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辅文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学术研究回顾
- 三、 研究的思路与领域
- 四、 理论引领
- 第一章 气候变化和影响
- 第一节 气候变化
- 第二节 气候变化的影响
- 一、 气候变化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 二、 环境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反作用
- 第二章 动植物生态变化
- 第一节 森林与草原变化
- 第二节 动物资源损耗
- 一、 误杀麻雀造成的生物链断裂
- 二、 珍稀动物资源的减少
- 三、 渤海湾区域渔业资源的波动
- 四、 老虎数量的锐减
- 第三节 外来物种的引进和入侵
- 一、 外来入侵的物种
- 二、 外来入侵物种的影响
- 三、 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对策
- 第三章 农业发展与环境问题
- 第一节 “大跃进”对生态平衡理论的冲击
- 一、 “大跃进”的提出
- 二、 “大跃进”对生态平衡理论的冲击
- 第二节 “深翻土地”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
- 一、 “深翻土地”的提出
- 二、 “深翻土地”带来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 第三节 “农业学大寨”引发的环境问题
- 一、 “农业学大寨”的提出
- 二、 “农业学大寨”运动引发的环境问题
- 第四节 大兴水利建设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
- 第五节 污水灌溉引发的环境问题
- 一、 1949 年以来污水灌溉的历程
- 二、 污水灌溉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四章 工业化与环境问题
- 第一节 工业化引发的工业污染
- 一、 新中国的工业化起步与“三废”污染问题凸显
- 二、 “大炼钢铁”对矿产资源的滥采滥挖
- 第二节 新型工业化加速与环境问题严峻
- 一、 工业化产生的环境问题
- 二、 城市化产生的环境问题
- 三、 乡镇工业产生的环境问题
- 第五章 灾害与生态环境
-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一、 水灾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二、 区域性干旱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三、 地震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二节 重大污染事故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一、 松花江重大污染事故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二、 原油泄漏对海洋造成的污染
- 三、 违规排放污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六章 海洋、河流变迁与生态环境
- 第一节 海洋变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二节 河流变迁与环境
- 第七章 环境政治与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事业的起步
- 一、 新生人民政权的环境方略
- 二、 城乡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
- 三、 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的召开
- 四、 环境保护机构的设立和完善
- 五、 改革开放前的环境保护实践
- 第二节 改革开放时期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 一、 中国环境保护法制体系建设
- 二、 中国环境管理制度的完善
- 三、 环境治理和城市环境保护实践
- 四、 环境科技的进步
- 五、 环境保护产业的成长
- 六、 民间环境保护团体的发展壮大
- 第三节 中国的国际环境外交战略
- 一、 参加斯德哥尔摩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
- 二、 重视和参与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
- 第八章 环境思想的发展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人环境观的演化
- 一、 中国共产党人环境保护思想的萌芽
- 二、 中国共产党人环境保护思想体系的形成
- 三、 中国共产党人环境保护思想的发展
- 第二节 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
- 一、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树立
- 二、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贯彻
- 三、 走向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 四、 “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的指导思想
- 结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主要参考文献
- 索引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