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西方经济学》精要与案例解析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作者:
文建东
定价:
29.80元
ISBN:
978-7-04-034198-0
版面字数:
33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334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出版时间:
2013-11-13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经济
二级分类:
经济学
三级分类:
经济学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上、下册》和《〈西方经济学〉精编本》而配套辅导书。针对教材中的各章节内容,本书都从两个方面进行补充。其一是各章内容提要,包括梳理各章理论的内在逻辑线索,提炼基本概念,归纳基本原理,指出重点难点,并对容易混淆或难以理解的问题进行解答;其二是案例分析,从现实经济活动中寻找有代表性的例子,揭示其中涉及的相关经济学原理,或用经济学原理解释事例,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理论,建立和提高用经济学思维分析现实的能力。本书既是学习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辅导资料,也是供所有对经济现象感兴趣、希望能够正确理解经济现象的人士阅读的读本。

  • 前辅文
  • 导论
    • 消费者是理性的吗?
    • 演绎法:化学课堂上的经济学
    • 理性原理:阶梯电价
    • 理性的共识:盗贼分赃的故事
  •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 一、基本概念与原理小结
    • 二、案例分析
      • 1.1 学习理论的重要性:非专业人员易犯的错误
      • 1.2 农产品缺乏弹性的后果:谷贱伤农
      • 1.3 弹性用来确定竞争程度:杜邦公司与反垄断
      • 1.4 弹性理论:卷烟消费税的调整对烟草行业的影响
      • 1.5 弹性理论在营销中的运用:大众汽车如何反“薄利多销”而为,做到“提价多销”
      • 1.6 市场均衡价格论的意义:科研新品种葡萄如何确定价格
      • 1.7 供求均衡价格论:经济学家“大脑”的价格
  •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 一、基本概念与原理小结
    • 二、案例分析
      • 2.1 价值与价格:钻石和水的价值悖论
      • 2.2 幸福方程式
      • 2.3 中国的生育率在下降吗?为什么?
      • 2.4 移动通信公司的套餐是怎样设计的?
      • 2.5 吉芬商品
      • 2.6 不确定性下的选择:计算机价格与保修
  •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 一、基本概念与原理小结
    • 二、案例分析
      • 3.1 生产可能性边界与边际报酬递减:在学习中的运用
      • 3.2“大跃进”违背了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 3.3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 3.4 沉没成本与商业决策:协和式飞机项目的失败与“钓鱼工程”
      • 3.5 机会成本、沉没成本与成本收益分析:只有一位乘客的航班与中国古典智慧
      • 3.6 规模经济:证券公司规模扩张
      • 3.7 中国汽车产业的规模经济
      • 3.8 规模经济:中国彩电行业的洗牌
  • 第四章 完全竞争市场
    • 一、基本概念与原理小结
    • 二、案例分析
      • 4.1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春节的洗车服务涨价
      • 4.2 农产品滞销
      • 4.3 手机与向右下方倾斜的供给曲线
  • 第五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 一、基本概念与原理小结
    • 二、案例分析
      • 5.1 自然垄断:中国电信行业的变化
      • 5.2 寡头垄断:高铁与民航寡头之间的竞争与垄断
      • 5.3 如何判断垄断的存在:乔占祥诉铁道部春运票价上浮案
      • 5.4 为什么卡特尔组织不稳定?
      • 5.5 电信业的寡头市场:移动与联通的竞争
      • 5.6 占优策略形成的均衡:俾斯麦海海战
      • 5.7 酒吧中的纳什均衡
      • 5.8 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禁放香烟广告背后的逻辑
      • 5.9 序贯博弈与纳什均衡:杜邦公司抢占市场的图谋
  • 第六章 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
    • 一、基本概念与原理小结
    • 二、案例分析
      • 6.1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凡客远走东南亚
      • 6.2“民工荒”的背后
      • 6.3 劳动与闲暇的选择:增加工资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 6.4 日本的房地产泡沫
      • 6.5 中国利率的市场化改革
      • 6.6 美国棒球运动员市场的买方垄断势力
  • 第七章 一般均衡和效率
    • 一、基本概念与原理小结
    • 二、案例分析
      • 7.1 一般均衡理论的应用:投入产出分析的诞生
      • 7.2 蝴蝶效应中的一般均衡理论:石油价格影响猪肉价格
      • 7.3 铁路春运票价是否应该上浮?
