设专业的优秀教学案例编写而成。全书以任务驱动方式组织知识点,讲授在软件生命周期中如何有效应用建模技术完成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

全书共分为10个单元,主要内容包括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开发系统、系统的功能需求建模、系统的静态建模、系统的动态建模、系统的实现方式建模、需求分析、系统分析、系统设计、逆向工程、开发“网上书店系统”,同时附录部分还涵盖了RationalRose、Axure、GUIDesignStudio三种主流建模工具的使用。每个单元后配有丰富的拓展训练、模拟项目,覆盖了一系列应用领域以及实现目标,同时配有大量的实例,有助于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运用软件工程的思路,掌握软件建模的实用技术。

本书配有微课视频、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授课用PPT、案例素材、源代码等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与本书配套的数字课程“软件工程与UML”已在“智慧职教”平台(www.icve.com.cn)上线,学习者可以登录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及资源下载,授课教师可以调用本课程构建符合自身教学特色的SPOC课程,详见“智慧职教”服务指南。教师也可发邮件至编辑邮箱1548103297@qq.com获取相关资源。

本书不仅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课程、软件建模课程或统一建模语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软件工程教材,还可供软件工程师、软件项目管理者和应用软件开发人员阅读参考。本书结合实例陈述理论,深入浅出,也适合作为广大编程爱好者的自学教材。

  • 前辅文
  • 单元1 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开发系统
    • 学习目标
    • 引例描述
    • 任务1 选择适当的软件过程模型
      • 【任务陈述】
      • 【知识准备】
        • 1.1 软件工程基本理论
          • 1.1.1 软件及其特点
          • 1.1.2 软件危机
          • 1.1.3 软件工程的定义
          • 1.1.4 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
          • 1.1.5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 1.1.6 几种常见的软件过程模型
          • 1.1.7 软件过程模型的应用原则
      • 【任务实施】
        • 方案 1:采用瀑布模型开发系统
        • 方案 2:采用螺旋模型开发系统
      • 【拓展训练】
        • 拓展训练1:字处理软件新版本开发的软件过程模型
        • 拓展训练2: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软件过程模型
    • 任务2 用UML 模型表达开发过程
      • 【任务陈述】
      • 【知识准备】
        • 1.2 软件工程与UML
          • 1.2.1 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
          • 1.2.2 UML 概述
      • 【任务实施】
        • ATM 系统的软件建模过程概览
      • 【拓展训练】
        • 拓展训练1:了解软件工程的发展
        • 拓展训练2:了解UML 的用途
    • 单元小结
    • 项目实训
      •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初始用例建模
  • 单元2 系统的功能需求建模
    • 学习目标
    • 引例描述
    • 任务1 初步建模系统的功能需求
      • 【任务陈述】
      • 【知识准备】
        • 2.1 用例图概述
          • 2.1.1 用例建模的目的
          • 2.1.2 定义用例图
          • 2.1.3 用例图的主要组件
        • 2.2 识别参与者
          • 2.2.1 捕获需求
          • 2.2.2 参与者的识别
        • 2.3 识别用例
          • 2.3.1 识别用例的方法
          • 2.3.2 用例的命名规则
        • 2.4 用例间的关系
          • 2.4.1 泛化关系
          • 2.4.2 包含关系
          • 2.4.3 扩展关系
      • 【任务实施】
        • 步骤1:确定系统边界
        • 步骤2:识别参与者
        • 步骤3:识别用例
        • 步骤4:建立用例图
      • 【拓展训练】
        • 拓展训练1:用例的泛化与特化
        • 拓展训练2:设计销售网点的用例图
    • 任务2 细化系统的功能需求
      • 【任务陈述】
      • 【知识准备】
        • 2.5 用例文档与活动图
          • 2.5.1 用例文档
