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伍皓经济学微论:中国城镇化“问题清单”及创新解决


作者:
伍皓
定价:
48.00元
ISBN:
978-7-04-041451-6
版面字数:
38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309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14-12-08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经济
二级分类:
经济学
三级分类:
经济学

本书是从作者平时读书时随手写在书页边上的几百万字读书随笔中挑出有关城镇化的内容选编而成的。未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作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开列了这份迄今为止最为详尽且唯一的中国城镇化“问题清单”,是确保未来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难得的“纠偏指南”。

本书独创“微论体”,篇幅短小精悍,文字风趣晓畅,议论针针见血,见解独到深刻,毫无伪饰、毫不造作,每一页都能让你豁然开朗、掩卷有思,带给您跟一般学术性著作完全不一样的阅读感受,网上总点击量已逾8000万人次。

  • 前辅文
  • 写在前面
  • 一、关于中国城镇化的总体问题
    • 1.我国一些地方推进城镇化“问题意识”树得不牢
    • 2.全国各地推进城镇化普遍缺乏“问题导向”
    • 3.我国欠缺基于“分阶思维法”的城镇化“问题清单”
    • 4.“反城镇化”思潮在我国反复出现
    • 5.城镇化注重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而偏废了社会转型
    • 6.传统城市化模式出现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的总病症
    • 7.我国城镇化存在严重的“质量缺陷”
    • 8.我国绝大部分地方存在“低水平城镇化”问题
    • 9.一些地方不讲求城镇化自身发展的基本规律
    • 10.我国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
    • 11.我国城镇建设落后于人口的城镇化
    • 12.我国人口城镇化滞后于人口非农化
    • 13.我国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
    • 14.我国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城镇化
    • 15.我国城镇化对人的真实意愿尊重不够
    • 16.我国城镇化通常面临两大不协调和不平衡
    • 17.“劳动力城镇化”使大量劳动力未转化为“消费者”
    • 18.“城镇化”被当成目标而不是阶段性过程
    • 19.大力发展小城镇迟缓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 20.城镇化主要源于农村“推力”而非城市“拉动”
  • 二、关于中国城镇化的理念和观念
    • 1.旧的理念和政绩观仍在指导着新型城镇化
    • 2.“城市观念”落后导致新型城镇化“新”不起来
    • 3.很多地方把城镇化只当建设问题而未看成改革问题
    • 4.“城市病”的危害被过于夸大
    • 5.一些城市习惯于拿别国城镇化当“反面教材”
    • 6.城镇化出现单纯追求“数字增长”倾向
    • 7.城镇化违背“先有人后有城”客观规律
    • 8.城镇化思维还停留于工农分割城乡分治
    • 9.发展经济与推进城镇化的优先顺序颠倒错位
    • 10.一些地方城镇化只有“调动资源”而无“分配资源”的理念
    • 11.城镇化进程被误以为是“计划推进”的结果
    • 12.一些城市为“好看”而牺牲了“宜居”
    • 13.一些地方把“扩大内需”与“开放型城市”相对立