  • 第八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 一、基本概念与原理小结
    • 二、案例分析
      • 8.1 美国反垄断的经典案例
      • 8.2 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涉嫌垄断案的调查
      • 8.3 公地悲剧:2012年年底笼罩在中国上空的雾霾
      • 8.4 俱乐部物品或准公共物品:上海免费公园为何让人欢喜让人忧
      • 8.5 共有资源要求政府介入:珠江禁渔
      • 8.6 解决共有资源问题的市场机制办法:非洲大象的保护
      • 8.7 解决废弃物排放的市场化方法:清洁发展机制
      • 8.8 减排的市场化方法:中国的排污权交易
      • 8.9 信息不对称与发信号:英语四六级证书成为应聘必备条件
      • 8.10 逆向选择:汽车保险业的怪事
      • 8.11 道德风险:《交通事故认定书》的买卖
      • 8.12 道德危险:天价医疗费事件
      • 8.13 收入分配:香港的再分配制度
  • 第九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 一、基本概念与原理小结
    • 二、案例内容
      • 9.1 GDP核算什么:经济学家调侃中透露的核算原理
      • 9.2 GDP是不是一国收入:从2010年的数据说起
      • 9.3 GDP反映了什么:中国各省富可敌国吗?
      • 9.4 物价指数的贬值:CPI涨幅为什么和人们的感受不一样?
      • 9.5 失业率的统计定义:中国的失业率到底有多高?
  • 第十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
    • 一、基本概念与原理小结
    • 二、案例内容
      • 10.1 现代经济中需求的重要性:蜜蜂寓言中的节俭悖论
      • 10.2 中国的超储蓄意味着居民消费的不足
      • 10.3 球员转会中体现出来的现值原理与资产定价
      • 10.4 资产定价的原理:生活常识的经济学解释
      • 10.5 中国的外贸依存度
      • 10.6 乘数原理:三一重工迁往北京的影响
      • 10.7 乘数原理:奥运会成为经济繁荣引擎
  • 第十一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
    • 一、基本概念与原理小结
    • 二、案例内容
      • 11.1 IS-LM模型与货币政策的运用:美联储在应对1990—1991年经济衰退中犯的错误
      • 11.2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如何管理货币供给
      • 11.3 一项特别的公开市场操作: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 11.4 2011年的紧缩货币政策
  • 第十二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 一、基本概念与原理小结
    • 二、案例内容
      • 12.1 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
      • 12.2 次贷危机后四万亿元支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12.3 1998—1999年中国的通货紧缩
  • 第十三章 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
    • 一、基本概念与原理小结
    • 二、案例内容
      • 13.1 中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
      • 13.2 通货膨胀的影响之一:通货膨胀税
      • 13.3 理性预期:非典时期的信息公布
      • 13.4 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
      • 13.5 美国战后的经济周期
      • 13.6 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金融危机
  • 第十四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 一、基本概念与原理小结
    • 二、案例内容
      • 14.1 中国的经济增长核算
      • 14.2“三驾马车”是促进经济增长还是促进生产能力利用?
      • 14.3 历史事件中的经济增长原理: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
      • 14.4 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能不能用人均GDP来衡量?
      • 14.5 各国经济增长会趋同吗?德国、日本和中国的经济增长奇迹
      • 14.6 外商直接投资助力中国经济增长
      • 14.7 韩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 14.8 亚洲四小龙
      • 14.9 “婴儿潮”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 第十五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 一、基本概念与原理小结
    • 二、案例内容
      • 15.1 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 15.2 从《经济学家》的麦当劳汉堡包汇率看购买力平价理论
      • 15.3 历史上的固定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其崩溃
      • 15.4 固定汇率制度的优劣: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
    • 一、基本概念与原理小结
    • 二、案例内容
      • 16.1 美国财政政策在次贷危机中的角色与作用
      • 16.2 中国的公开市场操作:中国人民银行的逆回购
      • 16.3 相机抉择还是按规则行事?美联储主席沃尔克的不可能任务
      • 16.4 收入指数化政策:三次保值储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