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辅文
- 第一章 解释原理与解释方法
- 一、解释主体
- 二、解释目标
- 三、解释态度
- 四、解释方法
- 五、解释理由
- 六、解释技巧
- 第二章 分则与总则
- 一、分则与总则的关系
- 二、总则对分则的指导
- 三、分则对总则的例外
- 四、分则对总则的补充
- 五、分则与总则的协调
- 第三章 “……的,” 与“处……。”
- 一、“……的,处……。”表述罪刑规范
- 二、“……的,”标示罪状的表述完结
- 三、“……的,”与罪名的关系
- 四、“……的,”与犯罪构成的关系
- 五、“处……。”标明法定刑
- 第四章 防止漏洞与减少对立
- 一、漏洞与包容的不可避免性
- 二、避免不应有的漏洞
- 三、减少不必要的对立
- 第五章 避免矛盾与保持协调
- 一、避免矛盾与保持协调的必要性
- 二、矛盾现象的分析
- 三、保持协调的方法
- 第六章 保护法益与构成要件
- 一、犯罪的实体
- 二、法益的概念
- 三、法益对构成要件解释的指导
- 四、法益变更对构成要件的影响
- 第七章 客观要素与主观要素
- 一、犯罪成立要素的分类
- 二、客观要素与主观要素的确定
- 三、主观要素明示客观要素的内容
- 四、客观要素标示主观要素的内容
- 五、客观要素与主观要素的关系
- 第八章 主观的超过要素与客观的超过要素
- 一、主观要素与客观要素的对应限度
- 二、主观的超过要素
- 三、客观的超过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