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辅文
- 第一分册 民间文艺新论集
- 民间文学研究与教育的新目标
- 一、原始文学的意义 [苏]M. 高尔基
- 二、口头文学的基本形式 [苏]维纳格拉多夫
- 三、对于民间文艺基本的认识 钟敬文
- 四、论中国民歌 柯仲平
- 五、从音乐观点上来看民歌 冼星海
- 六、谈民间文学 何其芳
- 七、民歌民谣是群众斗争的传统武器 王希坚
- 八、表现被压迫阶级意识的民间故事 钟敬文
- 九、普希金与民间传说 [苏]M. 阿沙朵夫斯基
- 十、高尔基与民间文学 [苏]H.皮克萨诺夫
- 十一、我是怎样学习民歌的 李 季
- 十二、吆号子——介绍关中唐将班子的文化娱乐活动陕甘宁边区文教会艺术组
- 十三、道情书 杨纤如
- 十四、盲诗人韩起祥——介绍一个民间诗人 林 山
- 十五、从搜集到写定 何其芳
- 十六、民间故事的搜集整理 李束为
- 十七、民间歌曲的搜集与研究——向全国文联音乐工作同志建议 王亚平
- 十八、谈谈口头文学的搜集 钟敬文
- 十九、《西南采风录》序 闻一多
- 二十、《魔戒指》序 曹靖华
- 二十一、《民间故事》小引 周立波
- 第二分册 民间诗歌与文人诗
- 第一章 民间诗歌与文学化变迁
- 一、民歌与文人诗
- 二、民间诗歌与历史上的故事和吟诵
- 三、民间诗歌的风趣
- 四、民间诗歌的变迁与文学化
- 五、民间诗歌的方言与方言文学
- 第二章 文人笔记与民间诗歌
- 一、文人诗与俗诗
- 二、文人笔记记载民间诗歌的体裁
- 三、文人笔记记载民间诗歌的句式
- 四、文人笔记记载的民间诗歌的变动
- 五、文人笔记记载的其他民间诗体韵文
- 六、仿作的民间诗歌及其他
- 第三章 民间诗歌研究的革命经典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
- 二、外国经典作家理论
- 三、中国经典作家理论
- 第三分册 歌谣史与诗歌史
- 序言
- 一、诗歌史源于歌谣史
- 二、歌谣史中存在着人类的生活和劳动
- 第一章 歌谣史与诗歌史的发展
- 一、历史的逻辑
- 二、歌谣与诗歌的由来
- 三、歌谣与诗歌的发展轮廓
- 第二章 歌谣史与诗歌史的历代轨迹
- 第三章 诗人的世界观
- 一、世界观的含义
- 二、诗歌上的世界观
- 三、诗人世界观的由来
- 四、理智在世界观上的位置
- 第四章 歌谣与诗歌的感情
- 一、唯感情的诗歌
- 二、感情在歌谣与诗歌上的位置
- 三、感情的社会性质
- 四、感情在歌谣与诗歌中的表现方式
- 第五章 歌谣与诗歌的想象
- 一、想象的意义
- 二、想象在歌谣与诗歌中的位置
- 三、想象的方式和资源
- 四、想象的决定力与推动力
- 五、想象的质量与价值
- 第六章 歌谣与诗歌的形式
- 一、歌谣、诗歌与散文
- 二、歌谣、诗歌的体裁
- 三、歌谣、诗歌的音律
- 四、诗和歌谣
- 附 录
- 附录一:钟敬文编《民间文艺新论集》原书封面
- 附录二:钟敬文《民间文学》其他讲义手稿(样本)
- 附录三:钟敬文《歌谣史与诗歌史》手稿(样本)
- 编后记 董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