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根据70学时左右的少学时大学物理课程特点,在罗圆圆教授主编的《大学物理》(第2版)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全书共13章,主要内容包括质点运动学、质点动力学、刚体力学基础、狭义相对论力学基础、静电场、恒定磁场、电磁感应、气体动理论、热力学基础、振动学基础、机械波、波动光学、量子物理基础。
全书突出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突出物理思路、方法及其应用,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联系工程实际,力求物理图像清晰,着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本书力求在保持《大学物理》(第2版)必要的系统性的同时,删繁就简,压缩篇章,确保科学准确,力求易教易学。每章之后附有习题,以供读者系统训练,书后附有参考答案。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48~96学时的大学物理课程的教材,也可供高职、高专、成人高校等选用及有关科技人员参考。
大学物理(少学时)数字课程与纸质教材一体化设计,紧密配合。数字课程涵盖物理学家简介、阅读材料、演示实验、精彩视频等内容,充分运用多种媒体资源,极大地丰富了知识的呈现形式,拓展了教材内容。在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提供思维与探索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