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图书目录

有机化学(第二版)




本书是为高等学校七、八年制医学类各专业开设有机化学课程而编写的教材,具有鲜明的专业针对性和有机化学与生命科学的良好融合性。作为修订版,本书在保留第一版内容严谨、结构合理、可读性强等特色的基础上,精简了教学内容,使教材框架更趋合理。全书分17章,既系统地阐述了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性质和反应机理,又通过介绍生物大分子来体现有机化学基础理论、思维策略和研究方法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和融合。章后附有小结和习题。

本书可供长学制医学类各专业用作教材,也可供生物科学类相关专业用作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作者:
魏俊杰 刘晓冬

定价:
40.30元

出版时间:
2010-05-28

ISBN:
978-7-04-029182-7

物料号:
29182-0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化学类

二级分类:
医药学类专业化学基础课

三级分类:
有机化学及实验

重点项目:
暂无

版面字数:
73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463页

装帧形式:
平装
  • 前辅文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 1.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
      • 1.2.1 凯库勒结构式
      • 1.2.2 路易斯结构式
    • 1.3 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
      • 1.3.1 原子轨道
      • 1.3.2 价键理论
      • 1.3.3 杂化轨道理论
      • 1.3.4 分子轨道理论
      • 1.3.5 共价键的键角、键长、键能和键的极性
    • 1.4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官能团
      • 1.4.1 按有机分子的骨架特征分类
      • 1.4.2 按有机化合物不同官能团分类
    • 1.5 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 1.5.1 构造异构体
      • 1.5.2 立体异构体
    • 1.6 有机化学反应
    • 1.7 有机化学反应中的酸碱理论
      • 1.7.1 酸碱质子理论
      • 1.7.2 酸碱电子理论
    • 1.8 有机化学的重要性
      • 1.8.1 有机化学与生命科学的同源和融合
      • 1.8.2 有机化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 小结
    • 习题
  • 第二章 烷烃和环烷烃
    • Ⅰ.烷烃
      • 2.1 烷烃的结构
      • 2.2 烷烃的命名
        • 2.2.1 普通命名法
        • 2.2.2 系统命名法
      • 2.3 烷烃的同分异构
        • 2.3.1 烷烃的构造异构
        • 2.3.2 烷烃的构象异构
      • 2.4 烷烃的物理性质
      • 2.5 烷烃的卤代反应及机理
        • 2.5.1 甲烷的卤代反应
        • 2.5.2 烷烃的卤代反应机理
        • 2.5.3 烷烃的卤代反应取向
        • 2.5.4 自由基的稳定性和活性中间体
    • Ⅱ.环烷烃
      • 2.6 环烷烃的结构
      • 2.7 环烷烃的命名
      • 2.8 单环烷烃的同分异构
        • 2.8.1 单环烷烃的构造异构
        • 2.8.2 单环烷烃的顺反异构
      • 2.9 环烷烃的构象
        • 2.9.1 环己烷的构象
        • 2.9.2 取代环己烷的构象
        • 2.9.3 环戊烷的构象
        • 2.9.4 十氢化萘的构象
      • 2.10 环烷烃的物理性质
      • 2.11 环烷烃的化学性质
        • 2.11.1 与开链烷烃相似的化学性质
        • 2.11.2 环丙烷和环丁烷的开环反应
      • 小结
      • 习题
  •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方法
    • 3.1 红外光谱
      • 3.1.1 基本原理
      • 3.1. 2 基团特征振动频率
      • 3.1.3 有机化合物的特征谱带
      • 3.1.4 各类化合物特征振动频率表
      • 3.1.5 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和Raman光谱
    • 3.2 紫外可见光谱
      • 3.2.1 基本原理
      • 3.2.2 有机化合物的特征吸收光谱
      • 3.2.3 影响紫外光谱的因素
      • 3.2.4 紫外光谱的结构信息
    • 3.3 核磁共振波谱
      • 3.3.1 基本原理
      • 3.3.2 化合物中质子的核磁共振和化学位移
      • 3.3.3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 3.3.4 各类1H化学位移的范围
      • 3.3.5 自旋自旋偶合
      • 3.3.6 远程偶合
      • 3.3.7 13C核磁共振及多维谱简介
    • 3.4 质谱
      • 3.4.1 基本原理
      • 3.4.2 质谱中离子的类型
      • 3.4.3 分子离子峰和分子式的确定
      • 3.4.4 质谱中的裂解方式
      • 3.4.5 各类化合物的质谱特征
      • 3.4.6 质谱技术的新进展
    • 小结
    • 习题
