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环境生态学导论(第三版)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作者:
盛连喜
定价:
54.00元
ISBN:
978-7-04-053784-0
版面字数:
65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出版时间:
2020-06-22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二级分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通识课
三级分类:
环境生态学导论

本书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教材共十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环境生态学的研究范畴、学科任务、内容框架与关联学科;第二章至五章介绍了生物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介绍了干扰和环境污染的形式及其产生的生态效应;第八章介绍了生态监测与生态评价的基本方法,第九章介绍了环境生态工程及生态修复理论、技术方法和生态工程设计基本知识,第十章重点介绍了生态系统管理、生态规划和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本教材适用于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或作为非生态学专业“生态学基础/原理”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环境类教学、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人员学习参考。

  • 前辅文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环境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 一、环境、生态和生态环境
      •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启示
      • 三、环境生态学的学科定义和形成历程
    • 第二节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范畴和学科任务
      • 一、环境生态学的研究范畴
      • 二、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
    • 第三节 环境生态学的内容构架及关联学科
      • 一、环境生态学的内容构架
      • 二、环境生态学的关联学科
    • 思考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 第一节 地球上的生物
      • 一、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 二、生物多样性
      • 三、地球自我调节理论——Gaia假说
    • 第二节 环境类型及生物圈结构
      • 一、环境的概念
      • 二、环境类型的划分
      • 三、地球环境的构成及生物圈特点
      • 四、环境因子的分类
    • 第三节 环境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生物适应
      • 一、光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生物适应
      • 二、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生物适应
      • 三、水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生物适应
      • 四、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生物适应
      • 五、其他环境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生物适应
      • 六、环境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
    • 思考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生物圈中的生命系统
    • 第一节 生命系统的层次性
      • 一、分子
      • 二、基因
      • 三、细胞
      • 四、组织与器官
      • 五、个体
      • 六、种群
      • 七、生物群落
    • 第二节 种群的特征及动态
      • 一、种群概念及基本特征
      • 二、种群的增长及数量动态
      • 三、种群调节理论
    • 第三节 生物种群的种内关系
      • 一、种内关系及其生态学意义
      • 二、种群的遗传与生活史对策
      • 三、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四节 生物群落及其动态
      • 一、生物群落的定义及特征
      • 二、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
      • 三、生物群落内的种间关系
      • 四、生物群落的结构
      • 五、生物群落的演替
      • 六、群落组成与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五节 群落的分类与排序
      • 一、群落的分类
      • 二、群落的排序及其应用
    • 思考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
    •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其功能
      • 二、生态系统的物种结构
      • 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 一、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
      •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 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四、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 五、生态系统发育与调节机制
    • 第三节 世界主要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分布
      • 一、陆地植被分布与陆地生态系统
      • 二、世界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特点
    • 第四节 生态系统服务
      • 一、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与研究进展
      • 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内容
      • 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及其评估
      • 四、全球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价值
    • 思考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景观生态学及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
    • 第一节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 一、景观及景观生态学
      • 二、景观生态学中常用的术语及其定义
      • 三、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 四、景观的基本组分及其生态学意义
    • 第二节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
      • 一、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 二、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 三、自然景观的异质性与稳定性
    • 第三节 人类对自然景观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 一、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对自然景观的利用与影响
      • 二、景观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 三、景观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四、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应用
    • 思考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干扰及其生态学意义
    • 第一节 干扰的类型与特征
      • 一、环境因子与干扰因子
      • 二、环境生态学中干扰研究的内容和理论依据
      • 三、干扰类型及干扰状况
    • 第二节 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的生态效应
      • 一、自然干扰
      • 二、人为干扰
      • 三、退化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适度干扰理论及其应用
      • 一、适度干扰的生态学意义
      • 二、适度干扰理论的应用
    • 思考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环境污染及其生态效应
    • 第一节 环境污染物的毒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 一、污染物、毒物及其毒害作用
      • 二、影响环境污染物作用的主要因素
      • 三、几类环境污染物的毒效应
      • 四、环境污染物在动物体内的吸收与排泄
    • 第二节 环境污染物的毒性及其评价
      • 一、环境污染物的毒性与剂量
      • 二、环境污染物的毒性评价
      • 三、环境污染物毒理学安全评价
    • 第三节 环境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及污染生态学
      • 一、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的传递与生物放大
      • 二、污染生态学及其研究范畴
      • 三、模式动物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 思考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生态监测与评价
    • 第一节 生态监测与方案设计
      • 一、生态监测及其发展
      • 二、生态监测的理论基础和特点
      • 三、生态监测方案制定与技术路线
    • 第二节 生态监测方法与技术
      • 一、微观生态监测方法与技术
      • 二、宏观生态监测方法与技术
    • 第三节 生态评价与生态风险评价
      • 一、生态评价的定义和原则
      • 二、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 三、退化生态系统的判识
      • 四、生态风险评价
    • 思考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环境生态工程与生态修复
    • 第一节 环境生态工程概述
      • 一、环境生态工程及其发展
      • 二、环境生态工程的属性特征
      • 三、环境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
      • 四、环境生态工程设计
    • 第二节 环境生态工程与污染防治
      • 一、污水处理型人工湿地
      • 二、生态农业园区建设
    • 第三节 生态修复原则、方法和效果判别
      • 一、生态修复及其原则
      • 二、生态修复的技术与方法
      • 三、生态修复效果判别
    • 第四节 受损伤生态系统的修复
      • 一、受损伤森林生态系统的修复
      • 二、受损伤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
      • 三、受损伤湖泊生态系统的修复
      • 四、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
    • 思考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十章 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规划与建设
    • 第一节 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和基本原则
      • 一、生态系统管理的界定及管理内容
      • 二、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原则
    • 第二节 生态系统管理的要素和途径
      • 一、生态系统管理的数据基础
      • 二、生态系统管理的要素
      • 三、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途径和技术
    • 第三节 生态规划
      • 一、生态规划的概念
      • 二、生态规划的目的、任务和基本原则
      • 三、生态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 四、生态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 第四节 生态文明建设
      • 一、生态建设
      • 二、我国生态建设的主要工程成就
      • 三、生态文明建设
      • 四、生态城市建设
      • 五、乡村生态建设
    • 思考题
    • 主要参考文献

数字课程资源按照盛连喜主编《环境生态学导论》(第三版)教材配套制作,包括十章电子教案和部分彩色图片,电子教案内容丰富,系统性强,制作精良,教学适宜性好,彩色图片为部分彩色地图和实验照片,方便读者自主学习。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