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图书目录

管理经济学:现代的观点




《管理经济学:现代的观点》一书突出了研究的前沿性、理论的严谨性、学术的规划性,注重现实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广泛介绍传统和现代管理经济学的知识和方法,内容分为18个章节,每一个章节都针对某一个具体专题展开, 即需求、生产与成本、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定价决策、风险与资本预算、技术变革与企业布局、政府管制等7篇共18个章节。每个章节均给出最新的案例分析, 章后均附有本章小结、重要名词和术语、复习思考题、推荐阅读书目和参考文献。

本书最突出的特点是:范围广、内容新、重应用。

范围广——是指本书知识面广,几乎涉及了所有的管理经济学专题,能够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管理经济学这一学科。

内容新——本书在内容上基本涵盖了最新的前沿学科知识,也应用了最新的数据和案例,正因为如此,本书的副标题就是“现代观点”。

重应用——在介绍管理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同时注重了应用这一特点,所有知识点和方法所引用的案例都是来自于社会生活实际。

具体而言,本书突出以下特色:

第一,注重实际需要。从实际需要出发,运用经济学原理,结合企业环境的现状探讨管理决策问题,所有知识点和方法所引用的案例都是来自于社会生活实际。微观经济学原理很多,但对管理决策来说,最基础的是机会成本和边际分析法,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两方面的内容是科学决策的保证。全书不仅系统地阐述了机会成本和边际分析法,将它们所蕴涵的决策思想贯穿于全书始终,而且运用这些原理分析了管理者经常面对的决策问题,并给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第二,突出理论前沿。管理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微观经济学,在编写过程中,综合运用并吸收微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前沿理论来解决企业管理决策问题。同时,管理经济学在研究决策时还要借助于数学、统计学、运筹学、会计学和营销学等管理理论与方法,本书在撰写中应用了最新的方法、数据和案例,典型的例题和练习题,体现出史、论、图一体化的范式,以帮助读者学习和掌握管理经济学的原理及其应用过程,正因为如此,本书的副标题就是“现代观点”。

第三,恪守深入浅出。教材编写难度适中,写作中遵循事情总是做得越简单越好。本书涉及的都是经济学、管理学中的一些最基本的原理,没有把一些难懂的、边缘性问题包括进去,即使为了管理决策的需要,探讨一些较为深奥、复杂的问题,也尽量做到通俗易学易懂。我们力图避免使用高深的数学方式,更多地通过语言逻辑和图形分析来阐述理论,这既可以帮助读者理解管理经济学的道理, 又避免了刻板的理论面孔,接受起来更为轻松。

本教材可作为大学本科生和管理类研究生教材,特别适用于MBA和EMBA研究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教师、研究者、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考、阅读。



