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图书目录

大学物理实验(第二版)




本书是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23年版)在第一版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本书系统介绍了大学物理实验的测量和误差理论、数据处理方法、实验的基本方法、基本实验仪器、基本操作技术,实验内容涵盖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研究性实验,此次修订调整了部分实验项目,增加了虚拟仿真实验内容。本书为新形态教材,配套了数字教学资源,以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不同层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其他相关教学、科研和技术人员参考。



作者:
主编 史新伟 谷运红 贾建峰

定价:
46.00元

出版时间:
2023-08-21

ISBN:
978-7-04-059948-0

物料号:
59948-0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物理学与天文学类

二级分类:
理工类专业物理学基础课程

三级分类:
大学物理实验

重点项目:
暂无

版面字数:
57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 前辅文
  • 第一章 绪论
    • 1.1 物理实验课的地位和作用
    • 1.2 物理实验课的教学环节
    • 1.3 学生实验须知
      • 1.3.1 怎样学好物理实验课
      • 1.3.2 学生实验守则
  • 第二章 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
    • 2.1 测量及误差
      • 2.1.1 测量及其分类
      • 2.1.2 测量误差及其分类
    • 2.2 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 2.2.1 不确定度及其分类
      • 2.2.2 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估算
      • 2.2.3 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估算
      • 2.2.4 测量结果的表示
    • 2.3 有效数字的记录与运算
      • 2.3.1 有效数字
      • 2.3.2 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 2.4 数据处理方法
      • 2.4.1 列表法
      • 2.4.2 作图法
      • 2.4.3 逐差法
      • 2.4.4 最小二乘法
      • 2.4.5 Origin软件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 2.5 实验的基本方法
      • 2.5.1 比较法
      • 2.5.2 补偿法
      • 2.5.3 放大法
      • 2.5.4 模拟法
      • 2.5.5 换测法
      • 2.5.6 振动与波动法
      • 2.5.7 光学实验法
    • 2.6 基本实验仪器
      • 2.6.1 力学实验仪器
      • 2.6.2 电学实验仪器
      • 2.6.3 光学实验仪器
    • 2.7 基本操作技术
      • 2.7.1 零位调节
      • 2.7.2 仪器初态和安全位置
      • 2.7.3 水平竖直调节
      • 2.7.4 等高共轴调节
      • 2.7.5 调焦
      • 2.7.6 消除视差
      • 2.7.7 逐次逼近法
      • 2.7.8 先粗调后细调原则
      • 2.7.9 先定性后定量原则
      • 2.7.10 消除空程误差
    • 习题
  • 第三章 基础性实验
    • 3.1 物体密度的测量
    • 3.2 杨氏模量的测量
      • 3.2.1 用静态拉伸法测量金属的杨氏模量
      • 3.2.2 用动态悬挂法测量金属的杨氏模量
    • 3.3 用扭摆法测量刚体的转动惯量
    • 3.4 居里温度的测量
    • 3.5 气体比热容比的测量
    • 3.6 固体线膨胀系数的测量
    • 3.7 用准稳态法测量导热系数和比热容
    • 3.8 受迫振动的研究
    • 3.9 电学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
    • 3.10 惠斯通电桥
    • 3.11 用双臂电桥测低电阻
    • 3.12 交流电桥
    • 3.13 电机特性测试
    • 3.14 示波器的原理及使用
      • 3.14.1 模拟示波器的原理及使用
      • 3.14.2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原理及使用
    • 3.15 霍尔效应及其应用
    • 3.16 薄透镜焦距的测量
    • 3.17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
    • 3.18 光栅特性及光波波长的测量
    • 3.19 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 3.20 迈克耳孙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
    • 3.21 光电效应及普朗克常量的测定
    • 3.22 液晶电光效应
    • 3.23 等厚干涉的应用
  • 第四章 综合性实验
    • 4.1 小型制冷系统制冷系数的测量
    • 4.2 超声波测厚
    • 4.3 用超声光栅测液体中的声速
    • 4.4 RLC电路特性及应用研究
    • 4.5 光偏振现象的研究
    • 4.6 物质旋光性的研究
    • 4.7 PN结物理特性的研究
    • 4.8 传感器特性的研究
    • 4.9 半导体热敏电阻特性的研究
    • 4.10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力传输实验研究
    • 4.11 电磁混合磁悬浮实验
    • 4.12 巨磁阻效应实验
    • 4.13 热学综合实验
      • 4.13.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 4.13.2 测试温度传感器的特性
    • 4.14 全息照相
    • 4.15 太阳能电池基本特性的研究
  • 第五章 设计研究性实验
    • 5.1 测量双棱镜的锐角及折射率
    • 5.2 设计组装简易万用表
    • 5.3 设计组装热敏电阻温度计
    • 5.4 设计组装望远镜和显微镜
    • 5.5 薄膜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 5.5.1 用真空蒸发法制备薄膜
      • 5.5.2 X射线衍射及其应用
      • 5.5.3 原子力显微镜及其应用
    • 5.6 分光计的应用Ⅰ
    • 5.7 分光计的应用Ⅱ
    • 5.8 筛选电阻
  • 第六章 虚拟仿真实验
    • 6.1 虚拟仿真实验简介
    • 6.2 虚拟仿真实验实例
      • 6.2.1 金刚石的合成及物理性能测试虚拟仿真实验
      • 6.2.2 粒子物理虚拟仿真实验
    • 6.3 虚拟仿真实验资源
      • 6.3.1 金刚石的合成及物理性能测试虚拟仿真实验资源
      • 6.3.2 粒子物理虚拟仿真实验资源
    • 本章附录
  • 附录
  •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