          • 2.5.2 活动图
      • 【任务实施】
        • 书写用例文档
      • 【拓展训练】
        • 拓展训练1:设计自动售货机的活动图
        • 拓展训练2:设计“约谈客户”用例的活动图
        • 拓展训练3:建模“取款”用例的活动图
        • 拓展训练4:书写书店借书系统的用例文档
        • 拓展训练5:建模书店借书系统中“借还书”用例的活动图
    • 任务3 重构系统的功能需求模型
      • 【任务陈述】
      • 【知识准备】
        • 2.6 重构系统的用例模型
      • 【任务实施】
        • 通过关系整理用例
      • 【拓展训练】
        • 精化完善书店借书系统的用例文档
    • 任务4 用例模型的分层分包处理
      • 【任务陈述】
      • 【知识准备】
        • 2.7 整理用例模型的层次
          • 2.7.1 建立用例模型的
          • 2.7.2 用例模型的分包原则
      • 【任务实施】
        • 步骤1:确定系统边界
        • 步骤2:识别参与者
        • 步骤3:识别用例
        • 步骤4:区分用例的优先次序
        • 步骤5:书写用例文档(略)
        • 步骤6:通过关系整理用例
      • 【拓展训练】
        • 重构用例模型
        • “收银”用例的用例文档
    • 单元小结
    • 项目实训
      • 完成“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用例模型
  • 单元3 系统的静态建模
    • 学习目标
    • 引例描述
    • 任务1 类的设计
      • 【任务陈述】
      • 【知识准备】
        • 3.1 类的表示
          • 3.1.1 类图概述
          • 3.1.2 类的基本组件
      • 【任务实施】
      • 【拓展训练】
        • 拓展训练1:用图表示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中的学生、教师和成绩类
        • 拓展训练2:用图表示电视机类
    • 任务2 表示类之间的关系
      • 【任务陈述】
      • 【知识准备】
        • 3.2 类图
          • 3.2.1 类关系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 3.2.2 关联关系的重数与代码的映射
          • 3.2.3 如何建模类图
      • 【任务实施】
        • 步骤1:找出对象及其关联
        • 步骤2:赋予类及关联的属性数据
        • 步骤3:组织类的结构
      • 【拓展训练】
        • 拓展训练1:书写关联关系的代码映射
        • 拓展训练2:用类图描述邮件及其组件之间的关系
        • 拓展训练3:根据描述设计类图
        • 拓展训练4:根据Java 代码画出类图
        • 拓展训练5:根据订单业务流程画出类图
    • 任务3 表示对象间的关系
      • 【任务陈述】
      • 【知识准备】
        • 3.3 对象图
          • 3.3.1 对象图的概念
          • 3.3.2 对象图和类图的区别
          • 3.3.3 如何建模对象图
      • 【任务实施】
      • 【拓展训练】
        • 说明对象图含义并绘制类图
    • 任务4 表示模块间的关系
      • 【任务陈述】
      • 【知识准备】
        • 3.4 包图
          • 3.4.1 包图的概念
          • 3.4.2 包图建模
      • 【任务实施】
        • 步骤1:根据功能模块组织包
        • 步骤2:确定包与包之间的依赖关系
      • 【拓展训练】
        • 说明包图含义
    • 单元小结
    • 项目实训
      •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初始类图
  • 单元4 系统的动态建模
    • 学习目标
    • 引例描述
    • 任务1 建模对象间的交互过程
      • 【任务陈述】
      • 【知识准备】
        • 4.1 顺序图
          • 4.1.1 定义顺序图
          • 4.1.2 关于消息
          • 4.1.3 对象的创建和销毁
          • 4.1.4 顺序图的主要用途
      • 【任务实施】
        • 步骤1:书店借书系统在需求分析阶段的“借还书”流程
        • 步骤2:书店借书系统在系统分析阶段的“借还书”过程
      • 【拓展训练】
        • 拓展训练1:建模网上报销系统中“报销成功”的顺序图
        • 拓展训练2:建模某用户在ATM 机上成功取款的顺序图
    • 任务2 建模对象间的交互及关联关系
      • 【任务陈述】
      • 【知识准备】
        • 4.2 协作图
          • 4.2.1 定义协作图
          • 4.2.2 协作图与顺序图的联系和区别
          • 4.2.3 协作图、顺序图与代码的映射
      • 【任务实施】
        • 建模对象间的交互及关联关系
      • 【拓展训练】
