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编者多年来在“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方面的授课经验并参考广大兄弟院校的教学研究成果撰写而成,入选绿色环保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本书以环境工程领域污染净化及生态修复中涉及的“三传一反”问题为核心,介绍了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计算过程、常用设备及反应工程基本理论等。全书包括十三章,分别为绪论、流体流动、热量传递、质量传递基础、非均相物系分离、吸收、吸附、膜分离技术、萃取、离子交换、干燥、蒸发与结晶、反应工程基础。每章均配备了适量例题和习题,帮助学生们学习和吸收课程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生态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生教材为其搭建从基础学科知识通往专业领域实践的桥梁;也可作为从事环境工程领域科研、设计、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助力他们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提升专业素养。
- 前辅文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流体流动
- 第一节 流体静力学
- 第二节 流体动力学
- 第三节 输送管路
- 第四节 流体阻力
- 第五节 管路计算
- 第六节 流体测量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三章 热量传递
- 第一节 传热概述
- 第二节 热传导
- 第三节 对流传热
- 第四节 辐射传热
- 第五节 间壁传热过程计算
- 第六节 换热器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四章 质量传递基础
- 第一节 质量传递中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 质量传递过程基本原理
- 第三节 分子传质
- 第四节 对流传质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五章 非均相物系分离
- 第一节 非均相物系概述
- 第二节 重力沉降分离
- 第三节 离心沉降分离
- 第四节 过滤分离
- 第五节 湿洗分离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六章 吸收
- 第一节 吸收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 吸收基本原理及相平衡
- 第三节 吸收传质动力学及传质速率
- 第四节 吸收过程计算
- 第五节 解吸
- 第六节 吸收设备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七章 吸附
- 第一节 吸附概述
- 第二节 吸附剂及其再生方法
- 第三节 吸附平衡与热力学
- 第四节 吸附速率与动力学
- 第五节 吸附操作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八章 膜分离技术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反渗透
- 第三节 电渗析
- 第四节 超滤和微滤
- 第五节 气体膜分离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九章 萃取
- 第一节 萃取概述
- 第二节 萃取过程热力学分析
- 第三节 萃取操作流程及计算
- 第四节 萃取设备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十章 离子交换
- 第一节 离子交换概述
- 第二节 离子交换基本原理
- 第三节 离子交换系统与过程
- 第四节 离子交换设备及计算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十一章 干燥
- 第一节 干燥概述
- 第二节 湿空气及湿物料的性质
- 第三节 干燥过程计算
- 第四节 干燥设备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十二章 蒸发与结晶
- 第十三章 反应工程基础
- 第一节 反应及反应工程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
- 第三节 微生物反应动力学基础
- 思考题与习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
- 附录2 常用单位的换算
- 附录3 某些气体的重要物理性质(T=0℃;p=101.3kPa)
- 附录4 某些液体的重要物理性(T=20℃;p=101.3kPa)
- 附录5 干空气的物理性质(p=101.33kPa)
- 附录6 水与蒸汽的物理性质
- 附录7 材料的导热系数(固体、液体)
- 附录8 管内流体常见流速范围
- 附录9 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
- 附录10 壁面污垢热阻
- 附录11 不同材料的辐射黑度
- 附录12 若干气体水溶液的亨利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