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信息科学技术通识


作者:
主编 樊邦奎;副主编 安建平 杨凯
定价:
45.90元
ISBN:
978-7-04-064864-5
版面字数:
41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25-08-08
物料号:
64864-0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电气/电子信息/自动化类
二级分类:
电子信息/通信专业课
三级分类:
其他

本书通过“一个宇宙、两门科学、三个理论、四种电路、五类器件、六大系统”的信息科技逻辑框架,系统地介绍了信息科技的基础理论、核心技术及应用系统,旨在帮助信息科技领域的本科生理解学科体系的结构、梳理课程之间的关联,并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书适用于信息大类专业的本科生,尤其适合大一、大二或大三学生作为通识课程教材。同时,本书也可作为非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课外读物,帮助他们梳理知识结构,拓展跨学科视野。

  • 前辅文
  • 绪论
  • 第1章 一个宇宙
    • 1.1 我们的宇宙
      • 1.1.1 大爆炸理论
      • 1.1.2 宇宙的尺度
      • 1.1.3 太阳系及地球的尺度
      • 1.1.4中国古代对宇宙的认知
    • 1.2 亚原子世界
      • 1.2.1 亚原子粒子的主要参数
      • 1.2.2 基本粒子
      • 1.2.3 复合粒子
      • 1.2.4 华人在粒子发现中的贡献
    • 1.3 时钟的节律
      • 1.3.1 不能忘记的伽利略
      • 1.3.2 单摆等时性的启蒙及带来的科技革命
      • 1.3.3 自然界的韵律
    • 1.4 牛顿力学
      • 1.4.1 站在巨人肩膀上——经典力学的奠基人
      • 1.4.2 给地球称重这件事——牛顿力学的建立
      • 1.4.3 牛顿力学的核心和意义
      • 1.4.4 牛顿力学的局限性
    • 1.5 相对论
      • 1.5.1 相对论的五个花絮
      • 1.5.2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和相对论的关系
      • 1.5.3 从光子钟推导不同坐标系的时间变换
      • 1.5.4 洛伦兹变换和相对论
      • 1.5.5 狭义相对论对牛顿力学的推广
      • 1.5.6 狭义相对论的三个特性
      • 1.5.7 广义相对论
    • 1.6 时间和空间的认识
      • 1.6.1 时间和空间的产生
      • 1.6.2 物质的时空、质量和能量三个属性之间的关系
      • 1.6.3 时间和空间的转换
    • 思考题
  • 第2章 两门科学
    • 2.1 电磁科学
      • 2.1.1 预备知识
      • 2.1.2 磁生电
      • 2.1.3 电生磁
      • 2.1.4 麦克斯韦方程组
      • 2.1.5 电磁波发现对信息社会的影响
    • 2.2 量子科学
      • 2.2.1 量子力学的诞生过程
      • 2.2.2 量子力学的主要成就
      • 2.2.3 量子科学的贡献
    • 思考题
  • 第3章 三个理论
    • 3.1 信号论
      • 3.1.1 信号的概念与分类
      • 3.1.2 信号的表示与变换
      • 3.1.3 信号的检测与估计
    • 3.2 信息论
      • 3.2.1 信息的定性理解
      • 3.2.2 信息的定量描述
      • 3.2.3 香农信息论的三个定理
    • 3.3 控制论
      • 3.3.1 控制论的发展史
      • 3.3.2 控制论的基本内容
      • 3.3.3 控制系统应用
    • 思考题
  • 第4章 四种电路
    • 4.1 基础电路
      • 4.1.1 基本电路元件
      • 4.1.2 基本电路定律
      • 4.1.3 电路分析方法
    • 4.2 模拟电路
      • 4.2.1 模拟电路介绍
      • 4.2.2 线性模拟电路
      • 4.2.3 非线性模拟电路
    • 4.3 数字电路
      • 4.3.1 模拟信号的量化
      • 4.3.2 数值的表示
      • 4.3.3 逻辑代数
      • 4.3.4 基本门电路
      • 4.3.5 组合逻辑电路
      • 4.3.6 时序逻辑电路
    • 4.4 微波电路
      • 4.4.1 分布效应
      • 4.4.2 传输线理论
      • 4.4.3 史密斯圆图
    • 思考题
  • 第5章 五类器件
    • 5.1 微电子器件
      • 5.1.1 微电子的起源与分类
      • 5.1.2 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
      • 5.1.3 微电子的应用
    • 5.2 光电子器件
      • 5.2.1 光电子的起源与发展
      • 5.2.2 光电子器件的基本原理
      • 5.2.3 光电子的应用
    • 5.3 微纳米器件
      • 5.3.1 MEMS的特点与分类
      • 5.3.2 典型MEMS器件
      • 5.3.3 MEMS惯性导航系统
      • 5.3.4 MEMS陀螺仪的关键技术
    • 5.4 真空管器件
      • 5.4.1 行波管
      • 5.4.2 速调管
      • 5.4.3 正交场器件
      • 5.4.4 回旋器件
    • 5.5 电能源器件
      • 5.5.1 电能源器件概述
      • 5.5.2 电能源器件的分类
      • 5.5.3 典型电能源器件的工作原理
      • 5.5.4 电力电子器件
      • 5.5.5 电能源器件的应用领域
    • 思考题
  • 第6章 六大系统
    • 6.1 通信与网络
      • 6.1.1 通信网络的起源与发展
      • 6.1.2 通信网络的基本原理
      • 6.1.3 典型通信网络系统
    • 6.2 雷达与探测
      • 6.2.1 雷达的起源与分类
      • 6.2.2 雷达的基本原理
      • 6.2.3 典型雷达系统
      • 6.2.4 光电与无源探测
    • 6.3 定位与导航
      • 6.3.1 导航的起源与分类
      • 6.3.2 导航的基本原理
      • 6.3.3 典型导航系统
    • 6.4 干扰与对抗
      • 6.4.1 电子对抗的发展史
      • 6.4.2 电子对抗的分类
      • 6.4.3 电子对抗原理
    • 6.5 计算与存储
      • 6.5.1 计算和存储的起源和发展
      • 6.5.2 计算和存储的分类
      • 6.5.3 计算和存储的基本原理
      • 6.5.4 典型的计算存储系统
      • 6.5.5 智能计算与人工智能
    • 6.6 安全与保密
      • 6.6.1 信息安全的发展史和分类
      • 6.6.2 信息安全概念
      • 6.6.3 安全与保密关键技术
    • 思考题
  • 附录 统治和改变世界的方程
  • 参考文献
  • 插图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