        • 拓展训练1:银行“转账”过程的建模
        • 拓展训练2:某订购系统的交互过程建模
    • 任务3 建模单个对象的状态转移过程
      • 【任务陈述】
      • 【知识准备】
        • 4.3 状态图
          • 4.3.1 定义状态图
          • 4.3.2 状态图的建模过程
          • 4.3.3 状态图与代码的映射
          • 4.3.4 状态图实例
      • 【任务实施】
        • 建模图书馆管理系统中Book 对象的状态转移过程
      • 【拓展训练】
        • 拓展训练1:建立“用户使用手机拨打电话”过程的状态模型
        • 拓展训练2:建立某媒体播放器的状态模型
        • 拓展训练3:建立电梯的状态模型
    • 单元小结
    • 项目实训
      •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动态建模
  • 单元5 系统的实现方式建模
    • 学习目标
    • 引例描述
    • 任务1 建模系统的软件构成
      • 【任务陈述】
      • 【知识准备】
        • 5.1 组件图
          • 5.1.1 什么是系统的实现方式图
          • 5.1.2 组件图的概念
          • 5.1.3 组件图的关键技术
          • 5.1.4 组件图与类图、包图的关系
          • 5.1.5 购物车的组件图实现
      • 【任务实施】
        • 方案 1:采用C/S 模式
        • 方案 2:采用单机模式
      • 【拓展训练】
        • 拓展训练1:利用组件图描述IBM Rational各组件之间的关系
        • 拓展训练2:利用组件图描述MicrosoftOffice 2010 各组件之间的关系
    • 任务2 建模系统的硬件部署
      • 【任务陈述】
      • 【知识准备】
        • 5.2 部署图
          • 5.2.1 部署图的概念
          • 5.2.2 建模部署图的关键技术
          • 5.2.3 部署图与组件图的关系
        • 5.3 建模实现方式图
      • 【任务实施】
        • 建模系统实现方式图
      • 【拓展训练】
        • 画出笔记本式计算机接连因特网的实现方式图
    • 单元小结
    • 项目实训
      •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实现方式图
  • 单元6 需求分析
    • 学习目标
    • 引例描述
    • 任务1 需求捕获
      • 【任务陈述】
      • 【知识准备】
        • 6.1 需求分析概述
          • 6.1.1 什么是软件需求
          • 6.1.2 需求分析的目的
          • 6.1.3 需求的类型
          • 6.1.4 需求验证
        • 6.2 捕获及整理需求
          • 6.2.1 信息收集的方法及策略
          • 6.2.2 整理需求的一般方法
          • 6.2.3 示例——借书管理系统的需求整理
      • 【任务实施】
        • 步骤1:关于系统规模和目标的报告书
        • 步骤2:捕获及整理需求
        • 步骤3:系统的功能与要求
      • 【拓展训练】
        • 根据描述整理出餐馆订餐系统的有效需求
    • 任务2 需求建模
      • 【任务陈述】
      • 【知识准备】
        • 6.3 需求建模
          • 6.3.1 需求建模的意义
          • 6.3.2 需求建模的内容
          • 6.3.3 建模用例模型的步骤
      • 【任务实施】
        • 步骤1:识别参与者和用例
        • 步骤2:建立用例图
        • 步骤3:书写用例文档
        • 步骤4:通过关系整理用例
      • 【拓展训练】
        • 编写《客户会籍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 单元小结
    • 项目实训
      • 书写“超市收银系统”的用例建模过程
  • 单元7 系统分析
    • 学习目标
    • 引例描述
    • 任务1 建模系统的实体类图
      • 【任务陈述】
      • 【知识准备】
        • 7.1 系统分析的内容及方法
          • 7.1.1 系统分析与分析模型
          • 7.1.2 建立分析模型的方法
          • 7.1.3 如何识别对象
          • 7.1.4 建模系统的实体类图
          • 7.1.5 实体类图与数据库的实现
      • 【任务实施】
        • 步骤1:确定对象
        • 步骤2:确定对象间的关联关系
        • 步骤3:确定对象的属性
        • 步骤4:建立继承关系
        • 步骤5:定义服务
      • 【拓展训练】
        • 根据描述画出实体类图
    • 任务2 建模系统的分析类图
      • 【任务陈述】
      • 【知识准备】
        • 7.2 建立系统的分析模型
          • 7.2.1 MVC 模式的分层思想
          • 7.2.2 如何建模系统的分析模型
      • 【任务实施】
        • 步骤1:使用的模式
