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纲


作者:
顾海良
定价:
120.00元
ISBN:
978-7-04-051083-6
版面字数:
59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假精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18-12-28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经济
二级分类:
经济学
三级分类:
经济学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2015年度重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编号:2015MZD005)的成果之一。

全书按照纵向的时间线索,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后,主要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历史发展为研究对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开创到形成和发展,再到拓展和系统化的思想过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梳理和阐释,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历史路标”。

本书可作为全国高等院校经济学类专业课教材,也可供相关研究和理论学习参考。

  • 前辅文
  • 绪论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历史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开创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开创中的理论特征和结晶
    • 四、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初步探索
    • 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拓展
    •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指向与重大原则
    •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导理念和主要内容
    • 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探索
    •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的拓新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开创(1956—1976)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曲折
      •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 二、党的八大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
      • 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 四、“文化大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
    • 第二节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开创性探索
      • 一、“第二次结合”与《论十大关系》讲话
      • 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理论探索
      • 三、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谈话及其意义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提出
      • 一、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的提出和探讨
      • 二、社会主义收入分配问题的探索
      •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研究
    • 第四节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萌芽
      • 一、孙冶方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思考
      • 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理论论争
      • 三、社会主义价值规律理论争鸣
      • 四、经济核算和经济效果问题的讨论
    • 第五节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奠基
      •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 二、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理论的探索
      • 三、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发展思想的提出
      • 四、实现“四个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形成
    • 第六节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最初构想
      • 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讨论的兴起
      • 二、《资本论》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构建
      • 三、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构建的初步尝试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发展(1976—1982)
    • 第一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确立与经济理论探索
      • 一、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二、三年经济调整与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召开
      • 三、十二大对经济体制改革措施的探索
    •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拨乱反正与大讨论
      • 一、对“四人帮”的“批判唯生产力论”的反批判
      • 二、按劳分配理论的正本清源
      • 三、价值规律问题论争
    •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酝酿与实践探索
      • 一、对我国经济体制弊端的认识
      • 二、经济体制改革整体思路的探寻
      • 三、“松绑、让利”的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启
      • 四、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的启动与逐步完善
      • 五、协调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初步探索
      • 六、完善所有制结构改革的起步
    • 第四节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初步探索
      •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的提出
      • 二、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
      • 三、按比例协调发展思想的提出与初步践行
      • 四、注重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观的提出
      • 五、农业发展新思想的多维呈现
    • 第五节 对外开放理论的初步形成
      • 一、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历史机遇
      • 二、对外开放认识的深化
      • 三、“借钱搞建设”思路的产生
      • 四、经济特区的试点与理论论争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的发展(1982—1992)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改革的拓展
      • 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及其成效
      • 二、国有企业所有制和经营方式的改革
      • 三、非国有经济增量改革战略的探索
      • 四、全面推进价格双轨制改革的进程
      • 五、邓小平南方谈话和经济改革的新进展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索
      •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形成
      •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理论探索
      • 三、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确立
      • 四、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的战略部署
      •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初步构想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形成
      • 一、计划与市场关系理论的提出和探索
      • 二、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理论的确立
      • 三、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体制理论的提出
      • 四、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的形成
      • 五、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第四节 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探索
      • 一、国有企业所有制理论的探索与发展
      • 二、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理论的发展
      • 三、收入分配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 第五节 宏观经济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一、价格改革战略及目标模式的探索
      • 二、政府宏观经济调控职能理论的发展
      • 三、通货膨胀与宏观经济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 四、宏观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 第六节 小康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与发展
      • 一、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及意义
      • 二、“翻两番”和“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
      • 三、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
      •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 第七节 对外开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一、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提出与发展
      • 二、扩大对外开放格局的探索与发展
      • 三、丰富对外开放的形式和渠道
    • 第八节 国外经济思想与改革开放理论的发展
      • 一、东欧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
      • 二、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初期的发展(1992—2002)
    • 第一节 世纪之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 三、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和中国加入WTO
      • 四、国有企业“三年脱困”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 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三、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四、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若干重大关系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理论的形成
      •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制度的确立
      • 二、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 三、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论争
    •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分配制度理论的形成
      •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制度的确立
      • 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相结合
      • 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四、理论界对劳动价值论的论争
    • 第五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 一、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构想与实践
      • 三、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 四、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 第六节 “三农”问题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
      •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二、科教兴农战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
      • 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深化
    • 第七节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理论
      • 一、新“三步走”发展战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
      • 三、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 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 第八节 对外开放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 一、“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 二、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 三、增创和发挥经济特区新优势思想的提出
  • 第五章 新世纪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发展(2002—2012)
    • 第一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新任务和新部署
      •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入推进
      • 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
      • 三、农村改革发展的新态势
      •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 五、国际金融危机和中国的应对
      • 六、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
    •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化
      •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 二、“发展是第一要义”的新论断
      • 三、“以人为本”理念的升华
      • 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
      • 五、“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 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 三、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 四、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争论
    •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 一、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三、关于公平效率问题的争论
      • 四、关于收入分配问题的探讨
    • 第五节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政府与市场
      • 一、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 三、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 第六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创新
      •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二、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
      • 三、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第七节 解决好“三农”问题的理论与实践
      •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 二、坚持走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 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第八节 21世纪初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 三、推进人才强国战略
      •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 第九节 对外开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一、对外开放水平的全面提高
      • 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健全
      •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拓展
  • 第六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发展(2012—2017)
    • 第一节 党的十八大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确定
      • 一、科学发展观的新表述、新定位
      •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
      • 三、“四化同步”的新部署
      • 四、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 五、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 第二节 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目标
      • 二、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判断
      • 三、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变革的新思路
      • 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举措
      •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第三节 全面深化经济改革理论的推进
      • 一、全面深化经济改革的理论遵循
      • 二、基本经济制度有效实现形式的探索
      • 三、经济体制机制改革的新突破
    • 第四节 中国经济“新常态”理论的提出与实践
      • 一、经济“新常态”理论形成的背景
      • 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提出及深化
      • 三、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新理念
    • 第五节 新发展理念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 一、新发展理念对社会主义发展问题认识的升华
      • 二、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理论的丰富
      • 三、对新发展理念内涵的深刻解读
      • 四、新发展理念的内在逻辑关系
    • 第六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渊源
      •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内涵
      • 三、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实路径的讨论
    • 第七节 “一带一路”建设与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 一、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时代背景
      • 二、“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对外开放战略的历史性转变
      • 三、“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再平衡
      • 四、构建公平、普惠、共赢的高水平开放经济新格局
  • 第七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新境界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 一、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
      • 二、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探索
      • 一、2015 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 二、2017年12月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 三、2018 年5月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的讲话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 一、时代主题
      • 二、社会主要矛盾
      • 三、党的领导和人民立场
      • 四、发展战略和新发展理念
      • 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六、“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 七、现代化经济体系
    •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 一、对经典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二、对现实的准确把握和未来的科学引领
      • 三、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 主要参考文献
  • 重要术语索引
  • 后记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