    • 14.新技术使工业可与城镇分离但我国观念转变滞后
    • 15.我国城市不善于从“害”中把握城镇化机遇
  • 三、关于中国城镇化的风险控制
    • 1.城镇化“风险意识”严重缺乏
    • 2.城镇化快速推进产生“城市化泡沫”
    • 3.“城镇化热”遗留的“火药桶”也不少
    • 4.城镇化中的“三失风险”易掉入“塔西佗陷阱”
    • 5.城镇化进程中“非人性化”现象大量存在
    • 6.城镇化过程中的城市贫困问题没有真正得到重视
    • 7.城镇化有可能面临农业这条“后路”被切断的危险
    • 8.“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是中国城镇化的真正灾难
    • 9.各地推进城镇化普遍面临“用地紧缺”风险
    • 10.城镇化中征地拆迁引发众多社会矛盾
    • 11.“土地换社保”内在隐患风险巨大
    • 12.未来城镇化最大风险将转化为“人与人的对立”
    • 13.社会转型滞后使城镇化伴生“社会阶层凝固化”
    • 14.很少城市专门提出“安全城镇化”建设规划
    • 15.不少城市建设规模和速度超出财力,出现财政风险
    • 16.“小城镇热”正在重蹈当年乡镇企业的覆辙
  • 四、关于中国城镇化的实现路径
    • 1.新一轮城镇化“大跃进”再次上演
    • 2.新型城镇化千头万绪不知从何破题
    • 3.一些地方没有抓住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和谐的要害
    • 4.多数城市未能在城镇化的“上半场”踢出“好球”
    • 5.城镇化显露“剃头挑子一头热”的趋势
    • 6.我国城镇化自身“拉力”严重不足
    • 7.很多地方城镇化“推力”不健康,未形成市场化推力
    • 8.片面追求城市经济功能是中国城镇化的大误区
    • 9.“先聚产业”还是“先聚人口”普遍选择错误
    • 10.都想当主角使一些地方的城镇化“好戏演砸”
    • 11.一些地方没把城镇化重心放在“创造更多机会”上
    • 12.单纯追求“区划城镇化”产生“城镇化率虚胖”
    • 13.“建制城市化”要补的课太多
    • 14.“房地产城镇化”模式造成建了城却聚不来人
    • 15.多数城市只重劳动力未抢抓“家庭城镇化”机遇
    • 16.我国城镇化太过于“分散化”
    • 17.我国城镇化只有“卖房子”一条路,路径创新不够
    • 18.城市中最好的资源都“调动”给了有钱人
    • 19.我国缺乏“穷人城镇化”的有效路径
    • 20.我国西部地区出现与东部拼城镇数量的不良倾向
    • 21.很多地方把发达国家的“小镇”误当成“小城镇”
    • 22.一些地方新城新区未能与小城镇建设融合发展
    • 23.很多城市未及时调整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重心
    • 24.“农村包围城市”在城镇化中被忘得一干二净
    • 25.一些地方试图“农村城镇化”而非“农民城镇化”
  • 五、关于中国城镇化的城镇体系
    • 1.一些地方把大中小“协调”等同于“齐全”
    • 2.中国始终没想好要“大城市化”还是“小城镇化”
    • 3.我国城镇化患了“大城市病”过敏症
    • 4.西方“逆城市化”动摇了我国发展大城市的信心
    • 5.地方政府分散竞争阻碍中国“大城市化”
    • 6.我国大城市“有机疏散”之路走得太晚了
    • 7.卫星城建设未能体现大城市的“牵头”、“共建”
    • 8.大城市普遍欠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
    • 9.把小城镇作为“拦水坝”阻碍了我国大城市发展
    • 10.一些地方违背规律,一厢情愿地“重点发展小城镇”
    • 11.一些地方为减轻城市压力将农民强行赶往小城镇
    • 12.每个小乡镇都建小城镇造成城镇化乱象
  • 六、关于中国城镇化的区域协调
    • 1.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被歪曲为“区域均衡发展”
    • 2.我国城镇化出现“诸侯割据、军阀混战”局面.
