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辅文
- 绪论
- 一、境史:新的学科领域抑或一种新视角、新方法?
- 二、国环境史的叙述模式:“衰败”论抑或人地关系反复调适?
- 三、学科:环境史研究的瓶颈及其破解
- 第一章候演变与人类生存环境变迁
- 第一节清小冰期的气候变化
- 一、冰期气候的冷暖交替
- 二、冰期的干湿变化与区域差异
- 第二节候变化与社会环境变迁
- 第二章植物资源的损耗
- 第一节分地区植物资源的破坏与损耗
- 第二节分动物资源的损耗
- 一、草植被破坏与动物资源萎缩
- 二、湖水域开发与水生物种衰减
- 三、南生活习尚与部分动物资源的衰竭
- 第三章口格局的变动与环境
- 第一节口的持续增长
- 第二节部地区的土地资源紧张与人口压力
- 一、口分布不均衡的局面
- 二、部地区土地资源紧张的情形
- 三、计日蹙与资源、环境恶化
- 四、解人口压力的努力
- 第三节口迁移与环境变迁
- 一、代的移民活动
- 二、代流民与生态环境
- 三、前期的移民潮
- 四、清流移民与环境变迁
- 第四章业开发与环境变迁
- 第一节地的拓展与生态环境的渐趋恶化
- 一、励垦殖与边疆开发
- 二、陵山地、高原地区垦殖扩张与水土流失
- 三、河湖海滩涂围垦与水患加剧
- 四、北局部地区的土地沙化
- 五、分农业区的生态适应与改善
- 第二节物种的引进与生态后果
- 第三节产方式的差异与生态效应
- 一、统农业的生态思想及其技术实践
- 二、耕火种等粗放耕作方式的不同效果
- 三、川山区生产方式的改进与生态改善
- 第五章利事业的兴衰与水环境变迁
- 第一节河湖海的治理与流域环境改观
- 一、患频繁与为害剧烈
- 二、淮地区水患灾害与生态环境的巨大变迁
- 三、南太湖流域、三江水道的治水活动
- 四、江中下游堤防圩垸建设
- 五、南沿海的海塘工程
- 第二节田水利事业与水资源的盈缩
- 一、方的灌溉水利
- 二、方的灌溉水利
- 三、利设施荒废与水土流失加剧
- 四、业垦殖扩张与河湖渐趋萎缩
- 五、湖水资源萎缩的复杂因素
- 第三节资源紧张的局面及其应对
- 一、方部分地区的水资源趋于紧张
- 二、资源管理与利用方式的改进
- 第六章他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变迁
- 第一节业扩张之下的畜牧业兴衰
- 一、疆地区各民族游牧业的渐趋萎缩
- 二、营畜牧业的盛衰演替
- 三、庭饲养业:大、小牲畜的消长变化
- 四、牧业兴衰与草原生态
- 第二节矿业的发展与环境演变
- 一、冶业发展与区域生态破坏
- 二、盐业的发展与燃料危机
- 三、镇的扩展与人居环境变迁
- 第三节业经营与森林资源损耗
- 第四节地利用方式的差异与生态效应
- 一、林生产的协调发展与水土保持
- 二、业经营与草原、山地生态保护
- 三、业多种经营与生态效应
- 第七章然灾害与环境变迁
- 第一节然灾害与生态环境恶化的互动
- 一、害频繁与危害深重
- 二、害生成的自然因素
- 三、害形成与扩大的人为因素
- 第二节害应对与区域环境改善
- 第三节疫的爆发与社会应对
- 一、疫频发与危害剧烈
- 二、灾发生与扩大的环境因素
- 三、南地区消弭疾疫的努力与环境卫生改善
- 四、痘术的发展与推广
- 第八章清环境思想与环保行为
- 第一节源环境保护政策
- 第二节间的生态理念与环保实践
- 一、统农业的生态思想与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
- 二、水观念与环境保护
- 三、林碑的普及与山林保护
- 四、树造林的兴起
- 五、止工矿业危害的环境保护活动
- 六、数民族生态文化与环境保护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索引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