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有序介孔分子筛材料


作者:
赵东元 万颖 周午纵
定价:
88.00元
ISBN:
978-7-04-036543-6
版面字数:
57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499页
装帧形式:
精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13-03-28
读者对象:
学术著作
一级分类:
自然科学
二级分类:
材料
三级分类:
纳米技术

本书是作者根据自己十几年来从事介孔分子筛材料研究的成果并结合国内外相关领域发展而撰写的一部学术专著。本书以有序介孔分子筛材料的合成、结构和应用为主线,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介孔分子筛材料合成原理、结构表征技术、形貌控制和功能化,并结合研究前沿展望了其发展趋势。书中着重从基础科学的角度理解介孔材料及其应用,目的是希望研究者,即使是初学者,阅读本书后能理解介孔分子筛中的化学原理,掌握其合成技巧,获得高质量的介孔材料并开发其应用。

本书可供化学、化工、物理和材料等领域,特别是从事石油化工、精细化工领域开发应用研究和厂矿企业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参考。

  • 前辅文
  • 第1章 绪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介孔分子筛的合成技术
    • 2.1 合成方法概述
    • 2.2 水热合成
      • 2.2.1 表面活性剂
      • 2.2.2 无机原料
      • 2.2.3 合成温度
      • 2.2.4 合成介质
      • 2.2.5 水热处理
      • 2.2.6 生成速率
      • 2.2.7 分离和干燥
    • 2.3 模板剂的脱除
      • 2.3.1 焙烧法
      • 2.3.2 萃取法
      • 2.3.3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2.3.4 微波辐照法
      • 2.3.5 紫外线辐射法
      • 2.3.6 微波消解法
      • 2.3.7 高氯酸铵氧化法
    • 2.4 碱性合成
    • 2.5 酸性合成
    • 2.6 非水合成技术
    • 2.7 合成后处理技术简介
      • 2.7.1 水热处理
      • 2.7.2 二次合成
      • 2.7.3 重结晶
    • 2.8 介孔分子筛的稳定性
      • 2.8.1 热稳定性
      • 2.8.2 水热稳定性
      • 2.8.3 机械稳定性
    • 2.9 介孔材料的孔径控制
    • 参考文献
  • 第3章 介孔分子筛的形成机理
    • 3.1 形成机理简介
    • 3.2 合成路线
    • 3.3 合成规律
      • 3.3.1 介观液晶相
      • 3.3.2 临界胶束浓度
      • 3.3.3 堆积参数
      • 3.3.4 亲水/疏水体积比
      • 3.3.5 表面活性剂相图
      • 3.3.6 “酸碱对”路线
    • 3.4 硬模板法——纳米浇铸
      • 3.4.1 纳米浇铸的概念
      • 3.4.2 硬模板法合成有序介孔分子筛材料
      • 3.4.3 软模板法和纳米浇铸法的差别
      • 3.4.4 纳米浇铸过程
      • 3.4.5 模板的脱除方法
      • 3.4.6 采用介孔碳为硬模板合成正相介孔分子筛材料
    • 参考文献
  • 第4章 结构表征和鉴定方法
    • 4.1 X 射线衍射
      • 4.1.1 XRD的基本原理
      • 4.1.2 介孔分子筛材料的XRD 测试
      • 4.1.3 介孔分子筛材料的XRD 谱图分析
      • 4.1.4 小角X射线散射
    • 4.2 电子显微分析
      • 4.2.1 透射电子显微镜
      • 4.2.2 选区电子衍射
      • 4.2.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4.2.4 能量分散X射线谱
      • 4.2.5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
    • 4.3 固体核磁共振
    • 4.4 物理吸附
      • 4.4.1 基本原理
      • 4.4.2 孔径的计算
      • 4.4.3 空穴形孔道和窗口的计算
      • 4.4.4 微孔与介孔的检测
      • 4.4.5 其他探针
    • 参考文献
  • 第5章 介孔氧化硅分子筛的基本类型
    • 5.1 二维结构相
      • 5.1.1 MCM-41
      • 5.1.2 SBA-15
      • 5.1.3 其他二维相
