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辅文
- 导言
- 第一章 嬗变:从乌托邦到反乌托邦
- 第一节 乌托邦之历史与意涵
- 第二节 反乌托邦小说之历史与嬗变
- 第三节 反乌托邦小说之辨析与界定
- 第二章 “现代乌托邦”:反乌托邦嬗变之机杼
- 第一节 “动态乌托邦”的悖论
- 第二节 “科技乌托邦”的创造
- 第三节 “世界乌托邦”的建立
- 第三章 “瓦尔登湖二号”: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的对话
- 第一节 “行为主义”乌托邦
- 第二节 《瓦尔登湖二号》与反乌托邦小说
- 第四章 反乌托邦小说核心命题的开创
- 第一节 乌托邦“原罪”主题
- 第二节 集体化极权主义乌托邦主题
- 第三节 反抗理性与科技主题
- 第四节 无限革命的自由悖论主题
- 第五章 反“科技主义乌托邦”的忧思
- 第一节 反思科技主义:反乌托邦小说的核心指向
- 第二节 焦虑“机器停转”:科技中性论思考
- 第三节 呼唤科技伦理:伦理建制的吁求
- 第六章 反“拟消费乌托邦”的抗争
- 第一节 “拟消费社会”:“美丽新世界”
- 第二节 “消费乌托邦”的操控方式:“匿名”统治与“主体”幻觉
- 第三节 “景观”乌托邦:“华氏451度”
- 第七章 反“极权化乌托邦”的批判
- 第一节 “动物农场”之谋?历史、权力与叙事在“1984”
- 第二节 “正午的黑暗”悖论:目的—手段的代价论
- 第八章 反“利他主义乌托邦”的“罢工”
- 第一节 “我”与“我们”:个人的“颂歌”
- 第二节 创造与掠夺:“阿特拉斯耸耸肩”
- 第九章 反“均一化乌托邦”的突围
- 第一节 “普罗克拉斯提之床”的公正:“表面的公正”
- 第二节 逃离一元社会:“传授者”突围
- 第十章 反乌托邦小说的“自由意志”担当
- 第一节 “发条橙”:“二阶意愿”与道德责任
- 第二节 “饥渴的种子”:循环理论与社会控制
- 第三节 伯吉斯:原罪观与社会工程
- 第十一章 反乌托邦小说的“风险社会”思考
- 第一节 从“自然状态”走向“逃避自由”
- 第二节 应对“风险社会”的原教旨主义方案
- 第三节 风险转嫁下的“替罪羊”及其反抗
- 第十二章 反乌托邦小说的“后人类”瞻望
- 第一节 反乌托邦的科幻前景:“后人类”与“赛博格”
- 第二节 女性世系与他者联盟:恶托邦与乌托邦
- 第三节 划界与融合:“人”与人造智能体
- 结语
- 第一节 反乌托邦小说对乌托邦的反思
- 第二节 反乌托邦小说的未来可能性
- 附录
- 附录一 20 世纪前后主要的反乌托邦小说、戏剧和电影
- 附录二 入选“百佳”书目的反乌托邦小说
- 参考文献
- 索引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