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图书目录

语用学纵横




语用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许多学科的汇聚点。本书汇集了30多位年轻学者的近期研究成果。全书共分16章,其内容覆盖了语用学研究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一些新的进展。书中对语用学的发展、语用意义的理论、含意推导与话语构建的意向性、语用含糊及其运作手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于对语用学感兴趣的读者来说,他们将会从中获得很多教益。



作者:
冉永平 张新红

定价:
38.00元

出版时间:
2007-04-27

ISBN:
978-7-04-021673-8

读者对象:
学术著作

一级分类:
社会科学

二级分类:
文学

三级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重点项目:
暂无

版面字数:
42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354页

装帧形式:
平装
  • 桂诗春序
  • 徐盛桓序
  • 前言
  • 第一章 语用学的发展(Ⅰ)
    • 1.1 引言
    • 1.2 语用与认知
    • 1.3 语用与社会
    • 1.4 语用与跨文化交际
    • 1.5 语用与二语习得
  • 第二章 语用学的发展(Ⅱ)
    • 2.1 词汇语用学
      • 2.1.1 引言
      • 2.1.2 概念的由来与界定
      • 2.1.3 研究对象
      • 2.1.4 问题与建议
    • 2.2 语用学与修辞学
      • 2.2.1 学术背景之异同
        • 2.2.1.1 不同的学术传统
        • 2.2.1.2 相同的语言学发展背景
      • 2.2.2 研究内容与视角之异同
        • 2.2.2.1 不同的研究内容与视角
        • 2.2.2.2 相同的研究论题与结论
      • 2.2.3 两门学科的合作前景
    • 2.3 结语
  • 第三章 语用意义的理论发展与识别
    • 3.1 语用意义的理论发展:从Grice到Millikan
      • 3.1.1 Grice意义理论对心理主义的拒斥
      • 3.1.2 Sperber&Wilson对Grice意义理论的修正
      • 3.1.3 规范语用学和推断语义学
      • 3.1.4 Millikan的意义进化成因
      • 3.1.5 言语交际的再生与复制
    • 3.2 语用意义的自动识别
      • 3.2.1 语用意义
      • 3.2.2 逻辑推导模式
    • 3.3 DMS模式
    • 3.4 线索模式
    • 3.5 讨论与结语
  • 第四章 含意推导与话语构建的意向性
    • 4.1 含意推导中的非单调逻辑特征
      • 4.1.1 会话含意
      • 4.1.2 非单调逻辑与会话含意的推导
        • 4.1.2.1 单调逻辑与非单调逻辑
        • 4.1.2.2 非单调逻辑在含意推导中的作用
          • 4.1.2.2.1 非单调逻辑与含意的可取消性
          • 4.1.2.2.2 合情推理与含意的推导
          • 4.1.2.2.3 缺省推理与含意的理解
    • 4.2 话语构建的意向性
      • 4.2.1 意向性的性质
      • 4.2.2 意向性的心理表征
      • 4.2.3 意向性的语用理据及语用特征
    • 4.3 因果复句的语用嬗变
      • 4.3.1 逻辑与因果关系
      • 4.3.2 实据与因果复句
  • 第五章 语用含糊与刻意曲解
    • 5.1 语用含糊及其运作手段
      • 5.1.1 语用含糊
      • 5.1.2 语用含糊的运作手段
        • 5.1.2.1 增强话语理解的语境依赖性
        • 5.1.2.2 扩大话语的解释范围
        • 5.1.2.3 扩大表达方式与概念之间的距离
    • 5.2 刻意曲解的语用分析
      • 5.2.1 刻意曲解
      • 5.2.2 研究现状与问题
        • 5.2.2.1 刻意曲解的逻辑学研究
        • 5.2.2.2 刻意曲解的修辞学研究
        • 5.2.2.3 刻意曲解的语用学研究
      • 5.2.3 刻意曲解的触发条件
        • 5.2.3.1 经济的信息量
        • 5.2.3.2 话语的不确定性
          • 5.2.3.2.1 话语内容
          • 5.2.3.2.2 语用用意
          • 5.2.3.2.3 会话含意
      • 5.2.4 刻意曲解的运行机制
        • 5.2.4.1 有意违反同一律
        • 5.2.4.2 脱离或改变语境
      • 5.2.5 刻意曲解的语用功能
      • 5.2.6 刻意曲解的负面影响
      • 5.2.7 结语
  • 第六章 推理照应的语用分析
    • 6.1 推理照应
    • 6.2 推理照应的句法研究