作者:
惠宁

定价:
48.00元

出版时间:
2016-05-19

ISBN:
978-7-04-044613-5

物料号:
44613-0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经济

二级分类:
经济学

三级分类:
经济学

重点项目:
暂无

版面字数:
59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471页

装帧形式:
平装
  • 导论
    • 第1节 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一、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二、经济活动的循环流动
    • 第2节 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
      • 一、最优化方法
      • 二、边际分析方法
      • 三、数学模型分析法
    • 第3节 管理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 一、需求、供给及其市场机制
      • 二、需求弹性理论
      • 三、回归技术与需求估计
      • 四、消费者行为
      • 五、生产决策
      • 六、成本利润
      • 七、现代企业理论
      • 八、完全竞争市场与企业决策
      • 九、垄断竞争市场与企业决策
      • 十、完全垄断市场与企业决策
      • 十一、寡头垄断市场与企业决策
      • 十二、物品和服务的定价
      • 十三、投入要素的定价和使用
      • 十四、资本预算和决策风险
      • 十五、企业技术创新
      • 十六、企业布点理论
      • 十七、税收和决策
      • 十八、政府的经济作用
    • 第4节 管理经济学与企业管理决策
      • 一、企业与环境
      • 二、经济利润
      • 三、管理决策
  • 第Ⅰ篇 需求
    • 第1章 需求、供给及其市场机制
      • 第1节 需求分析
        • 一、需求及其影响因素
        • 二、需求函数、需求表、需求曲线
        • 三、需求定律及其例外
        • 四、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 五、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 六、市场需求与企业需求
      • 第2节 供给分析
        • 一、供给及其影响因素
        • 二、供给函数、供给表、供给曲线
        • 三、供给定律
        • 四、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 五、企业供给与市场供给
      • 第3节 市场机制
        • 一、市场均衡
        • 二、市场均衡的决定
        • 三、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
        • 四、市场机制
        • 五、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
    • 第2章 需求弹性分析
      • 第1节 弹性理论概述
      • 第2节 需求价格弹性
        • 一、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
        • 二、需求价格弹性的公式
        • 三、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
        • 四、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 第3节 需求收入弹性
        • 一、需求收入弹性的定义
        • 二、需求收入弹性的计算
        • 三、需求收入弹性的分类
        • 四、需求收入弹性与企业决策
      • 第4节 需求交叉弹性
        • 一、需求交叉弹性的定义
        • 二、需求交叉弹性的计算
        • 三、需求交叉弹性的分类
        • 四、需求交叉弹性与企业决策
      • 第5节 需求价格弹性与企业决策
        • 一、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边际收益的关系
        • 二、需求弹性与定价决策
    • 第3章 回归技术与需求估计
      • 第1节 回归技术
        • 一、“回归”的历史渊源与现代含义
        • 二、回归系数的估计
        • 三、检验回归估计
        • 四、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 第2节 多元回归
        • 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 三、多重共线性问题
      • 第3节 需求估计
        • 一、建立理论模型
        • 二、收集数据
        • 三、选择函数形式
        • 四、估计和解释结果
    • 第4章 消费者行为
      • 第1节 消费者偏好
        • 一、消费者偏好
        • 二、效用
      • 第2节 预算约束
      • 第3节 消费者均衡
      • 第4节 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
        • 一、风险描述
        • 二、风险的偏好
        • 三、降低风险
      • 第5节 对风险资产的需求
        • 一、风险资产
        • 二、风险与预算线
        • 三、风险与无差异曲线
  • 第Ⅱ篇 生产与成本
    • 第5章 生产决策
      • 第1节 生产技术
        • 一、生产技术
        • 二、生产函数
        • 三、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
      • 第2节 单一可变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
        •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 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 三、生产的三个阶段
        • 四、单一可变投入要素最优使用量的确定
      • 第3节 多种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
        • 一、等产量线
        • 二、等成本线
        • 三、多种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
        • 四、利润最大化的多种生产要素组合