    • 3.一些地方盲目跟风搞区域城市一体化
    • 4.我国城市群建设多数还停留在概念炒作阶段
    • 5.我国多数城市群缺乏经济总量支撑
    • 6.一些地方超越必经发展阶段,急于建设城市群
    • 7.一些区域出现人为强行规划“城市群”现象
    • 8.一些地方只有三四个中小城市,也要建城市群
    • 9.一些城市群成了几个城市简单相加的“一群城市”
    • 10.一些城市群建设只注重“硬件联系”浪费惊人
    • 11.城市层级体系不完善阻碍城市群发展
    • 12.城市群建设强调“自上而下”而忽略“自下而上”
  • 七、关于中国城镇化的城市规划
    • 1.规划理念错误造成城市的方向性失误
    • 2.城镇化在一些地方陷入“政府规划迷信”
    • 3.城市缺乏“逆向规划”,普遍患有“盲目症”
    • 4.中国城市普遍存在定位不准的大问题
    • 5.城市定位经常被新领导来回折腾
    • 6.市长随意变更城市规划行为不受限制
    • 7.城市规划在很多地方都成了“少数人封闭式决策”
    • 8.很多地方公众无法真正参与城市规划的制订
    • 9.城镇化中普遍忽视城市的规模和质量定位
    • 10.多数城市只看到自然资源而疏忽了政策资源
    • 11.城市规划常常忽视居民生活的“小观念”
    • 12.一些城市功能分区不合理造成布局无序杂乱无章
    • 13.我国一些城市功能分区出现机械化和绝对化倾向
    • 14.一些城市没把产业区当成城镇建设去规划
    • 15.我国城市普遍缺乏对地下的统一规划和建设
    • 16.许多城市一味拆除棚户区,忘记规划新的贫民区
    • 17.一些地方医疗布局未考虑城市卫生问题的特殊性
  • 八、关于中国城镇化的城市建设
    • 1.城市建设不肯集成“最佳做法”,总想“另创套路”
    • 2.城镇化频现“筑巢引凤”迷信
    • 3.城镇化对城市只是“增胖”而不“瘦身”
    • 4.很多城市出现难以破解的“基础设施悖论”
    • 5.基础设施投入分散,影响设施效能正常发挥
    • 6.城镇化中没有树立“民生基础设施”理念
    • 7.多数城市民生基础设施和民生公共服务严重缺失
    • 8.一些城市民生基础设施也热衷于追求“大”
    • 9.不少城市的城镇化只看自己不问周边
    • 10.传统“紧凑型城市”被人为“撑大”和“摊薄”
    • 11.“摊大饼”使城市无限膨胀,“卫星城”又无序建设
    • 12.城市发展“新组团”出现盲目铺摊子趋势
    • 13.多数城市功能单一,未考虑多样化社会物质需求
    • 14.“提升城镇化质量”被简单化为“城市高端化”
    • 15.我国一些城市刮起争建“摩天大楼”狂风
    • 16.一味“高楼化”使城市形象日趋“低俗化”
    • 17.“一律推平”使城市变得“高矮胖瘦”一个样
    • 18.多数城市商业过度挤压居民公共空间
    • 19.一些城市新建高楼虽多,但棚户区问题依旧
    • 20.城市竞相追逐“好看”而忽略了“好用”、“好在”
    • 21.城市“轻地下”建设形成“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局面
  • 九、关于中国城镇化中的城市管理
    • 1.新型城镇化成了城镇“翻新”而不是管理“创新”
    • 2.我国传统城市管理长期存在“四大弊端”
    • 3.我国没有建立起对城市管理的体系化考核制度.
    • 4.我国多数城市存在“市长不管城市”的怪现象
    • 5.城市管理从“经济主导”向“社会主导”转型艰难
    • 6.我国城市管理过度依赖政府,产生诸多弊端
    • 7.政府“全能管理”使城市管理市场化严重缺失
    • 8.我国城市管理公众参与度低,缺乏制度性平台
    • 9.城市环境整治“一阵风”致使出现“破窗效应”
    • 10.一些地方为了城市美观而不顾民生
    • 11.一些城市的市容管理以牺牲就业为代价
    • 12.靠管制而非市场使城市运输服务成“不治之症”
    • 13.众多城市车辆限行政策因有“空子”可钻而失败
    • 14.很多城市治理交通拥堵缺乏市场化机制
    • 15.一些地方城市品牌管理存在诸多误区
    • 16.多数城市对棚户区采取一味驱赶和清除手段
  • 十、关于中国城镇化的产业支撑
    • 1.中国城镇化重“居者有其屋”而轻“居者有其业”
    • 2.城镇化过程中产业集聚阻力重重,致有“园”无“产”
    • 3.城市注重市政设施而疏于建设“产业基础设施”
    • 4.“底特律缺陷”在我国城市也普遍存在
    • 5.有“城”无“市”致使城市成“死城”
    • 6.产业布局规划在一些城市完全缺失
    • 7.园区泛滥和产城分割在市郊形成众多“鬼城”
    • 8.全国上万产业园区绝大多数尚未城镇化
    • 9.一些城市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选择不当
    • 10.一些城市“拣到篮里就是菜”,导致产业选择粗放
    • 11.城市产业选择出现“追新”、“追热”、“求大”三病症
    • 12.我国城市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日益严重
    • 13.在一些地方城镇化被等同于工业化
    • 14.清一色的“工业造城”代价惨重
    • 15.城镇化中的“标准厂房热”浪费惊人
    • 16.一些城市高端要素集聚功能不足,制约产业升级
    • 17.一些城市只顾“产业升级”忽视了“低端就业”
    • 18.城市产业转型存在一刀切的“退二进三”
    • 19.一些城市把主导产业更替简单地理解为引进新兴产业.