  • 第四章 对映异构
    • 4.1 旋光性
      • 4.1.1 偏光
      • 4.1.2 比旋光度
    • 4.2 手性与对称性
      • 4.2.1 手性分子
      • 4.2.2 对称元素
    • 4.3 含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体
    • 4.4 对映异构体构型标记法
      • 4.4.1 D/L标记法
      • 4.4.2 R/S标记法
    • 4.5 含两个和两个以上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 4.5.1 含两个不相同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 4.5.2 含两个相同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 4.6 含假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 4.7 环状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 4.8 对映异构与构象
    • 4.9 无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 4.9.1 丙二烯型分子
      • 4.9.2 联苯型分子
      • 4.9.3 螺旋型分子
    • *4.10 外消旋体的拆分
    • 4.11 对映异构与生物活性
    • 小结
    • 习题
  • 第五章 不饱和烃
    • Ⅰ.烯烃
      • 5.1 烯烃的结构
      • 5.2 烯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
        • 5.2.1 烯烃的同分异构
        • 5.2.2 烯烃的命名
      • 5.3 烯烃的物理性质
      • 5.4 烯烃的化学性质
        • 5.4.1 亲电加成反应
        • 5.4.2 烯烃的自由基加成反应
        • 5.4.3 硼氢化氧化反应
        • 5.4.4 氧化反应
        • 5.4.5 烯烃与卡宾的加成反应
        • 5.4.6 烯烃的催化加氢
        • 5.4.7 烯键α氢的卤代
        • 5.4.8 烯烃的聚合
    • Ⅱ.二烯烃
      • 5.5 共轭二烯烃
        • 5.5.1 共轭二烯烃的命名
        • 5.5.2 共轭二烯烃的结构
        • 5.5.3 共轭二烯烃的特征
        • 5.5.4 共轭效应
        • 5.5.5 共轭二烯烃的反应
      • *5.6 富勒烯
    • Ⅲ.炔烃
      • 5.7 炔烃的结构
      • 5.8 炔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
        • 5.8.1 炔烃的同分异构
        • 5.8.2 炔烃的命名
      • 5.9 炔烃的物理性质
      • 5.10 炔烃的化学性质
        • 5.10.1 炔烃的酸性
        • 5.10.2 炔烃的亲电加成反应
        • 5.10.3 炔烃的氧化
        • 5.10.4 炔烃的加氢和还原
      • 5.11 共振论简介和共振结构式
        • 5.11.1 共振论简介
        • 5.11.2 共振结构式书写的基本原则
        • 5.11.3 极限结构的贡献
      • 小结
      • 习题
  • 第六章 卤代烃
    • 6.1 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
      • 6.1.1 卤代烃的分类
      • 6.1.2 卤代烃的命名
    • 6.2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 6.3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 6.3.1 亲核取代反应
      • 6.3.2 亲核取代反应机理及其立体化学
      • 6.3.3 影响亲核取代反应的因素
      • 6.3.4 消除反应
      • 6.3.5 卤代烃与金属反应
    • 小结
    • 习题
  • 第七章 芳香化合物
    • 7.1 苯的结构
    • 7.2 苯型芳香烃的分类和命名
      • 7.2.1 单环苯型芳香烃
      • 7.2.2 多环苯型芳香烃
    • 7.3 单环苯型芳香烃的物理性质
    • 7.4 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 7.4.1 亲电取代反应
      • 7.4.2 亲电取代反应机理
      • 7.4.3 苯及其同系物的氧化反应
    • 7.5 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定位规律
      • 7.5.1 定位规律
      • 7.5.2 定位效应的理论解释
      • 7.5.3 定位规律的应用
    • 7.6 卤代芳烃及其亲核取代反应
      • 7.6.1 加成消除反应机理
      • 7.6.2 消除加成反应机理:苯炔机理
    • 7.7 稠环芳香烃
      • 7.7.1 稠环芳香烃的结构和命名
      • 7.7.2 致癌稠环芳烃
    • 7.8 非苯型芳香烃和Hückel规则
      • 7.8.1 轮烯
      • 7.8.2 芳香离子
    • 小结
    • 习题
  • 第八章 醇酚醚
      • 8.1 醇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 8.1.1 醇的结构
        • 8.1.2 醇的分类
        • 8.1.3 醇的命名
      • 8.2 醇的物理性质
      • 8.3 醇的化学性质
        • 8.3.1 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 8.3.2 与无机含氧酸的酯化反应