      • 第4节 经济与收益的关系
        • 一、规模报酬的类型
        • 二、规模报酬的决定因素
        • 三、规模经济的判定
      • 第5节 生产函数和技术进步
        • 一、技术进步
        • 二、技术进步的类型
    • 第6章 成本利润
      • 第1节 成本的经济概念
        • 一、经济成本和会计成本
        • 二、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 三、增量成本和沉没成本
        • 四、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 五、边际成本
      • 第2节 生产与成本
        • 一、生产与成本的基本关系
        • 二、成本函数与生产函数
      • 第3节 成本函数
        • 一、短期成本函数
        • 二、长期成本函数
      • 第4节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 一、规模经济
        • 二、范围经济
      • 第5节 利润贡献分析法及其应用
        • 一、利润贡献分析法
        • 二、利润贡献分析法的应用
      • 第6节 盈亏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 一、盈亏平衡分析法
        • 二、盈亏平衡分析法的应用
      • 第7节 成本函数的估计
        • 一、短期成本函数
        • 二、长期成本函数
    • 第7章 现代企业理论
      • 第1节 企业理论的演进
        • 一、新古典厂商理论
        • 二、企业契约理论
        • 三、企业能力理论
      • 第2节 交易成本理论
        • 一、交易成本理论的演进
        • 二、交易的基本特征
        • 三、交易成本最小化
        • 四、交易成本理论的补充
      • 第3节 委托—代理理论与激励
        • 一、委托—代理理论的一个简单模型
        • 二、委托人对代理人激励方式的选择
        • 三、激励问题的解决方法
  • 第Ⅲ篇 市场结构与企业决策
    • 第8章 完全竞争市场与企业决策
      • 第1节 市场结构与市场力量
        • 一、市场结构的分类及特征
        • 二、市场力量及其度量方法
      • 第2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价格决定与缺陷
        •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 二、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决定
        • 三、完全竞争市场的缺陷
      • 第3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企业决策
        •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企业短期产量决策
        • 二、完全竞争市场的企业和行业的短期供给 曲线
        • 三、完全竞争市场的企业长期均衡
        • 四、完全竞争市场的行业长期供给曲线
        • 五、完全竞争市场的企业行为分析
    • 第9章 垄断竞争市场与企业决策
      • 第1节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与企业市场 策略的影响因素
        • 一、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
        • 二、垄断竞争企业市场策略的影响因素
      • 第2节 垄断竞争市场与企业决策
        • 一、垄断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
        • 二、垄断竞争企业的短期均衡
        • 三、垄断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
        • 四、垄断竞争与理想产量
      • 第3节 垄断竞争市场与企业的竞争策略
        • 一、价格竞争策略
        • 二、低成本竞争策略
        • 三、差异化竞争策略
    • 第10章 完全垄断市场与企业决策
      • 第1节 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与成因
        • 一、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
        • 二、垄断的成因
      • 第2节 完全垄断市场下的企业决策
        • 一、垄断利润最大化
        • 二、价格歧视
      • 第3节 完全垄断市场的无效率与社会福利损失
        • 一、垄断的无效率
        • 二、垄断的无谓损失
        • 三、垄断的社会福利损失
      • 第4节 完全垄断市场的政府管制
        • 一、反垄断法
        • 二、价格管制与自然垄断
        • 三、国有企业垄断
        • 四、垄断市场的政府失灵
    • 第11章 寡头垄断市场与企业决策
      • 第1节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与形成
        • 一、寡头垄断市场的含义
        • 二、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 三、寡头垄断市场的形成
      • 第2节 寡头垄断市场的企业静态决策
        • 一、博弈论概述
        • 二、囚徒困境
        • 三、占优战略
        • 四、纳什均衡
      • 第3节 顺序决策策略
        • 一、序贯博弈与决策
        • 二、顺序决策策略与先发优势
        • 三、不可置信威胁与承诺行动
      • 第4节 重复博弈中的合作策略
        • 一、重复博弈
        • 二、合作策略
      • 第5节 寡头垄断企业的联盟
        • 一、价格联盟
        • 二、产量联盟
        • 三、战略联盟
      • 第6节 古诺模型
  • 第Ⅳ篇 定价决策
    • 第12章 物品和服务的定价
      • 第1节 成本加成定价法
        • 一、前提假设:单位产品的单一价格
        • 二、成本加成定价的方法
        • 三、加成定价与利润最大化
      • 第2节 差别定价法
        • 一、前提假设:多市场的价格差别
        • 二、差别定价法的类型
        • 三、差别定价与利润最大化
        • 四、国际价格差别与倾销
      • 第3节 高峰负荷定价法
        • 一、高峰负荷定价法的适用条件
        • 二、高峰负荷定价法的基本原理