    • 20.一些城市为产业升级随意抛弃传统主导产业
    • 21.很多城市产业升级寄望于“市场换技术”迷梦
    • 22.一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招来女婿气走儿子”
    • 23.一些地方引来大企业,本地中小企业却没饭吃
    • 24.一些新兴产业对政策过度依赖导致市场“软骨病”
    • 25.工业还是服务业带动,一些城市常常选择偏失.
    • 26.服务业盲目发展,普遍欠缺“主导服务业”理念
    • 27.很多城市的服务业停留于“自我服务”
    • 28.形不成专业化生产,使我国一些城市丧失存在价值
    • 29.一些地方的棚改只管盖楼而不扶持拆迁户创业
    • 30.中国城镇化普遍重产业引进而忽视人才争夺
    • 31.城镇化因缺失农村青年强制培训制度,致技工短缺
    • 32.城镇化中一些城市“唯产业崇拜”现象严重
  • 十一、关于中国城镇化的城乡统筹
    • 1.我国城市化的正常机制长期被破坏
    • 2.城镇的工业化与农村的城镇化成为“两张皮”
    • 3.城市改革重心未及时转向城乡二元体制改革
    • 4.“新农村”、“小城镇”仍延续着城乡隔离思想
    • 5.一些地方补贴新农村却不鼓励农民消费城镇化
    • 6.一些地方把城镇化带来的农村萎缩问题看得过重
    • 7.一些地方缩小城乡差距误入歧途
    • 8.“单向城镇化”阻碍了城乡一体化
    • 9.只想“造城”不思“屯田”
    • 10.我国城镇化有脱离农业升级这一源头的危险
    • 11.农业不赚钱限制了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
    • 12.农村人口过多使农业无效益,最终影响“谁来种地”
    • 13.只考虑城市规模,不考虑对农村人口的吸附能力
    • 14.小城镇建设过于分散不成规模陷入“八面烽烟”
    • 15.户籍制度改革被误当成农民市民化的“灵丹妙药”
    • 16.一些地方强制转户而未从城乡“两栖”务实做起
    • 17.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缺乏“稳定就业”环境
    • 18.失地农民的“就业困局”缺乏新思路破解
    • 19.农村新社区在一些地方演变成了“城乡一样化”
    • 20.绝大多数农民工未能实现“产业工人化”
    • 21.城市盲目追求“高、大、洋”令进城农民望而却步
    • 22.城市公共服务成为进城农民工的道道“玻璃门”
    • 23.一些地方脱离城镇化,强启农村内需收效甚微
    • 24.解决进城农民住房问题渠道单一
    • 25.政府和企业都不解决农民工住房形成“一家两制”
    • 26.农民工不能在城市定居产生严重的“代际转移”
  • 十二、关于中国城镇化中的土地问题
    • 1.我国城镇化对土地需求量过大
    • 2.城镇化在一些地方演变成新一轮“圈地运动”
    • 3.城镇化中大量土地“圈而不用”,浪费惊人
    • 4.大城市集中度低,造成我国耕地相当紧缺
    • 5.我国城镇土地浪费主要集中于工业用地
    • 6.城镇郊区“企业豪华用地”问题日趋严重
    • 7.土地价格过低致使非集约化利用问题突出
    • 8.土地资源配置没有实现市场化
    • 9.城市用地未像经济体制一样“多种所有制并存”
    • 10.一元化的征地制度使政府“征地冲动”无法遏制
    • 11.现有征地模式下政府未能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
    • 12.一些地方以土地换户口,却没想过以土地换土地
    • 13.偏远农地有价无市,难以转化为农民财产性收入