        • 8.3.3 与氢卤酸的反应
        • 8.3.4 脱水反应
        • 8.3.5 氧化反应
        • 8.3.6 邻二醇的特性
      • 8.4 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 8.5 酚的物理性质
      • 8.6 酚的化学性质
        • 8.6.1 酸性
        • 8.6.2 氧化反应
        • 8.6.3 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
      • *8.7 维生素E
    • 醚和环氧化合物
      • 8.8 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 8.9 醚的物理性质
      • 8.10 醚的化学性质
        • 8.10.1 冞盐的形成
        • 8.10.2 醚键的断裂
        • 8.10.3 过氧化物的生成
      • 8.11 环氧化合物
        • 8.11.1 环氧乙烷及其性质
        • 8.11.2 环氧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8.12 冠醚的结构与功能
    • 硫醇和硫醚
      • 8.13 硫醇和硫醚的命名
      • 8.14 硫醇和硫醚的物理性质
      • 8.15 硫醇和硫醚的化学性质
        • 8.15.1 硫醇的弱酸性
        • 8.15.2 硫醇与重金属化合物作用
        • 8.15.3 硫醇的氧化反应
        • 8.15.4 硫醚的氧化反应
    • 小结
    • 习题
  • 第九章 醛酮醌
    • 9.1 醛、酮的结构及命名
      • 9.1.1 醛、酮的结构
      • 9.1.2 醛、酮的命名
    • 9.2 醛、酮的物理性质
    • 9.3 醛、酮的化学性质
      • 9.3.1 亲核加成反应
      • *9.3.2 羰基亲核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
      • 9.3.3 α氢的反应
      • 9.3.4 氧化还原反应
      • 9.3.5 Wittig反应
      • 9.3.6 α,β不饱和醛、酮的共轭加成
    • 9.4 醌
      • 9.4.1 醌的结构
      • 9.4.2 醌的性质
      • 9.4.3 辅酶Q和维生素K
    • 小结
    • 习题
  • 第十章 羧酸和取代羧酸
    • 10.1 羧酸的结构
    • 10.2 羧酸的分类和命名
    • 10.3 羧酸的物理性质
    • 10.4 羧酸的化学性质
      • 10.4.1 羧酸的酸性
      • 10.4.2 α氢的反应
      • 10.4.3 脱羧反应
      • 10.4.4 羧酸的还原
      • 10.4.5 羧酸衍生物的生成
    • 10.5 羟基酸
    • 10.6 酮酸
      • 10.6.1 α酮酸的分解反应
      • *10.6.2 α酮酸的氨基化反应
      • 10.6.3 β酮酸的分解反应
    • *10.7 前列腺素与白三烯
      • 10.7.1 前列腺素
      • 10.7.2 白三烯
    • 小结
    • 习题
  • 第十一章 羧酸衍生物
    • 11.1 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和命名
      • 11.1.1 羧酸衍生物的结构
      • 11.1.2 羧酸衍生物的命名
    • 11.2 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
    • 11.3 羧酸衍生物的亲核取代反应
      • 11.3.1 水解反应
      • 11.3.2 醇解反应
      • 11.3.3 氨(胺)解反应
    • 11.4 乙酰乙酸乙酯
      • 11.4.1 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
      • 11.4.2 乙酰乙酸乙酯的性质
    • 11.5 尿素
    • 11.6 脂类
      • 11.6.1 油脂
      • *11.6.2 磷脂
    • *11.7 有机磷杀虫剂及其毒性
      • 11.7.1 有机磷杀虫剂的结构与分类
      • 11.7.2 有机磷杀虫剂的性质
      • 11.7.3 有机磷杀虫剂的作用及中毒防治
    • 小结
    • 习题
  • 第十二章 胺
    • 12.1 胺的分类和命名
      • 12.1.1 胺的分类
      • 12.1.2 胺的命名
    • 12.2 胺的结构
    • 12.3 胺的物理性质
    • 12.4 胺的化学性质
      • 12.4.1 胺的碱性
      • 12.4.2 胺的亲核性
      • 12.4.3 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 12.4.4 芳香胺的亲电取代反应
    • 12.5 重氮盐的反应
      • 12.5.1 取代反应(放氮反应)
      • 12.5.2 偶联反应(保留氮的反应)
    • 12.6 季铵碱的Hofmann消除
    • 12.7 磺胺类药物
    • *12.8 生源胺的生物合成
    • 小结
    • 习题
  • 第十三章 杂环化合物
    • 13.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 13.1.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
      • 13.1.2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
    • 13.2 六元杂环化合物
      • 13.2.1 吡啶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 13.2.2 吡啶的化学性质