        • 步骤2:建立分析模型
      • 【拓展训练】
        • 完善新闻发布系统的分析模型
    • 单元小结
    • 项目实训
      • 建立“超市收银系统”的分析模型
  • 单元8 系统设计
    • 学习目标
    • 引例描述
    • 任务1 建模系统的架构设计
      • 【任务陈述】
      • 【知识准备】
        • 8.1 系统设计的内容及方法
          • 8.1.1 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
          • 8.1.2 选择技术
          • 8.1.3 进行架构设计
      • 【任务实施】
        • 步骤1:初始解决
        • 步骤2:解决方案的第一次变更
        • 步骤3:解决方案的第二次变更
      • 【拓展训练】
        • 解释某Web 系统的架构设计
    • 任务2 由分析模型到设计模型
      • 【任务陈述】
      • 【知识准备】
        • 8.2 设计模型的细化
          • 8.2.1 软件建模过程中类图的变迁
          • 8.2.2 由分析类到设计类
          • 8.2.3 系统设计阶段的动态建模
      • 【任务实施】
        • 步骤1:系统的体系结构
        • 步骤2:技术
        • 步骤3:数据库设计
        • 步骤4:界面设计
        • 步骤5:设计模型细化
        • 步骤6:建立组件图及部署图
      • 【拓展训练】
        • 完善新闻发布系统的设计模型
    • 单元小结
    • 项目实训
      • 建立“超市收银系统”的设计模型
  • 单元9 逆向工程
    • 学习目标
    • 引例描述
    • 任务 系统实现的逆向工程
      • 【任务陈述】
      • 【知识准备】
        • 9.1.1 逆向分析
        • 9.1.2 代码级逆向
        • 9.1.3 软件再工程
      • 【任务实施】
      • 【拓展训练】
        • 对“饮料销售机类”的部分源码进行逆向工程
    • 单元小结
    • 项目实训
      • “宠物管理系统”的逆向工程
  • 单元10 开发“网上书店系统”
    • 学习目标
    • 引例描述
    • 任务1 捕获需求
      • 【任务陈述】
      • 【任务实施】
    • 任务2 需求分析
      • 【任务陈述】
      • 【任务实施】
        • 步骤1:用例建模
        • 步骤2:书写用例文档
        • 步骤3:需求确认
    • 任务3 系统分析
      • 【任务陈述】
      • 【任务实施】
        • 步骤1:识别实体类
        • 步骤2:类图及顺序图设计
    • 任务4 系统设计
      • 【任务陈述】
      • 【任务实施】
        • 步骤1:架构设计
        • 步骤2:技术
        • 步骤3:界面设计
        • 步骤4:类模型设计
        • 步骤5:动态建模
    • 单元小结
    • 项目实训
      • 开发“信息管理系统”
  • 附录A Rational Rose 使用精解
    • A.1 Rational Rose 概述
    • A.2 Rational Rose 的安装
      • A.2.1 安装前的准备
      • A.2.2 安装步骤
    • A.3 Rational Rose 的使用
      • A.3.1 Rational Rose 的启动
      • A.3.2 Rational Rose 的主界面
      • A.3.3 Rose 模型的4 种视图
      • A.3.4 Rose 的基本操作
      • A.3.5 关于用例图
      • A.3.6 活动图的画法
      • A.3.7 关于类图
      • A.3.8 关于顺序图
      • A.3.9 顺序图与协作图的相互转化
      • A.3.10 借助协作图的工具绘制对象图
      • A.3.11 关于状态图
      • A.3.12 图形的布局
      • A.3.13 发布模型
    • A.4 Rational Rose 的逆向工程
  • 附录B Axure 应用基础
    • B.1 Axure 概述
    • B.2 Axure 的安装和启动
      • B.2.1 Axure 的安装
      • B.2.2 Axure 的启动
    • B.3 Axure 的使用
      • B.3.1 Axure 的操作界面
      • B.3.2 主要组件及使用方法
      • B.3.3 母版及其使用
      • B.3.4 动态面板
      • B.3.5 实例——登录
  • 附录C GUI Design Studio 使用精解
    • C.1 GUI Design Studio 概述
    • C.2 GUI Design Studio 的安装
      • C.2.1 安装GUI Design Studio
      • C.2.2 启动GUI Design Studio
    • C.3 GUI Design Studio 的使用
      • C.3.1 GUI Design Studio 的主界面
      • C.3.2 使用GUI Design Studio 构建界面原型
  • 参考文献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