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图书目录

新编中国传统文化(第三版)




本书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修订版、“十四五”职业教育山东省规划教材,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新形态一体化教材。本书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相关要求,有机融入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注重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突出切实性、传承性、包容性、多样性的特点。全书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从社会实践的具体需要出发,主要包括中华传统文化植根的土壤、人生观、古代文学、传统戏曲、古代科技与发明、书法和绘画、服饰和仪容、节庆礼仪及饮食文化等内容,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文化实践活动,引导教师根据教材提供的线索,利用多媒体手段将多种文化形态生动形象地再现于课堂,在古今中外多元文化的碰撞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其在真实的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切实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专科层次职业院校、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传统文化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社会各类相关人员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的参考用书。

本书配套开发PPT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具体获取方式请见书后“郑重声明”页的资源服务提示。



作者:
张芹玲

定价:
42.80元

出版时间:
2024-02-23

ISBN:
978-7-04-061244-8

物料号:
61244-00

读者对象:
高等职业教育

一级分类:
公共课

二级分类:
人文素养

三级分类:
中国传统文化

重点项目: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版面字数:
33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 前辅文
  • 绪论
    • 一、文化、中华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 第一章 中华文化植根的土壤
    • 单元提示
    • 第一节 中华文化植根的地理环境
      • 一、中华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
      • 二、中华文化产生的人文环境
      • 三、地理环境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 第二节 中华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 一、农耕经济是古代社会经济主体
      •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冲突与融合
      • 三、农耕经济对中华文化及中华民族品格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华文化植根的社会政治结构
      • 一、宗法制家天下
      • 二、君主专制统天下
      • 三、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 单元文化实践活动
  • 第二章 中国传统的人生观
    • 单元提示
    • 第一节 怎样待己
      • 一、修身正己求内圣
      • 二、物我并生追逍遥
    • 第二节 怎样待人
      • 一、人与人——尚礼守信
      • 二、人与国家民族——以天下为己任
    • 第三节 怎样待天
      • 一、“天人合一”——顺应自然
      • 二、天人之分——改造自然
      • 三、传统人生观的批判与继承
    • 单元文化实践活动
  • 第三章 中国的古代文学
    • 单元提示
    •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样式
      • 一、诗与词
      • 二、赋与文
      • 三、志异与小说
    •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 一、关注现实
      • 二、重德尚善
      • 三、抒情写意
    • 单元文化实践活动
  • 第四章 中国的传统戏曲
    • 单元提示
    • 第一节 戏曲的产生和发展
      • 一、从歌舞形式的滥觞到戏曲的雏形
      • 二、戏曲艺术的成熟
    • 第二节 国粹京剧
      • 一、四大徽班与京剧的形成
      • 二、京剧的行当
      • 三、京剧的脸谱
      • 四、京剧的唱腔、念白与伴奏
    • 第三节 特色各异的地方戏
      • 一、豫剧
      • 二、越剧
      • 三、黄梅戏
      • 四、秦腔
      • 五、评剧
      • 六、吕剧
    • 第四节 传统戏曲的文化内涵
      • 一、素材来源多维广博
      • 二、生存形态多元立体
      • 三、艺术表现魅力四射
      • 四、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重要载体
    • 单元文化实践活动
  • 第五章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发明
    • 单元提示
    • 第一节 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科技成就
      • 一、天文与历法
      • 二、数学
      • 三、医学
      • 四、建筑
      • 五、农学及陶瓷、造船、纺织、冶炼等
    • 第二节 四大发明
      • 一、造纸术
      • 二、印刷术
      • 三、指南针
      • 四、火药
    • 第三节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及价值
      • 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 二、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价值
    • 单元文化实践活动
  • 第六章 中国古代的文化符号
    • 单元提示
    • 第一节 书法与绘画
      • 一、书画同源
      • 二、写意传神的中国字
      • 三、气韵生动的中国画
    • 第二节 服饰和仪容
      • 一、服装与佩饰
      • 二、仪容与发饰
      • 三、中国传统服饰、仪容的文化内涵
    • 单元文化实践活动
  • 第七章 中国古代的节庆仪礼
    • 单元提示
    • 第一节 古代的节庆民俗
      • 一、春节
      • 二、清明节
      • 三、端午节
      • 四、七夕节
      • 五、中秋节
      • 六、重阳节
    • 第二节 古代人生仪礼
      • 一、诞生仪礼
      • 二、成年仪礼
      • 三、婚姻仪礼
    • 第三节 传统节庆与仪礼的文化内涵
      • 一、特色鲜明的农耕印记
      • 二、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 三、凝聚情感的民族认同
      • 四、贵和尚美的心理追求
      • 五、宗法文化的伦理观念
    • 单元文化实践活动
  • 第八章 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
    • 单元提示
    • 第一节 中国的茶文化
      • 一、从茶之源、茶之用到茶文化
      • 二、从茶之艺到茶之道
      • 三、从茶诗词、茶小说到茶书画
    • 第二节 中国的酒文化
      • 一、酒的起源与发展
      • 二、酒与社会生活
      • 三、从酒诗词、酒书画到酒小说
      • 四、酒与国家政治生活
    • 第三节 中国的饮食文化
      • 一、中国饮食文化概述
      • 二、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性特征和传统菜系
      • 三、饮食民俗和饮食礼仪
      • 四、饮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
    • 单元文化实践活动
  •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