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高等职业教育化工技术类专业新形态一体化教材。
本书的编写以加强基础训练和注重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岗位能力递进的基本要求,将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即基础/通识知识、岗位基础能力、岗位专项能力、岗位综合能力和实验实训。具体内容包括:化验室组织与管理,定量分析中的误差、数据记录与测量结果的表达,玻璃仪器的洗涤与干燥,溶液酸度的测量与控制,溶液温差的测量与控制,物质的取用与计量,溶液的制备,样品的采集与制备,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常量组分的定量分析,以及化学分析常见的实验实训等。
全书内容编排新颖,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本书配有教学动画、微视频及微课资源(部分微课资源链接自智慧职教平台河南工程学院高琳教授主持建设的“化学基础”在线开放课程),可通过扫描书中二维码观看。教师如需获取本书授课用PPT、电子教案、习题答案等配套资源,请登录“高等教育出版社产品信息检索系统”(http://xuanshu.hep.com.cn/)免费下载。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本科,应用型本科分析检验技术专业及化工类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化工产品生产检验的技术人员参考。
- 前辅文
- 学习导论
- 0.1 任务与目标
- 0.2 学习方法
- 0.3 良好的工作作风/实验习惯
- 第一部分 基础/通识知识
- 第1章 化验室组织与管理
- 1.1 化验室的组织管理
- 1.2 化验室的安全管理
- 1.3 化验室的用水管理
- 第2章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数据记录与测量结果的表达
- 2.1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 2.2 测量数据的记录与有效数字
- 2.3 定量分析中的数据表达与处理
- 第二部分 岗位基础能力
- 第3章 玻璃仪器的洗涤与干燥技术
- 3.1 常用玻璃仪器简介
- 3.2 玻璃仪器的洗涤
- 3.3 玻璃仪器的干燥
- 第4章 溶液酸度的测量与控制技术
- 第5章 溶液温度的测量与控制技术
- 5.1 玻璃液体温度计
- 5.2 温度计的使用
- 5.3 加热/升温技术
- 5.4 冷却/降温技术
- 第6章 物质的取用与计量技术
- 6.1 基础知识
- 6.2 固体物质的取用与计量
- 6.3 液体物质的取用与计量
- 6.4 液体试剂与易挥发试样的称取
- 第三部分 岗位专项能力
- 第7章 溶液的制备技术
- 7.1 基础知识
- 7.2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 7.3 有关溶液浓度的计算
- 7.4 溶液制备的基本原理
- 7.5 溶液的制备方法
- 第8章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技术
- 8.1 样品采集的目的与要求
- 8.2 固体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8.3 平均样品的制备
- 8.4 试样的分解
- 第9章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技术
- 第四部分 岗位综合能力
- 第10章 常量组分的定量分析操作
- 10.1 化学分析法概述
- 10.2 滴定分析法基础
- 10.3 称量分析法基础
- 第11章 综合实训
- 第五部分 实验实训
- 实验1 玻璃仪器的认领、洗涤和干燥
- 实验2 溶液酸度的测量与控制
- 实验3 熔点的测定
- 实验4 固体物质的定量取用与计量
- 实验5 液体物质的定量取用与计量
- 实验6 容量仪器的校准
- 实验7 HCl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 实验8 NaOH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 实验9 试样溶液的制备
- 实验10 粗食盐的提纯
- 实验11 食醋总酸值的测定
- 实验12 工业纯碱中总碱含量的测定
- 实验13 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组成及含量
- 实验14 水硬度的测定
- 实验15 双氧水含量的测定
- 实验16 胆矾中铜含量的测定
- 实验17 水中(或食盐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 实验18 胆矾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 实验19 水合氯化钡中钡含量的测定
- 实验20 水泥熟料中铁、铝、钙、镁、硅含量的测定
- 附录
- 附录1 常用玻璃仪器简介
- 附录2 常用非玻璃仪器简介
- 附录3 常用电器设备简介
- 附录4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 附录5 定量分析中常用物理量的单位与符号
- 附录6 常用酸碱试剂的密度和浓度
- 附录7 相对原子质量表
- 附录8 常见化合物的摩尔质量
- 附录9 不同温度下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补正值
- 附录10 常用弱酸、弱碱在水中的解离常数(I =0,298.15 K)
- 附录11 不同温度下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溶解度[g•(100 g 水)-1]
- 附录12 常用普通缓冲溶液的制备方法
- 附录13 常用标准缓冲溶液的制备方法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