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景观与恢复生态学——跨学科的挑战


作者:
Zev Naveh
定价:
39.00元
ISBN:
978-7-04-029579-5
版面字数:
34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273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10-05-27
读者对象:
学术著作
一级分类:
自然科学
二级分类:
生态
三级分类:
生态科学

本书是以色列著名景观生态学家Zev Naveh 教授毕生从事景观生态学研究的著作精选,内容涵盖了景观生态学的若干理论研究和应用案例, 以及从人类生态学角度对景观与恢复生态学所做的一些思考。其中不乏对生态系统与景观、生物多样性、景观多功能性、文化景观、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及后工业化信息社会未来发展走向的深刻思考和剖析, 强调人类对大自然认识和行为的转变是实现可持续未来的唯一途径。本书可供地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研究生和教学、科研人员参考, 也值得人文科学乃至管理领域的人员关注。

  • 前辅文
  • 引言——作者自传与各章简介
  • 第一部分 理论、方法和应用
  • 第1章 生态系统和景观——批判性的比较与评价
    • 1.1 引言
    • 1.2 生态系统概念的内涵以及应用中的模糊性
    • 1.3 生态系统概念的关键方法和它的“自然生态系统”范式
    • 1.4 对景观含义的批判性评价
    • 1.5 结论:对比鲜明的生态系统与景观定义
  • 第2章 从生物多样性到生态多样性:保护和恢复的景观生态学方法
    • 2.1 作为后工业时代环境变革一部分的生态多样性保护及恢复
    • 2.2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异质性
    • 2.3 景观生态学和生态多样性
    • 2.4 整体性的景观保护和恢复
  • 第3章 多功能景观整体理念的10个主要前提
    • 3.1 引言
    • 3.2 跨学科的景观研究的含义
    • 3.3 构建多功能景观整体性理念的10个主要前提
    • 3.4 结论
  • 第4章 多功能的、自组织的生物圈景观和整体人类生态系统的未来
    • 4.1 引言:向全球信息化的转变——地球生命的决定性时期
    • 4.2 景观生态学的使命和可持续性演化
    • 4.3 景观是整体人类生态系统中具体的具有格式塔结构的多功能系统
    • 4.4 关于非平衡系统中自组织和演化进程的新视角
    • 4.5 作为远离平衡态的具有耗散结构的自组织景观的演化与动态
    • 4.6 基于整体人类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景观分类:生物圈景观,技术圈景观和 农业产业化景观
    • 4.7 结论:后工业化时代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需求
  • 第二部分 文化和景观的保护与恢复
  • 第5章 文化与景观保护:景观生态学透视
    • 5.1 引言
    • 5.2 景观生态学作为跨学科性科学的基本前提
    • 5.3 景观演化与感知的文化方面
    • 5.4 生物圈景观及其生态多样性的动态保护
    • 5.5 讨论与结论
  • 第6章 生态文化景观恢复与后工业化时代走向人类社会和自然共生关系的文化演化
    • 6.1 引言
    • 6.2 生态与文化景观恢复的前提
    • 6.3 文化景观的演化
    • 6.4 自然文化生物圈与技术圈景观的功能分类及其主要恢复策略
    • 6.5 结论
  • 第三部分 可持续发展:从马萨伊生态系统到信息社会的后工业化景观
  • 第7章 坦桑尼亚马萨伊地区的发展:社会与生态挑战
    • 7.1 引言
    • 7.2 坦桑尼亚马萨伊地区的自然和生物环境
    • 7.3 马萨伊游牧生态系统衰减的生态影响
    • 7.4 马萨伊地区牲畜产量的提高
    • 7.5 马萨伊地区牧场产量的提高
    • 7.6 小结
  • 第8章 景观生态学在发展中的作用
    • 8.1 引言
    • 8.2 作为一门跨学科的“人类生态系统”科学的景观生态学
    • 8.3 地中海高地发展的多用途对策模型
    • 8.4 小结
  • 第9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维度
    • 9.1 可持续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 9.2 对可持续发展进行跨学科研究的需要
    • 9.3 环境可持续性革命的需要
    • 9.4 度量生态可持续性中出现的问题
    • 9.5 作为一门横断科学,景观生态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 9.6 结论
  • 第10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跨学科教育计划
    • 10.1 需要一场深刻的全球可持续性变革
    • 10.2 要科学地领导区域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广泛的跨学科教育
    • 10.3 跨学科教学计划的三大前提
    • 10.4 一般系统论和新兴的关于整体性和复杂性的科学
    • 10.5 等级理论及其跨学科区域发展的含义
    • 10.6 整体人类生态系统——跨学科可持续发展统一超理论的概念基础
    • 10.7 对动态自组织动态自组织和共同进化共同进化的新认识
    • 10.8 从多学科到“生态学科”的综合
    • 10.9 Jantsch的跨学科教育等级系统方法及其可持续发展含义
    • 10.10 跨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性数学方法
    • 10.11 跨学科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含义
    • 10.12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模拟模型实例
    • 10.13 结论
  • 第四部分 要点回顾
  • 第11章 从景观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向跨学科的整体性景观研究、管理、规划、保护与恢复转变
    • 11.1 引言
    • 11.2 在向全球信息化时代过渡过程中面临的生态、社会-经济和文化危机
    • 11.3 面向全球的后工业化生态经济和可持续革命
    • 11.4 景观生态学家和恢复生态学家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需要更新观念
    • 11.5 对传统生态科学中自然-人类-文化关系的批判性评价
    • 11.6 生态科学中的整体论倾向
    • 11.7 综合性的生态科学——跨学科性的进步
    • 11.8 跨学科性跨学科性在景观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中的作用
    • 11.9 跨学科性对两门景观科学的真正意义
    • 11.10 整体性与跨学科性科学革命
    • 11.11 整合所有事物的理论及其对人与自然交互作用的重要意义
    • 11.12 结论:跨学科性景观科学的新挑战
  • 第12章 全球信息社会和整个后工业化景观之未来
    • 12.1 引言
    • 12.2 人类社会及其景观的无序转变动态
    • 12.3 历史的教训
    • 12.4 加速的生态、社会经济和文化危机
    • 12.5 农作物提取生物燃料的悲剧
    • 12.6 苦涩的大米故事
    • 12.7 同时代的两个对比明显的实例:格陵兰和中国生态现状分析
    • 12.8 结论:急需可持续发展变革的重要但非充分的标志
  • 参考文献
  • 索引
  • 中文版后记
  • 译者的话
  • 版权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