    • 6.3 推理照应的语义研究
    • 6.4 推理照应的语用研究
    • 6.5 推理照应与认知活动
      • 6.5.1 框图结构
      • 6.5.2 常规关系
      • 6.5.3 思维模式
    • 6.6 认知环境与照应
    • 6.7 推理照应与跨文化交际
    • 6.8 结语
  • 第七章 元语言的语用分析
    • 7.1 语用缓和与功能
      • 7.1.1 语用缓和
      • 7.1.2 相关研究概述
      • 7.1.3 语用缓和的功能
        • 7.1.3.1 人际功能
        • 7.1.3.2 交际功能
        • 7.1.3.3 移情功能
      • 7.1.4 语用缓和与礼貌
    • 7.2 “那么”的语用功能
      • 7.2.1 延缓标记语
      • 7.2.2 阐发标记语
      • 7.2.3 对照标记语
      • 7.2.4 推导标记语
      • 7.2.5 话题标记语
    • 7.3 歇后语的语境顺应性与功能
      • 7.3.1 歇后语的语境顺应性
      • 7.3.2 歇后语的语用功能
        • 7.3.2.1 元语用功能
        • 7.3.2.2 语用缓和功能
        • 7.3.2.3 加强语境关联
        • 7.3.2.4 凸显修辞效果
    • 7.4 写作中的元语用意识
      • 7.4.1 议论文的特性
      • 7.4.2 写作流程
      • 7.4.3 元语用意识与元语用选择
      • 7.4.4 强化劝说功能的手段
  • 第八章 非信息探询疑向句的语用分析
    • 8.1 引言
    • 8.2 疑问句及其功能概述
    • 8.3 疑问句的语用功能探析
      • 8.3.1 语料及语言特性
      • 8.3.2 语用功能分类
        • 8.3.2.1 发表个人意见
        • 8.3.2.2 推进言谈
        • 8.3.2.3 唤起同感
        • 8.3.2.4 确认信息
    • 8.4 疑问句与语境因素
      • 8.4.1 交际主体与话题
      • 8.4.2 权力分布
      • 8.4.3 礼貌策略
    • 8.5 权力商讨与言谈推进
      • 8.5.1 机构权力
      • 8.5.2 受访者与权力维护
    • 8.6 结语
  • 第九章 语言使用中的模因现象
    • 9.1 引言
    • 9.2 模因的由来与定义
    • 9.3 模因的特点与类型
    • 9.4 模因的生存与复制
    • 9.5 语言是一种模因现象
    • 9.6 社会实践与语言模因的关系
    • 9.7 语言模因的变异
      • 9.7.1 模因复合体的形成与传播
      • 9.7.2 弱势模因的强化与陈旧模因的新生
    • 9.8 语言模因形成的原因
      • 9.8.1 实用性
      • 9.8.2 合理性
      • 9.8.3 时尚性
      • 9.8.4 权威性
    • 9.9 结语
  • 第十章 语言礼貌与礼貌原则的再思考
    • 10.1 引言
    • 10.2 语言礼貌研究的困境
      • 10.2.1 礼貌定义的困境
      • 10.2.2 礼貌1与礼貌2区分的困境
      • 10.2.3 礼貌语料搜集的困境
    • 10.3 礼貌与模因
      • 10.3.1 汉语礼貌模因
      • 10.3.2 礼貌、模因、意图
    • 10.4 对礼貌原则的再思考
      • 10.4.1 礼貌意图与效果
      • 10.4.2 礼貌内容与礼貌形式
        • 10.4.2.1 实际礼貌与字面礼貌
        • 10.4.2.2 礼貌形式
        • 10.4.2.3 礼貌内容与礼貌形式
      • 10.4.3 语境要素与礼貌
    • 10.5 结语
  • 第十一章 会话分析与言语行为研究
    • 11.1 会话分析的基本特征
      • 11.1.1 日常会话的显著特点
      • 11.1.2 会话分析的语料观及转写体系
        • 11.1.2.1 会话分析的语料观
        • 11.1.2.2 会话分析的转写体系
      • 11.1.3 会话分析的基本假设
      • 11.1.4 会话分析的语境观
    • 11.2 恭维语的语用研究
      • 11.2.1 恭维语的相关研究
      • 11.2.2 研究方法
      • 11.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11.2.3.1 恭维语句法结构对比
        • 11.2.3.2 恭维语语义结构对比
        • 11.2.3.3 恭维语回应策略对比
      • 11.2.4 结论与启示
    • 11.3 道歉言语行为及其语力分析
      • 11.3.1 道歉行为的话语表达模式
        • 11.3.1.1 道歉必有手段
        • 11.3.1.2 道歉辅助手段
      • 11.3.2 道歉语力及适应的损害程度
        • 11.3.2.1 道歉词语的语力
        • 11.3.2.2 道歉词语之间适应的损害程度差异
