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图书目录
数字化资源
二维码资源

比较文学概论(第二版)


暂无简介


作者:
《比较文学概论》编写组

定价:
37.50元

出版时间:
2018-11-12

ISBN:
978-7-04-050105-6

物料号:
50105-0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中文

二级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三级分类:
汉语言文学

重点项目: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版面字数:
34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 绪论 学习比较文学的意义
    • 第一节 为什么要学习比较文学
      • 一、比较文学:文化交流之桥与文化创新之路
      • 二、无所不在的比较:经济全球化与文明多样化背景下的文学研究
    • 第二节 本书的指导思想、结构与使用建议
      • 一、本书的指导思想
      • 二、本书的结构
      • 三、本书的使用建议
  • 第一章 比较文学总论
    • 第一节 比较文学的定义
      • 一、法国学派的定义
      • 二、美国学派的定义
      • 三、中国学者的定义
    • 第二节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历史
      • 一、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欧洲阶段
      • 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美洲阶段
      • 三、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亚洲阶段
    • 第三节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与研究方法
      • 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 二、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际文学关系与相互影响
    • 第一节 文学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
      • 一、国际文学关系与相互影响的科学性与审美性
      • 二、国际文学关系与相互影响的实证性与非实证性
      • 三、国际文学关系与相互影响的同源性与变异性
    • 第二节 流传学
      • 一、流传学的定义与特征
      • 二、流传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文学流传的五种形态
    • 第三节 渊源学
      • 一、渊源学的定义与特征
      • 二、渊源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渊源学研究的四种对象
      • 四、渊源学研究的三种类型
    • 第四节 媒介学
      • 一、媒介学的定义与特征
      • 二、媒介的四种类型
      • 三、文学媒介展开的三种方式
  • 第三章 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
    • 第一节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翻译
      • 一、早期比较文学研究视野中的翻译
      • 二、东方比较文学的崛起与翻译地位的上升
      • 三、从比较文学到翻译研究
    • 第二节 创造性叛逆与翻译
      • 一、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
      • 二、创造性叛逆的类型
      • 三、创造性叛逆与文学经典的形成
    • 第三节 文化意象的失落与变异
      • 一、中外文学和文化中的文化意象
      • 二、翻译与文化意象的失落、扭曲、变异
      • 三、文化意象的跨民族传递
    • 第四节 翻译文学与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新视角
      • 一、文学的跨国传播及其身份认同
      • 二、翻译文学概念及其国籍归属
      • 三、文学翻译史与翻译文学史
  • 第四章 形象学、接受学与变异学
    • 第一节 形象学
      • 一、形象学的历史与现状
      • 二、形象学的性质与定义
      • 三、形象学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 第二节 接受学
      • 一、接受学的历史与现状
      • 二、接受学的性质与定义
      • 三、接受学的对象、内容与方法
      • 四、接受学的前景
    • 第三节 变异学
      • 一、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基本原理
      • 二、变异学的理论核心:异质性与可比性
      • 三、跨国变异研究
      • 四、跨语际变异研究
      • 五、跨文化变异研究
      • 六、文学的他国化研究
  • 第五章 文学的类型研究
    • 第一节 类型学
      • 一、类型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 二、文学现象类似的原因
      • 三、文化同步发展中的文学
    • 第二节 文学主题与主题学
      • 一、主题和主题学的联系与区别
      • 二、主题学研究的分类
      • 三、主题学的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
    • 第三节 文类学研究
      • 一、不同文类研究分析
      • 二、缺类研究的特殊性
      • 三、文类学的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
  • 第六章 比较诗学
    • 第一节 诗学范畴的历史生成
      • 一、诗学概念的古今差异
      • 二、诗学概念的中西区分
      • 三、理论跨界失效与比较研究需求
    • 第二节 比较诗学的学科建构
      • 一、比较诗学的历史与现状
      • 二、比较诗学的基本方法与研究类型
      • 三、研究案例分析
    • 第三节 走向比较诗学的新疆域
      • 一、文化语境变迁与问题意识转换
      • 二、理论旅行与诗学变异
      • 三、文论对话与互释:比较诗学的新空间
  • 第七章 文学的跨学科研究
    • 第一节 文学与艺术
      • 一、文学与音乐
      • 二、文学与绘画
      • 三、文学与戏剧及影视
    • 第二节 文学与人文社会科学
      • 一、文学与哲学
      • 二、文学与历史
      • 三、文学与社会学
      • 四、文学与心理学
      • 五、文学与宗教、伦理学、法学
    • 第三节 文学与自然科学
      • 一、文学与科学的关系及其历史
      • 二、文学中的科学及其他
  • 第八章 总体文学
    • 第一节 区域文学与世界文学
      • 一、各民族文学的空间延展与区域文学的形成
      • 二、区域文学与东西方文学、世界文学
      • 三、世界文学观念的形成及对比较文学理论建构的价值
    • 第二节 总体文学与世界文学
      • 一、总体文学的学术文化背景
      • 二、梵第根的总体文学的构想
      • 三、从欧洲中心的总体文学到跨文明的总体文学及其研究方法
  • 第九章 跨文明比较文学
    • 第一节 跨文明比较文学提出的现实意义
      • 一、当代的“文明冲突”与“文明对话”
      • 二、文明的“异质性”与比较文学研究的新转机
    • 第二节 人类文明的多源和多元性
      • 一、文明在世界不同区域的产生
      • 二、文学在不同文明中的意义
      • 三、多元文明观
    • 第三节 跨文明研究:比较文学的新拓展
      • 一、跨国别与跨区域
      • 二、“西方中心论”的局限和危机
      • 三、跨文明比较文学:全球化时代的文学交往和对话
    • 第四节 文学的跨文明比较方法
      • 一、文明异质性与文学的差异性比较
      • 二、文明对话与文学话语比较
      • 三、文明的互补与异质文明文学的融合研究
  • 第十章 比较文学前景展望:世界文学时代的到来
    • 第一节 全球化语境下的比较文学
      • 一、比较文学与“全球本土化”
      • 二、全球化之于比较文学的意义
      • 三、全球化语境下的比较文学新方向
    • 第二节 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
      • 一、比较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
      • 二、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的互动与互补
    • 第三节 走向世界文学阶段的比较文学
      • 一、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产的世界性特征”
      • 二、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学的兴盛
      • 三、作为一种审美现实的世界文学
      • 四、世界文学研究的方法
  • 阅读文献
  • 人名译名对照表
  • 后记
  • 第二版后记
如无法打开或下载资源,请在电脑端(xuanshu.hep.com.cn)进行下载操作。
绪论拓展资源 文档doc
第一章拓展资源 文档doc
第二章拓展资源 文档docx
第三章拓展资源 文档doc
第四章拓展资源 文档docx
第五章拓展资源 文档docx
第六章拓展资源 文档docx
第七章拓展资源 文档doc
第八章拓展资源 文档doc
第九章拓展资源 文档docx
第十章拓展资源 文档docx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