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图书目录

大学物理实验(第二版)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23年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全书共七章,包括47个操作实验,系统地介绍了测量、有效数字运算、不确定度评是和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全书按不同层次精选了17个基础性实验,8个综合性、应用性与近代物理实验,14个专题研究、设计性实验,7个PASCO创新系列实验,1个虚拟仿真实验配套+省级虚拟仿真一流课程实验等。本书引入了PASCO、虚拟仿真等现代化的实验教学新理念和实验方法,建设了体现农林特色的集基础、综合、设计、研究和数字化于一体,逐层提高的物理实验项目,力求在满足基础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通过专题实验的分层教学,逐步训练学生的实验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

本书可作为全国高等学校特别是农林院校理、工、农、林、医等专业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社会读者阅读。



作者:
主编 钱良存 洪炜宁

定价:
56.00元

出版时间:
2025-02-28

ISBN:
978-7-04-064216-2

物料号:
64216-0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物理学与天文学类

二级分类:
理工类专业物理学基础课程

三级分类:
大学物理实验

重点项目: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版面字数:
47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 前辅文
  • 第一章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简介
    • 第一节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地位、作用、主要目的和任务
      • 一、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 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
    • 第二节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要求
      • 一、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体系
      • 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要求
    • 第三节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与考核的主要环节
      • 一、实验教学环节
      • 二、实验考核环节
  • 第二章 测量不确定度及实验数据的处理
    • 第一节 测量的基础知识
      • 一、测量的定义
      • 二、测量的分类
      • 三、测量的基本方法和仪器调整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
      • 一、有效数字的定义
      • 二、直接测量数据的读取及有效数字的意义
      • 三、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
      • 四、有效数字尾数的取舍规则
      • 五、科学记数法
      • 六、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 第三节 误差和不确定度的基础知识
      • 一、误差的定义和分类
      • 二、误差的表示法
      • 三、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与特点
      • 四、过失误差(粗差)的剔除
      • 五、测量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
      • 六、不确定度的基础知识
    • 第四节 直接测量结果的表示和不确定度的评定
      • 一、单次直接测量结果的表示
      • 二、多次直接测量结果的表示
      • 三、不确定度取位规定及实例
    • 第五节 间接测量结果的表示和不确定度的评定
    • 第六节 实验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
      • 一、列表法
      • 二、作图法
      • 三、逐差法
      • 四、一元线性回归法(最小二乘拟合法)
    • 思考题和习题
  • 第三章 基础物理实验
    • 实验一 用落球法测量液体的黏度
    • 实验二 金属线膨胀系数的测量
    • 实验三 用拉脱法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 实验四 刚体转动惯量的测量
      • 一、用恒力矩转动法测量物体的转动惯量
      • 二、用三线摆法测量物体的转动惯量
    • 实验五 杨氏模量的测量
      • 一、用光杠杆通过拉伸法测杨氏模量
      • 二、用数显近距杨氏模量仪测杨氏模量
    • 实验六 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
    • 实验七 用示波器测量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
    • 实验八 用直流电势差计测量电源电动势
      • 一、用线式电势差计测量电源电动势
      • 二、用箱式直流电势差计测量电动势
    • 实验九 用霍尔效应法测量磁场及霍尔元件特性的研究
      • 一、用霍尔效应法测量电磁铁的磁场及霍尔元件特性的研究
      • 二、用霍尔效应法测量亥姆霍兹线圈的磁场和螺线管的磁场
    • 实验十 交流电桥
    • 实验十一 等厚干涉
    • 实验十二 分光计的调节
  • 第四章 综合性、应用性与近代物理实验
    • 实验十三 密立根油滴实验测量元电荷
    • 实验十四 太阳能电池特性研究与应用
    • 实验十五 超声波声速的测量
    • 实验十六 迈克耳孙干涉仪的调整和使用
    • 实验十七 用迈克耳孙干涉仪测空气折射率
    • 实验十八 弗兰克-赫兹实验
    • 实验十九 光电效应的物理量测量及应用
    • 实验二十 核磁共振及其应用
  • 第五章 专题研究、设计性与创新性实验
    • 实验二十一 分光计专题
      • 一、用分光计测量三棱镜的折射率
      • 二、用分光计测量液体的折射率
      • 三、用分光计和光栅测量光栅常量和光波的波长
      • 四、用超声光栅测量液体中的声速
    • 实验二十二 直流电系列实验
      • 一、基础电学设计性实验
      • 二、晶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研究
      • 三、直流电桥的组装及研究
      • 四、热敏电阻温度计的设计与研究
      • 五、补偿原理的研究及应用
      • 六、恒温控制电路的研究
    • 实验二十三 交流电路系列实验
      • 一、正弦交流电路中R、L、C元件的阻抗频率特性研究
      • 二、RC、RL串联电路的稳态特性研究
      • 三、RLC串联电路的稳态特性研究
      • 四、RC、RL串联电路的暂态特性研究
  • 第六章 PASCO创新系列实验
    • 实验二十四 PASCO光学综合实验系统
      • 一、光的偏振实验
      • 二、光的单缝衍射实验
      • 三、光的双缝干涉实验
    • 实验二十五 PASCO热学综合实验系统——气体比热容比的测量
    • 实验二十六 PASCO电磁学综合实验系统
      • 一、安培力公式的研究
      • 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三、地磁场的探测与研究
  • 第七章 透射式太赫兹时域光谱仪设计及样品检测虚拟仿真实验
  • 附录一 国际单位制与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 附录二 常用物理量数值表
  •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