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辅文
- 如何理解数字出版
- 第一部分 传统出版业转型
- 巴诺: 传统书店数字转型的得与失
- 培生教育: 如何在数字时代切割教育出版大蛋糕?
- 施普林格: 如何选择合适的技术构建数字出版平台?
- 约翰•威利: 如何从“卖产品” 转向“卖服务”?
- 美国《读者文摘》: 为何在数字时代轰然倒塌?
- 第二部分 阅读终端与平台构建
- 亚马逊: 为何主导美国电子书定价?
- 当当网: 为何不能成为中国版的亚马逊?
- 汉王电子阅读器: 王者缘何没落?
- 第三部分 数字版权与权利均衡
- 谷歌图书馆: 版权问题为何无法阻止谷歌前进的步伐?
- 百度文库侵权案: “朱光保护费” 和“百度态度” 的背后
- 超星: “超星模式” 的成功逻辑及过渡性
- 中国知网(CNKI): 政府扶持知识数据库的利与弊
- 盛大文学: 如何在大众出版领域成功经营版权?
- 第四部分 数字出版技术标准
- PDF: 如何成长为标准化及其标准化的意义
- OEBPS: 如何成为数字出版通用标记技术标准?
- CEBX: “标准后发国” 的标准化之路
- 第五部分 一本书和一本期刊
- 《骑弹飞行》: 何以创造销售神话?
- 《ONE•一个》: 免费电子期刊如何盈利?
- 余论
- 果壳网: 如何在Web2.0时代界定数字出版的边界?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