    • 14.一些地方担心再出“地主”,不敢放开土地流转
    • 15.失地农民原有安全条件被破坏,又缺乏新安全保障
    • 16.土地承包期限和权属模糊,农民缺乏安全感
  • 十三、关于中国城镇化的生态保护
    • 1.我国城镇化不注重建设“经济型城市”
    • 2.高速城镇化带来五大“不可持续”问题
    • 3.我国城镇化总体呈现“不健康”五症状
    • 4.众多城市竞相追逐“低密度”
    • 5.“工业化带动”的城镇化路径使污染问题无解
    • 6.“高技术”堆出的“低碳城镇化”不受居民欢迎
    • 7.“天人合一”在一些城市变了味
    • 8.一些地方为建“生态城市”肆意改造自然生态
    • 9.“生态城市”在一些地方演变成肆意“克隆自然”
    • 10.“生态城市”被等同于“花园城市”和“高绿化”
    • 11.一些城市生态建设盲目追求“洋树种”、“洋植物”
    • 12.我国城市普遍忽视“水”基础设施建设
    • 13.城市往往陷入远离水体发展才能减轻污染的误区.
    • 14.河流水系在城镇化中被大肆填埋和覆盖
    • 15.一些城市未像重视“能源危机”那样重视“水危机”
  • 十四、关于中国城镇化的投资融资
    • 1.多数城市无法摆脱对“土地融资”的高度依赖
    • 2.众多城市小额融资反比大宗贷款还难
    • 3.城市融资的“最佳套路”在一些地方成“歪路”
    • 4.一些地方机械理解政府不直接办产业,致投资难撬动
    • 5.我国城镇化内生力量不足,深陷“投资冲动怪圈”
    • 6.城镇化中政府投资和招商引资过度,当地民资被压抑
    • 7.农民“三权”、“三证”抵押担保权尚未有效落实
    • 8.农民土地等财产权抵押贷款面临现实难题
  • 十五、关于中国城镇化的对外开放
    • 1.一些城市对“全球化矛盾”不注重“本地化解决”
    • 2.很多城市没抓住发展开放经济的重点
    • 3.一些地方盲目追求引资国数量,违反经济规律
    • 4.一些城市将“大开放”简单等同于建“大工厂”
    • 5.一些城市将“开放型”与“国际化”划等号
    • 6.中心城市数量偏少成我国开放型经济主要缺陷
    • 7.多数城市基础设施适应不了“国际化”需要
    • 8.一些城市为追求“外部资源”而轻弃“自身腹地”
    • 9.一些内陆城市简单复制沿海开放模式
    • 10.我国内陆开放对国际资本转移寄予的希望过大
    • 11.很多内陆城市错失国际服务外包潮流的重大机遇
    • 12.生产性服务业“软肋”阻碍“开放型城市”建设
    • 13.很多城市外贸虽繁荣,但没有创造出自主品牌
    • 14.缺乏知识产权保护,阻碍“开放型城市”建设
    • 15.政府主导海外人才引进多陷入“英雄无用武之地”
    • 16.一些城市为求“国际化”出现“人才高消费”现象
    • 17.一些城市人才战略只重“挖人”,不重人才环境营造
    • 18.很多城市在“国际化”、“标准化”中毁了历史文脉
  • 十六、关于中国城镇化的文明再造
    • 1.很多地方没有把城镇化当成“文明再造”过程
    • 2.我国实现“城市社会”转型面临诸多“世纪难题”
    • 3.一些城市追求外观繁华而忽视文明发展
    • 4.一些地方农民只“洗脚上楼”而未“洗脑进城”
    • 5.一些地方“棚改”成“拆城运动”,忽视人的改造
    • 6.多数城市舍“本土创新”而盲目追逐“技术引进”
    • 7.一些城市对创业要么放任不管,要么限制过死
    • 8.众多城市在趋同城镇化中丧失了精神独立性
    • 9.很多地方“大都市化”了,城市精神却衰落了
    • 10.繁华与喧嚣遮蔽了一些地方城市精神的光芒
    • 11.多数城市在城镇化中变成了现代主义的机器
    • 12.一些地方“让生活更美好”异化为“让城市更美丽”
