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辅文
- 第一章 岩彩绘画及中国岩彩绘画的历史
- 第一节 什么是岩彩绘画
- 一、岩彩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天然绘画颜料
- 二、岩彩材质素材及黏合材料的构成解析
- 三、中国岩彩绘画概念的由来
- 四、中国岩彩绘画的基本表述
- 五、20世纪末的中国画坛,岩彩绘画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 六、本节综述
- 第二节 岩彩绘画的历史流变
- 一、早期人类共有的岩彩涂绘
- 二、埃及古墓群壁画中的岩彩绘画
- 三﹑古希腊壁画中的岩彩描绘
- 四﹑意大利塔尔奎尼亚陵墓壁画的启示
- 五﹑走向透视、明暗的希腊绘画
- 六、阿富汗巴米扬佛教石窟中的岩彩壁画
- 七﹑内容与形式—印度的佛教与中国的岩彩绘画
- 八、本节综述
- 第三节 中国岩彩画的发生、发展
- 一、中国早期绘画及岩彩绘画的滥觞—不同支撑体上的岩彩涂绘
- 二、早期壁画(墓室及画像砖石)的岩彩制作
- 三、本节综述
- 第二章 中国岩彩绘画—敦煌岩彩绘画(壁画)读析
- 第一节 敦煌岩彩绘画(壁画)的读析方法
- 一、还原岩彩壁画语境的解读(壁画)
- 二、旨在文脉本源的索求
- 三、本节综述
- 第二节 敦煌岩彩绘画(壁画)读析
- 一、南北朝时期的敦煌岩彩绘画(壁画)解析(公元420年—589年)
- 二、隋朝时期的敦煌岩彩绘画(壁画)解析(公元581年—618年)
- 三、初唐时期的敦煌岩彩绘画(壁画)解析(公元618年—712年)
- 四、盛唐时期的敦煌岩彩绘画(壁画)解析(公元712年—781年)
- 五、中唐(公元781年—848年)、晚唐(公元848年—907年)时期的敦煌岩彩绘画(壁画)解析
- 六、五代、宋、西夏、元(公元907年—1368年)时期的敦煌岩彩绘画(壁画)解析
- 七、本节综述
- 第三节 中国岩彩绘画的历史流变—写在敦煌岩彩绘画(壁画)读析之后
- 一、东方岩彩绘画,一种成熟的二维平面绘画
- 二、以壁画为承载主体的岩彩绘画鼎盛期
- 三、“色面造形”“线描造形”“线面造形”,由兼容到分化的岩彩绘画
- 四、壁画载体向纸绢载体的转变和岩彩绘画的式微
- 五、岩彩画“绘画公共语言形态”的丧失
- 第三章 岩彩绘画的语言形态及呈象方式
- 第一节 岩彩呈象—造形篇
- 一、彩陶涂绘是中国绘画造形的原点
- 二、“取象”“立意”—岩彩呈象的缘由
- 三、岩彩绘画造形的呈象方式
- 四、本节综述
- 第二节 岩彩呈象—色彩篇
- 一、东方人的色彩诉求
- 二、色彩构成的语义诉求
- 三、本节综述
- 第三节 岩彩呈象—材质篇
- 一、材质呈象
- 二、从自然材质到绘画媒介—材质的语义转换
- 三、材质呈象的语义结构
- 四、本节综述
- 第四节 岩彩呈象—空间篇
- 一、未蹈之域—岩彩空间语境的营造
- 二、材质主导的空间构造
- 三、图形自身、图形“间”的排列以及秩序与空间语境构造
- 四、本节综述
- 第五节 岩彩呈象的语法结构—立体多层色面构造
- 一、立体多层色面构造
- 二、立体多层色面构造对纸绢绘画的影响
- 三、本节综述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