        • 11.3.2.3 道歉词语的组合及语力
        • 11.3.2.4 道歉必有手段的组合及语力
        • 11.3.2.5 道歉必有手段与道歉辅助手段的组合及语力
      • 11.3.3 道歉言语行为的语用特点
  • 第十二章 广告模因与广告对抗
    • 12.1 广告的模因分析
      • 12.1.1 弱势模因与强势模因
      • 12.1.2 广告中的强势模因
        • 12.1.2.1 弱势模因变为强势模因的策略
        • 12.1.2.2 广告中模因的生成与选择
    • 12.2 广告对抗的语用分析
      • 12.2.1 广告对抗及相关概念
      • 12.2.2 指称形式与对抗
      • 12.2.3 广告对抗的语用功能
      • 12.2.4 礼貌、风格与立法
  • 第十三章 庭审话语与庭审提问的语用分析
    • 13.1 引言
    • 13.2 法律语言研究概述
    • 13.3 法庭话语研究
      • 13.3.1 法庭话语的修辞研究
      • 13.3.2 法庭话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 13.3.3 法庭话语的会话分析
      • 13.3.4 法庭话语的语用研究
    • 13.4 庭审提问的语境顺应性分析
      • 13.4.1 顺应法律程序类庭审提问
        • 13.4.1.1 关键词问句
        • 13.4.1.2 确认性问句
        • 13.4.1.3 咨询性问句
      • 13.4.2 顺应机构权力类庭审提问
        • 13.4.2.1 借助威胁性言语行为
        • 13.4.2.2 话题控制
      • 13.4.3 顺应心理动机类庭审提问
        • 13.4.3.1 重复
        • 13.4.3.2 重述
        • 13.4.3.3 并置
    • 13.5 结语
  • 第十四章 语言顺应论与翻译研究
    • 14.1 引言
    • 14.2 语言顺应论
    • 14.3 文学翻译的顺应论
      • 14.3.1 语境关系的顺应
      • 14.3.2 语言结构的顺应
        • 14.3.2.1 语音层面
        • 14.3.2.2 词汇层面
        • 14.3.2.3 句子层面
        • 14.3.2.4 超语句层面
      • 14.3.3 顺应的动态性
      • 14.3.4 顺应中的语用意识
    • 14.5 结语
  • 第十五章 关联理论与翻译研究
    • 15.1 引言
    • 15.2 关联翻译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 15.2.1 关联翻译论在我国的运用与发展
      • 15.2.2 国内学者的争鸣
      • 15.2.3 西方学者的关联翻译观
        • 15.2.3.1 关联理论解释力质疑
        • 15.2.3.2 GUTT的回应
      • 15.2.4 关联理论的指导性与局限性
      • 15.2.5 关联翻译论的前景展望
    • 15.3 翻译中的关联缺失与关联重构
      • 15.3.1 言语交际的本质特征
        • 15.3.1.1 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
        • 15.3.1.2 明示-推理交际模式
        • 15.3.1.3 论证性推理与非论证性推理
      • 15.3.2 翻译中的关联性缺失
        • 15.3.2.1 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分离
        • 15.3.2.2 语境假设的耗损与取消
        • 15.3.2.3 语境含意的流失或流变
      • 15.3.3 翻译中的关联重构
        • 15.3.3.1 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重新匹配策略
        • 15.3.3.2 语境假设充实策略
        • 15.3.3.3 语境含意呈现策略
    • 15.4 结语
  • 第十六章 翻译的成事性对等观与语篇视角
    • 16.1 引言
    • 16.2 成事性对等翻译标准观
      • 16.2.1 成事性效果与成事性对等
      • 16.2.2 获取成事性对等的手段
      • 16.2.3 文体与翻译
      • 16.2.4 成事性对等翻译标准的评价
    • 16.3 语篇视角与语用翻译
      • 16.3.1 视角与定义
      • 16.3.2 视角与语用翻译
        • 16.3.2.1 视角与主位化
        • 16.3.2.2 语篇标题与视角
        • 16.3.2.3 视角与主题
        • 16.3.2.4 语篇体裁与视角
    • 16.4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何自然救授简介及著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