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登录
图书信息
图书目录
中国金融学
暂无简介
购买:
作者:
西南财经大学编写组
定价:
53.00元
出版时间:
2025-08-20
ISBN:
978-7-04-065276-5
物料号:
65276-0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经济
二级分类:
金融学
三级分类:
金融学
重点项目: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版面字数:
45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绪论
一、编写的时代背景与必要性
二、核心理念、逻辑主线与基本方法
三、特色创新与篇章结构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金融概述
第一节 金融的基本范畴
一、基本概念界定
二、金融的功能
三、金融的运行方式
第二节 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一、金融调控体系
二、金融市场体系
三、金融机构体系
四、金融监管体系
五、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六、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第三节 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金融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二、金融与创新发展
三、金融与协调发展
四、金融与绿色发展
五、金融与开放发展
六、金融与共享发展
七、金融稳定与经济发展
第二篇 金融微观运行机制
第二章 货币与信用
第一节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货币起源与演化规律
二、货币功能
三、货币形式的演变
四、货币制度
第二节 信用体系
一、信用的内涵
二、信用的形式
三、信用体系的内涵
四、信用体系演进
第三章 利率与期限结构
第一节 利率的基本概念
一、货币的时间价值、利息与利率
二、利率的分类
三、中国利率体系
四、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
第二节 利率的计算
一、计息方式
二、重要收益率计算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
一、利率决定理论
二、均衡利率的决定
三、均衡利率的变动
第四节 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
一、利率的风险结构理论
二、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
第四章 汇率与汇率制度
第一节 外汇市场
一、外汇市场概述
二、汇率的定义与分类
第二节 汇率的决定
一、影响汇率的基本因素
二、汇率决定理论
第三节 汇率制度
一、汇率制度分类
二、汇率制度选择
三、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
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第五章 股票及衍生品定价
第一节 金融产品定价原理
一、有效市场假说
二、资产定价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股票定价
一、股票定价概述
二、股票的价值估计
三、资产组合理论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四、因子定价模型和套利定价理论
五、中国特色估值体系
第三节 衍生品定价
一、衍生品概述
二、远期与期货的定价
三、期权合约的定价
第三篇 中国金融体系
第六章 金融机构
第一节 金融机构类型
一、中国金融机构发展历史
二、中国金融机构的类型
第二节 商业银行
一、商业银行存在的经济学逻辑
二、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
三、商业银行经营原则
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五、中国商业银行的创新与实践
第三节 其他金融机构
一、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
二、证券业金融机构
三、保险业金融机构
第四节 政策性金融机构
一、政策性金融机构存在的理论基础
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
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基本业务
第五节 农村金融机构
一、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理论基础
二、中国农村金融机构实践与创新
第七章 金融市场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一、金融市场的分类
二、金融市场的作用
第二节 货币市场
一、货币市场种类
二、货币市场特征
三、中国货币市场创新实践
第三节 资本市场
一、资本市场种类
二、资本市场特征
三、中国资本市场创新实践
第四节 衍生品市场
一、衍生品市场种类
二、衍生品市场特征
三、中国衍生品市场创新实践
第四篇 中国金融宏观管理
第八章 中央银行制度
第一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一、中央银行制度的理论基础
二、中央银行制度的演进
三、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组织架构
一、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及其演变
二、中央银行的决策机构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
一、中国人民银行的一般职能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特殊职能
第四节 中央银行的业务
一、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构成
二、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三、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第九章 货币供给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货币供给的内涵与特点
二、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第二节 基础货币投放
一、基础货币的定义
二、中央银行业务与基础货币投放
第三节 存款货币创造机制
一、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和存款准备金
二、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前提条件
三、存款货币派生过程
第四节 货币供给模型
一、货币乘数
二、货币供给主体与决定因素
第十章 货币需求
第一节 中国货币需求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货币需求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货币需求
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
一、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
二、古典货币数量论
三、流动性偏好理论
四、现代货币数量论
第三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中国经验
一、货币数量论的中国经验
二、中国货币流通速度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运行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及其演变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体系及其演变
二、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及其演变
三、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及其演变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二、借贷便利类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四、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五、货币政策工具对利率的调控机制
第三节 货币政策规则
一、货币数量规则
二、利率规则
第四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效果
一、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
二、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基本特征与效果
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第十二章 微观审慎监管
第一节 金融监管的基本原理
一、金融监管的客观必要性
二、金融监管的目标、原则和理念
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系
一、中国金融监管体制
二、国内外金融监管模式
第三节 金融业监管内容
一、金融业准入监管
二、金融业日常监管
三、金融业退出监管
四、特殊金融机构监管
五、中国金融监管创新
第十三章 宏观审慎管理
第一节 宏观审慎管理基本框架
一、宏观审慎管理内涵、特征及框架
二、宏观审慎管理的目标体系
三、中国宏观审慎管理的组织架构
第二节 宏观审慎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顺周期性理论假说
二、合成谬误理论机制
第三节 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与传导机制
一、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分类
二、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三、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传导机制
四、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
第四节 宏观审慎管理与危机防范
一、金融危机理论
二、金融安全网
三、金融危机救助实践
第五篇 中国金融开放发展
第十四章 金融开放与全球金融治理
第一节 金融开放的理论基础
一、金融开放的内涵
二、金融开放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金融开放模式
一、金融开放模式国际比较
二、中国金融开放模式
三、中国金融开放历史演进
第三节 全球金融治理
一、全球金融治理的内涵特征
二、全球货币政策协调
三、全球金融监管协调
四、全球金融治理中的中国担当
第十五章 金融发展与创新
第一节 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理论
一、早期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理论
二、金融创新理论
第二节 金融发展的历史演进
一、中国金融发展的演化逻辑
二、中国金融发展的演化主线
三、中国金融发展的演化展望
第三节 金融创新的逻辑与特征
一、中国渐进式增量改革
二、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改革
三、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第四节 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
一、中国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
二、中国金融创新的实体经济效应
三、中国金融创新的风险和教训
结语
一、金融强国与大国担当
二、维护中国和全球的金融安全与稳定
三、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
四、关注环境可持续发展
五、促进社会公平
六、金融科技赋能
阅读文献
后记
相关图书
中国金融史(第二版)
姚遂
¥69.00
收藏
互联网金融(挖改)
陈中放 胡军辉
¥35.00
收藏
公司金融(第二版)
李曜
¥55.00
收藏
创业金融
靳景玉 毛跃一 主编
¥49.00
收藏
区块链金融
魏先华 张峰
¥48.00
收藏
国际金融
郑甘澍 编著
¥29.50
收藏
国际金融
都红雯
¥38.80
收藏
国际金融
马君潞 陈平 范小云
¥29.80
收藏
国际金融学(第二版)
汪洋 编著
¥35.00
收藏
国际金融管理
暂无作者
¥21.50
收藏
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
李健
¥33.00
收藏
数理金融学与金融工程基础(第二版)
张永林
¥29.80
收藏
货币金融学
傅康生
¥55.00
收藏
货币金融学
吴少新 许传华
¥39.00
收藏
货币金融学(第三版)
许传华、杨学东
¥52.00
收藏
样章阅读
-
1
+
我想申请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