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图书目录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本书是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本书以8086/8088微处理器为对象,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微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外围接口芯片的应用方法。全书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流程;8086/8088微处理器的编程结构;存储器的逻辑结构、8086/8088存储器组织;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输入输出的基本方式;典型接口芯片介绍和接口电路应用实例。
  本书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对常用、实用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对不常用以及不适合的内容尽可能简化处理;实例的选取是按照实际应用的需要来设计的。本书既可作为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各类教育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各类培训参考使用。


作者:
孟虎

定价:
24.90元

出版时间:
2007-05-30

ISBN:
978-7-04-021253-2

物料号:
21253-00

读者对象:
高等职业教育

一级分类:
计算机大类

二级分类:
计算机类

三级分类:
计算机应用技术

重点项目:
暂无

版面字数:
37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237页

装帧形式:
平装
  • 第1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
    • 1.1 认识计算机
      • 1.1.1 计算机的特点
      • 1.1.2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 1.1.3 计算机解题的流程
    • 1.2 数据表示的方法
      • 1.2.1 数据表示的基本知识
      • 1.2.2 计算机中使用二进制的优点
      • 1.2.3 不同进制数的转换
    • 1.3 数据表示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 1.3.1 符号数的表示方法
      • 1.3.2 小数的表示方法
      • 1.3.3 计算机中的字符编码
    • 1.4 微型计算机系统与微处理器
      • 1.4.1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 1.4.2 微处理器
    • 习题
  • 第2章 8086/8088微处理器的结构
    • 2.1 8086/8088的内部结构
      • 2.1.1 微型计算机的构成和微处理器
      • 2.1.2 8086/8088的内部结构
    • 2.2 8086/8088的编程结构
      • 2.2.1 通用寄存器组
      • 2.2.2 控制寄存器组
      • 2.2.3 段寄存器组
    • 2.3 8086/8088的外部结构
      • 2.3.1 8086/8088CPU的工作模式
      • 2.3.2 最小模式下的引线
      • 2.3.3 最大模式下的引线
    • 2.4 8086/8088的时序
      • 2.4.1 时序的概念
      • 2.4.2 时钟周期、总线周期和指令执行周期
    • 习题
  • 第3章 存储器概述
    • 3.1 存储器分类
      • 3.1.1 存储系统
      • 3.1.2 存储器的分类
      • 3.1.3 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 3.1.4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 3.2 存储器的编程结构
      • 3.2.1 存储器的一般结构
      • 3.2.2 存储器的编程结构
    • 3.3 8086/8088的存储器组织
      • 3.3.1 存储器的分段和物理地址的形成
      • 3.3.2 8086/8088中的堆栈
    • 3.4 半导体存储器
      • 3.4.1 随机读写存储器
      • 3.4.2 只读存储器
      • 3.4.3 CPU与存储器芯片的连接
      • 3.4.4 闪速存储器
    • 习题
  • 第4章 8086/8088的指令与汇编语言
    • 4.1 汇编语言的概念
      • 4.1.1 机器语言与汇编语言
      • 4.1.2 汇编语言预备知识
    • 4.2 指令格式及寻址方式
      • 4.2.1 8086/8088指令基本状况
      • 4.2.2 寻址方式
    • 4.3 常用指令
      • 4.3.1 通用传送指令
      • 4.3.2 加法指令
      • 4.3.3 减法指令
    • 4.4 汇编程序的结构
      • 4.4.1 汇编语言程序的行
      • 4.4.2 汇编语言程序的段
      • 4.4.3 汇编语言源程序的格式
      • 4.4.4 汇编语言常用伪指令
      • 4.4.5 应用实例
    • 4.5 逻辑指令与移位指令
      • 4.5.1 逻辑指令
      • 4.5.2 移位指令
      • 4.5.3 应用举例
    • 4.6 常用控制转移类指令
      • 4.6.1 无条件转移指令
      • 4.6.2 单一标志位判断转移指令
      • 4.6.3 多标志位判断转移指令
      • 4.6.4 判断转移指令列表
    • 4.7 分支程序的设计方法
      • 4.7.1 分支程序的一般结构
      • 4.7.2 典型分支程序的实现方法
    • 4.8 循环程序的设计方法
      • 4.8.1 循环指令
      • 4.8.2 循环程序实例
    • 4.9 综合应用举例
      • 4.9.1 常用系统功能调用
      • 4.9.2 过程定义及调用
      • 4.9.3 应用举例
    • 4.10 其他指令介绍
      • 4.10.1 数据传送指令
      • 4.10.2 算术运算指令
      • 4.10.3 逻辑指令和移位指令
      • 4.10.4 串操作指令
      • 4.10.5 处理机控制指令
    • 习题
  • 第5章 输入输出基本方式
    • 5.1 输入输出方式
      • 5.1.1 外设接口的编址方式
      • 5.1.2 输入输出指令
      • 5.1.3 CPU与外设间的数据传递方式
    • 5.2 8086/8088的中断系统
      • 5.2.1 有关中断的概念
      • 5.2.2 8086/8088中断管理
      • 5.2.3 与中断有关的指令
    • 5.3 8086/8088的中断控制与DMA控制
      • 5.3.1 中断控制器8259A
      • 5.3.2 直接存储器存取(DMA)
    • 5.4 接口与总线
      • 5.4.1 总线技术
      • 5.4.2 PC系统总线
      • 5.4.3 总线技术接口
    • 习题
  • 第6章 典型输入输出接口芯片
    • 6.1 输入输出接口的基本要求
      • 6.1.1 三态逻辑门接口芯片
      • 6.1.2 锁存器接口芯片
    • 6.2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
      • 6.2.1 并行接口技术概述
      • 6.2.2 8255的外部引脚和内部结构
      • 6.2.3 8255的工作方式
      • 6.2.4 8255方式控制字及状态字
      • 6.2.5 8255的寻址及连接使用
      • 6.2.6 8255的应用举例
    • 6.3 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芯片8253
      • 6.3.1 定时器/计数器系统概述
      • 6.3.2 8253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 6.3.3 8253的工作方式
      • 6.3.4 8253的控制字
      • 6.3.5 8253的初始化及寻址和连接
      • 6.3.6 8253应用举例
    • 6.4 可编程串行接口8250
      • 6.4.1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 6.4.2 8250的初始化编程
      • 6.4.3 8250应用举例
    • 习题
  • 第7章 接口电路应用举例
    • 7.1 A/D转换器
      • 7.1.1 ADC0809芯片介绍
      • 7.1.2 与A/D转换器相关的配套芯片介绍
      • 7.1.3 A/D转换器的编程
    • 7.2 D/A转换器
      • 7.2.1 DAC0832芯片介绍
      • 7.2.2 DAC0832转换器的编程
    • 7.3 综合应用举例
      • 7.3.1 简易电压表
      • 7.3.2 测力装置(电子称)
      • 7.3.3 步进电机控制
      • 7.3.4 LED点阵字符块显示
      • 7.3.5 点阵式LCD显示
  • 附录 汇编语言程序的调试方法
    • A.1 编辑源程序
    • A.2 源程序的汇编
    • A.3 目标程序的连接
    • A.4 程序的调试
    • A.5 TurboDebugger调试器的使用说明
  •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