      • 13.2.3 吡啶的重要衍生物
      • 13.2.4 嘧啶及其衍生物
    • 13.3 五元杂环化合物
      • 13.3.1 呋喃、噻吩和吡咯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 13.3.2 呋喃、噻吩和吡咯的化学性质
      • *13.3.3 呋喃、噻吩和吡咯的衍生物
      • 13.3.4 咪唑
    • 13.4 稠杂环
      • 13.4.1 吲哚及其衍生物
      • 13.4.2 嘌呤及其衍生物
    • *13.5 杂环药物
      • 13.5.1 天然杂环药物
      • 13.5.2 合成杂环药物
    • *13.6 生物碱简介
    • 小结
    • 习题
  • 第十四章 糖类
    • 14.1 单糖
      • 14.1.1 单糖的分类
      • 14.1.2 单糖的结构
      • 14.1.3 单糖的物理性质
      • 14.1.4 单糖的化学性质
      • 14.1.5 单糖衍生物
    • 14.2 寡糖
      • 14.2.1 双糖
      • *14.2.2 环糊精
    • 14.3 多糖
      • 14.3.1 淀粉
      • 14.3.2 糖原
      • 14.3.3 纤维素
    • *14.4 糖缀合物
      • 14.4.1 糖脂
      • 14.4.2 糖蛋白
    • 小结
    • 习题
  • 第十五章 氨基酸、肽与蛋白质
    • 氨基酸
      • 15.1 氨基酸的结构、分类与命名
      • 15.2 非编码氨基酸
      • 15.3 氨基酸的性质
        • 15.3.1 氨基酸的酸碱性质与等电点pI
        • 15.3.2 氨基酸的反应
      • 15.4 肽的结构与命名
      • 15.5 多肽的性质及序列的测定
        • 15.5.1 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 15.5.2 肽末端氨基酸残基的分析
        • 15.5.3 肽链的部分水解
      • *15.6 生物活性肽
        • 15.6.1 谷胱甘肽
        • 15.6.2 催产素与加压素
        • 15.6.3 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 15.6.4 阿片肽
    • 蛋白质
      • 15.7 蛋白质分子的大小
      • 15.8 蛋白质的分类
        • 15.8.1 按分子形状分类
        • 15.8.2 按化学组成分类
        • 15.8.3 按生物功能分类
      • 15.9 蛋白质的结构
        • 15.9.1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 15.9.2 维持蛋白质分子构象的作用力
        • *15.9.3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 *15.9.4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 *15.9.5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 *15.10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15.10.1 蛋白质一级结构的种属差异
        • 15.10.2 血红蛋白分子病
      • 15.11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 15.11.1 蛋白质的两性和等电点
        • 15.11.2 蛋白质的胶体性质
        • 15.11.3 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
        • 15.11.4 蛋白质的沉淀
        • 15.11.5 蛋白质的显色反应
      • 小结
      • 习题
  • 第十六章 核酸
    • 16.1 核酸的分类和化学组成
      • 16.1.1 核酸的分类
      • 16.1.2 核酸的基本物质组成
      • 16.1.3 核苷
      • 16.1.4 核苷酸
    • 16.2 核酸的一级结构
      • 16.2.1 DNA分子一级结构的特点
      • 16.2.2 三种RNA一级结构的特点
      • *16.2.3 遗传密码
    • 16.3 核酸的二级结构
      • 16.3.1 DNA的双螺旋模型和碱基对
      • 16.3.2 RNA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
    • 16.4 核酸的理化性质
      • 16.4.1 核酸的一般性质
      • *16.4.2 核酸的降解
      • *16.4.3 DNA的变性与复性
      • *16.4.4 核酸的含量测定
    • *16.5 核酸的生物学功能——基因信息的传递
      • 16.5.1 DNA的半保留复制
      • 16.5.2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 16.5.3 RNA的酶活性(核酶)和反义RNA
    • 小结
    • 习题
  • 第十七章 甾族和萜类化合物
    • 17.1 甾族化合物
      • 17.1.1 甾族化合物的结构
      • 17.1.2 甾族化合物的命名
      • 17.1.3 典型的甾族化合物
    • *17.2 萜类化合物
      • 17.2.1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和分类
      • 17.2.2 典型的萜类化合物
    • 小结
    • 习题
  • 参考书目与文献
  • 中文索引
  • 西文索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