      • 第4节 多产品定价法
        • 一、在需求上关联产品的定价
        • 二、在生产过程中关联产品的定价
        • 三、中间产品转移价格的确定
      • 第5节 成套产品定价法
        • 一、捆绑销售(搭售)的实例
        • 二、成套产品定价法
        • 三、案例研究:美国西北航空公司机票 定价
    • 第13章 投入要素的定价和使用
      • 第1节 投入要素的价格和使用量的确定
        • 一、投入要素的需求函数
        • 二、投入要素需求曲线的变化
        • 三、要素市场的供给
        • 四、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 第2节 产出与投入决策之间的对应关系
        • 一、利润最大化投入量的条件
        • 二、投入要素需求和最优产量
        • 三、两种市场结构下的投入要素定价和使用量决策
        • 四、投入要素市场的均衡
      • 第3节 工资和收入差别
        • 一、效率工资
        • 二、最低工资
        • 三、最低工资法导致失业的另一种解释—— 基于供求模型
        • 四、业绩工资
        • 五、资本的收入
        • 六、福特公司的效率工资
  • 第Ⅴ篇 资本预算和决策风险
    • 第14章 资本预算和决策风险
      • 第1节 股东价值最大化和资本预算
        • 一、利润最大化
        • 二、股东价值最大化
        • 三、股东利益与代理人利益冲突
        •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节 资本预算过程
        • 一、确定战略与目标
        • 二、投资机会搜寻
        • 三、投资机会评估
        • 四、投资项目选择
        • 五、监督与审查
      • 第3节 兼并与收购
        • 一、企业兼并与收购概述
        • 二、并购的成因
        • 三、并购的策略
        • 四、敌意并购与防御性策略
      • 第4节 企业决策风险分析
        • 一、风险的概念
        • 二、风险的衡量
        • 三、对待风险的态度
        • 四、降低风险的途径
        • 五、不确定条件下的企业决策
        • 六、信息的收集成本和价值
  • 第Ⅵ篇 技术创新和企业布局
    • 第15章 企业技术创新
      • 第1节 企业创新的动力差异
        • 一、过程创新的动力差异
        • 二、产品创新的动力差异
        • 三、企业创新的能力差异
      • 第2节 技术的变革、研发与成本分析
        • 一、技术变革的含义与特征
        • 二、研发成本与市场结构的内生演化
        • 三、市场结构、研发导致的沉没成本与福利
      • 第3节 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
        • 一、溢出效应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 二、兼并与收购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 三、干中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 第4节 企业创新的内容及实现路径
        • 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
        • 二、企业创新面临的问题
        • 三、企业创新的关联体系
        • 四、企业创新的主要内容
        • 五、企业创新的实现路径
    • 第16章 企业布点理论
      • 第1节 企业布点理论的演化
        • 一、古典区位论
        • 二、近代区位论
        • 三、现代区位论
      • 第2节 企业布点的基本原理
        • 一、企业布点
        • 二、企业市场范围的确定
      • 第3节 企业布点的影响因素
        • 一、地理位置
        • 二、自然因素
        • 三、人口、劳动力资源
        • 四、社会经济
        • 五、科学技术
  • 第Ⅶ篇 政府管制
    • 第17章 税收和决策
      • 第1节 消费税
        • 一、消费税的基本内容
        • 二、消费税与企业管理决策
        • 三、极端情况下的消费税与企业管理 决策
      • 第2节 对利润征税
        • 一、对利润征税的基本内容
        • 二、利润最大化、利润税与企业决策
        • 三、销售收入最大化、利润税与企业 决策
      • 第3节 对投入要素征税
        • 一、对投入要素征税的基本内容
        • 二、对投入要素征税与企业决策
        • 三、对投入要素征税——碳税
      • 第4节 财产税
        • 一、财产税的基本内容
        • 二、不动产的财产税
        • 三、动产的财产税
      • 第5节 纳税优惠
        • 一、纳税优惠的基本内容
        • 二、企业筹资决策的纳税优惠
        • 三、企业投资决策的税收优惠
        • 四、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税收优惠
    • 第18章 政府的经济作用
      • 第1节 管理挑战:科斯定理与政府管制
        • 一、科斯定理的逻辑
        • 二、政府管制
      • 第2节 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
        • 一、市场结构
        • 二、市场行为
        • 三、市场绩效
      • 第3节 反托拉斯:政府对市场行为和市场结构的管制
        • 一、反托拉斯的必要性
        • 二、政府对市场行为的管制
        • 三、政府对市场结构的管制
      • 第4节 管制约束:经济分析
        • 一、管制的经济分析
        • 二、管制放松
      • 第5节 政府对企业的支持
        • 一、基础设施建设与企业发展
        • 二、政府对企业R&D 的补贴
        • 三、政府税收优惠和企业的年金制度
      • 第6节 经济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 一、市场失灵:原因及表现形式
        • 二、经济外部性
      • 第7节 效率与公平
        • 一、收入分配视角下的效率及其评价
        • 二、收入分配视角下的公平及其评价
        • 三、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后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