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编 小说的发展与戏剧的成长
- 概论
- 第一节 “子史同波”的学术背景与小说观念的演进
- 第二节 志怪小说与志人小说
- 第三节 志怪小说与志人小说的剥离与交错
-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小说的著录和分类
- 第五节 歌、舞、戏的融合与演进
-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兴起的文化背景
- 第一节 好奇尚博的士林风尚
- 第二节 小说娱乐性的发现和谈嘲之风
-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分类与演进
-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保存与流传
- 第一节 现有传本的小说
- 第二节 现有辑佚的小说
- 第三节 尚未辑佚的小说
-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巫文化
- 第二节 道教旨趣
- 第三节 佛教信仰
- 第四节 无神论及其他
- 第五节 志怪小说的文化意义
-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艺术形象
- 第一节 超凡入圣的神仙故事
- 第二节 林林总总的鬼魅故事
- 第三节 意蕴渐丰的妖异故事
- 第四节 梦游及其他
- 第六章 志怪之代表《搜神记》
- 第一节 干宝的学术思想和鬼神信仰
- 第二节 《搜神记》的题材来源
- 第三节 志怪外壳下强烈的现实关怀
- 第四节 《搜神记》志怪的艺术成就
- 第七章 轶事的流传与志人小说的文献考索
- 第八章 志人小说的文学特征
- 第九章 志人小说与六朝社会
- 第一节 志人小说与六朝清谈
- 第二节 志人小说与六朝名士神采
- 第三节 志人小说与六朝人物的智识
- 第四节 志人小说与六朝名士品性
- 第五节 志人小说与六朝的婚恋
- 第十章 魏晋南北朝戏剧
- 第一节 雅乐正声——规定情景下的仪式类表演
- 第二节 散乐百戏——丰富完善中的综合性伎艺表演
- 第三节 歌舞与戏弄——初得其形的情节剧
- 结语
- 第七编 文学思想的自觉与深化
- 概论
- 第一节 人的自觉及其与皇权专制的对立
- 第二节 人的自觉的契机——皇权衰落和士族崛起
- 第三节 人的自觉的表现及其局限
- 第四节 文学(艺术)的自觉
- 第一章 文学本体论
- 第一节 伦理本体论——文之为德
- 第二节 情感本体论——吟咏情性
- 第三节 自然本体论——声无哀乐
- 第二章 文学创作论
- 第三章 文学形态论
- 第四章 文学发展论
- 第五章 文学接受论
- 结语
- 余论:魏晋南北朝大文学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 主要参考书目
- 索引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