    • 5.2 三维六方相
      • 5.2.1 SBA-2
      • 5.2.2 SBA-12
      • 5.2.3 IBN-9
    • 5.3 立方相
      • 5.3.1 MCM-48、FDU-5 和KIT-6
      • 5.3.2 SBA-1 和SBA-6
      • 5.3.3 SBA-16
      • 5.3.4 FDU-1
      • 5.3.5 FDU-2
      • 5.3.6 FDU-12 和KIT-5
      • 5.3.7 SBA-11
      • 5.3.8 AMS-8 和AMS-10
    • 5.4 无序相
      • 5.4.1 HMS 和MSU
      • 5.4.2 KIT-1
      • 5.4.3 TUD-1
    • 参考文献
  • 第6章 介孔氧化硅分子筛的掺杂
    • 6.1 铝的掺杂
    • 6.2 硼的掺杂
    • 6.3 镓和铟的掺杂
    • 6.4 锗和锡的掺杂
    • 6.5 过渡金属的掺杂
      • 6.5.1 钛和锆的掺杂
      • 6.5.2 钒和铌的掺杂
      • 6.5.3 铬和钼的掺杂
      • 6.5.4 锰的掺杂
      • 6.5.5 铁和钌的掺杂
      • 6.5.6 钴的掺杂
      • 6.5.7 铜和锌的掺杂
      • 6.5.8 混合金属的掺杂
    • 参考文献
  • 第7章 介孔氧化硅分子筛的形貌控制
    • 7.1 形貌控制方法和技术
    • 7.2 纤维、棒状
    • 7.3 薄膜
    • 7.4 单片
    • 7.5 球
    • 7.6 单晶
    • 7.7 磁性介孔材料的合成
      • 7.7.1 溶胶-凝胶法
      • 7.7.2 后灌注法
      • 7.7.3 纳米浇铸法
    • 参考文献
  • 第8章 非氧化硅介孔分子筛
    • 8.1 介孔碳
      • 8.1.1 纳米浇铸法
      • 8.1.2 表面活性剂自组装法
    • 8.2 介孔聚合物
      • 8.2.1 纳米浇铸法
      • 8.2.2 直接合成法
      • 8.2.3 表面活性剂自组装法
    • 8.3 介孔非硅氧化物
      • 8.3.1 表面活性剂自组装法
      • 8.3.2 纳米浇铸法
    • 8.4 介孔金属
      • 8.4.1 真液晶模板机理
      • 8.4.2 纳米浇铸法
    • 8.5 介孔金属硫族化合物
      • 8.5.1 Cd、Zn、In、Cu 硫族化合物
      • 8.5.2 Sn、Ge、Sb、Mo、W 硫族化合物
    • 8.6 有序介孔非氧化硅陶瓷材料
      • 8.6.1 介孔SiC 材料
      • 8.6.2 介孔氮化硅和氮氧化物材料
      • 8.6.3 介孔SiOC 材料
      • 8.6.4 介孔SiCN和SiBCN材料
      • 8.6.5 介孔BN、B4 C 和BCN 材料
      • 8.6.6 介孔氮化碳材料
      • 8.6.7 介孔氮化磷材料
    • 8.7 介孔金属氮化物、金属氟化物和金属碳化物
      • 8.7.1 介孔金属氮化物
      • 8.7.2 介孔金属氟化物
      • 8.7.3 介孔金属碳化物
    • 参考文献
  • 第9章 有机基团功能化的介孔氧化硅分子筛
    • 9.1 合成途径
      • 9.1.1 嫁接法(两步法)
      • 9.1.2 共缩合法
      • 9.1.3 孔壁和有机功能基团的相互作用
    • 9.2 “组合合成”
    • 9.3 可接近的活性位及其应用
      • 9.3.1 空间效应
      • 9.3.2 有机功能基团的反应能力
      • 9.3.3 吸附性质
    • 9.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10章 介孔分子筛的应用
    • 10.1 在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领域的应用
      • 10.1.1 负载原子级高分散的杂原子或氧化物种
      • 10.1.2 负载高度分散的金属、金属化合物纳米粒子
      • 10.1.3 负载分子催化剂
      • 10.1.4 以非氧化硅介孔材料为载体
    • 10.2 在生物和分离吸附领域的应用
      • 10.2.1 生物领域
      • 10.2.2 分离吸附领域
    • 10.3 在光电领域的应用
    • 10.4 在电化学领域的应用
      • 10.4.1 双电层电容器
      • 10.4.2 赝电容电容器
      • 10.4.3 锂离子电池
      • 10.4.4 锂-硫电池
      • 10.4.5 燃料电池
    • 参考文献
  • 第11章 展望
  • 专业名词缩写对照表
  • 索引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