    • 13.人们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普遍丢失了“幸福感”
    • 14.大多数城镇不能让居民对其产生归属感
    • 15.一些地方为追求城镇化的“成功”而不顾“价值”
    • 16.很多地方没意识到“文明城市”就是城市化新范式
  • 十七、关于中国城镇化的文化意识
    • 1.多数城市领导人有一定的文化意识,但不“强烈”
    • 2.我国缺少欧洲文艺复兴那样的城镇化启蒙运动
    • 3.我国城市建设重经济功能而忽视人文功能
    • 4.很多地方忽视了城镇化的真正价值在于城市文化
    • 5.文化在城镇化中缺乏与土地、环评相等的严管措施
    • 6.一些地方城镇“新”了,技术文化环境依然陈旧
    • 7.缺乏历史思维导致城市系统性“文化遗产危机”
    • 8.历史文化在城镇化中被消灭,犯下“颠覆性错误”
    • 9.“美丽乡愁”正在我们的城市迅速消亡
    • 10.城镇建设一味追求宽阔平直,抹杀“历史记忆”
    • 11.一些地方“旧城改造”割断城市历史文脉
    • 12.一些城市文化资源开发过度,文化遗产“很受伤”
    • 13.“分散式”而非“垂直管理”使城市遗产保护乏力
    • 14.一些城市只顾“开辟未来”而忽略了“不忘本来”
    • 15.很多城市不思“创造性转化”,陷入“机械复古主义”
    • 16.一些文化遗产缺乏创新性发展,成了“落后展览馆”
    • 17.我国城市全无“为百年后创造文物”的历史自觉
    • 18.无任何城市有“现代人也能创造世界遗产”观念
    • 19.很多城市的文化符号如同流水线生产出的模具
    • 20.文化意识缺失导致我国城市产生“特色危机”
    • 21.一些城市“国际化”等同于了建筑样式“西洋化”
    • 22.“洋文化”入侵带来城市的“文化立场危机”
    • 23.一些城市“多元文化”变味成“文化平均主义”
    • 24.多数城市未能兼容“自然景观”与“文化绿地”
    • 25.一些城市只汲取了生态教训而未触及其文化根源
    • 26.“文化不公正”导致一些城市社会失衡群体冲突
    • 27.我国城市普遍忽视了族群社区和族群文化建设
    • 28.一些城市不注重“五湖四海”文化氛围的营造
    • 29.我国城市已普遍遗忘了“市井文化”的营造
    • 30.一些城市出现文化建设等同于文化产业的现象
  • 十八、关于中国城镇化的政府行为
    • 1.中国城镇化普遍依赖政府主导安排
    • 2.一些地方城镇化中政府主要精力“错位”
    • 3.政府究竟该优先干什么,缺少一个“职责清单”
    • 4.政府常常忘记在城镇化的球场踢球的是市场参与者
    • 5.城镇化政策体系非“以人为本”而是“以经济为本”
    • 6.政府追求“看得见的政绩”而置城市服务于不顾
    • 7.行政管制程序繁杂,“跑批文”难
    • 8.政府“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要管”
    • 9.城市产业发展中“政府之手”伸得过长
    • 10.我国产业政策被“宏调化”导致变异度高
    • 11.很多地方疏忽城市功能支持体系尤其是制度环境建设
    • 12.一些城市的就业政策完全排斥非正式就业
    • 13.贫困地区也争先恐后赶“城镇化”时髦
    • 14.一些地方喜欢搞扶贫项目,不肯把农民培训为技工
    • 15.一些城市把职工技术培训的包袱完全甩给企业
    • 16.城市群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乱作为”
  • 参考文献
  • 索引
  • 后记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