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一流大学建设——2017年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论文集
暂无简介
- 第一篇素质教育与一流本科教育
- 素质教育要再出发 瞿振元 / 3
- 三把“尺子”丈量“一流” 胡海岩 / 10
- 论大学素质教育本土话语体系构建 李和章刘进 / 16
- “一体四翼”模式下的素质教育新路径探究 谢火木翁挺钟杰刘李春 / 25
-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初探——基于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解析朱冰莹董维春黄骥 / 33
- 大学教育: 专业、通识与素养 刘源俊 / 44
- 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与关键 宗山魏传庭 / 51
- 大学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实践育人——以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问津大讲堂”特色活动为例张程 / 61
- 高等教育结构性改革的中外比较 唐杰慧 / 68
- 古代书院教育在高职教育实践中的探析 毕于民马久虎 / 77
- 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 庄荣辉 / 84
- 日本高等教育促进本国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与启示郭德红王峰 / 93
- 斯坦福大学本科生教学评价研究及启示 王邦权 / 100
- 爱丁堡大学办学理念与特色对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启示魏红心 / 111
- 第二篇素质教育思想体系研究
- 论文化自信与我国高等教育——兼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张岂之 / 121
- 通识教育使命及其教学多样化 王义遒 / 130
- “庖丁解牛”的解读及其对素质教育的启示 陈怡 / 141
- 大学素质教育研究的特点和发展轨迹——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视角庞海芍张毅鑫张金明郇秀红 / 147
- 通识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 马凤岐 / 157
- 建构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主体性 陆一 / 174
- 美感即经验——“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与发展性教学评价胡燕李海锋王恬宋菲赵玲玲 / 187
- 基于质性评价理论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王玉玲杨杰王一宁 / 194
-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总结和反思——以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与教学为例陈战峰 / 199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素质教育的基础应金萍 / 205
-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邓志良 / 212
- 博雅教育的两种模式: 杜威与赫钦斯在1936—1937年的辩论及其遗绪但昭伟 / 219
- 美国实践自由教育的理论与模式 刘敏章欢王晨 / 229
- 大学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等相关概念与关系辨析彭书雄 / 243
-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互补探究刘洋 / 254
- 第三篇素质教育理念下通专结合培养制度的构建
- 素质教育第三课堂: 书院制育人功能的构建庞海芍张毅鑫 / 265
- 京津冀高校协同实践育人路径研究——以“百名博士河北行”为例李军凯王欣 / 274
- 综合类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现状及美育舞蹈教学的启示与借鉴许晶王晓宁 / 279
- 素质教育与大学文科数学教学模式 王宏洲李炳照 / 291
- “通专结合”: 地方本科院校素质教育的路径选择——以淮阴师范学院为例赵宜江 / 297
- 大学通识与专业课程跨领域教学之省思——以大叶大学为例边瑞芬 / 304
- 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融合路径徐畅 / 317
- 协同发展视域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深层次改革探索王绍让金晓明 / 322
- 美无极、技无涯: 基于“新工匠”视角的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学生
- 素质教育机制创新研究叶美兰陈桂香 / 329
- 理工科高校学生领导力培养途径的探索与实践沈倩刘惠杨菁 / 342
- 大学通识教育理念与实践——以大叶大学为例宋秀娟 / 350
- 武汉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探索黄舒黄明东 / 358
- 香港高校通识教育: 2012年以来的课程变革徐慧璇 / 363
- 论台湾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之困境与发展李晓青但昭伟 / 377
- 中美比较视角下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骆建建周海英 / 392
- 第四篇大学素质教育实践经验交流
- 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王枬罗元 / 399
- 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大连大学“三层次、四平台”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例李玉光王谢勇 / 405
- 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实践中朋辈教育类型研究——以西安交通大学“学长团”实践为例梁辉 / 413
- “知识能力素质视野”四位一体——讲座课程的顶层设计与实施董宇艳陈杨 / 421
- 基于“三螺旋”理论视角下高校创业教育协同发展探究李汉超王英 / 426
- 提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微”探索左向蕾欧阳雄姣 / 431
-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资本的现状与精准资助策略研究王亚萍 / 439
- 服务学习模式下高校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汕头大学服务学习项目的实践研究姚溱林兵峰廖秋月 / 447
-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构建通识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南京财经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李红霞 / 455
- 学生“社会参与”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以服务学习课程为例蔡映辉刘祥玲 / 460
- 美术院校“通识+专业+创新”素质教育的探索杨茂森 / 467
- 中美博士生导师制度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庞海芍张毅鑫 / 471
- 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新模式 周开发曾玉珍 / 479
- 关于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研究——从备战期末考高校图书馆爆满谈起曹瑞冬 / 489
- 工科类高职院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探析——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李乾坤 / 496
- 提升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素养的实践与探索——以重庆交通职业学院为例侯首辉 / 505
- 后记2017年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暨“素质教育与一流大学建设”高层论坛综述 庞海芍高翔张毅鑫张金明唐杰慧 / 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