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书建立了模块化、多层次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体系,以本套书为基础的“大学物理实验”四级课程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的线下一流课程。基于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形成了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23年版)。本教材作为物理学领域“101计划”实验物理课程的第一套教材,以2023年版基本要求为指南进行设计、撰写。全套书共分四册,其中第一册基础物理实验适用于理、工、农、医、师范、商科等各专业,为各专业的普及性实验课程内容;第二册综合物理实验适用于理工科各专业;第三册现代物理实验适用于理科各专业及需要加强物理基础的工科专业;第四册高等物理实验适用于物理学类专业及相关理科专业。每册的内容都覆盖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学等领域的实验,各册书的深度逐级提升,以适应不同层次教学的需要。本套书还涉及一些科学研究前沿中大家关注的课题。本套书是一套立体化教材,配有相应实验的电子教案及数字化教学资源。
本书第一册为基础物理实验,主要包括基本物理量及基本物理常量的测量、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基本测量方法与不确定度的介绍等,涉及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学的各个知识点,为普及性实验。为提升学生探究物理的兴趣,书中增加了趣味实验。附录中增加了国际单位制中常用基本单位的介绍。本书共分8章,包含32个实验,可作为高等学校理、工、农、医、师范、商科等各专业学生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材,也可供从事基础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师和社会读者参考。
- 前辅文
- 绪论
- 0.1 实验物理在物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性
- 0.2 教学实验和科研实验的关系及教学实验的重要性
- 0.3 物理实验课程的任务及能力培养
- 0.4 怎样学好物理实验
- 0.5 如何教好物理实验
- 第一章 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
- 1.1 物理实验思想和方法的形成
- 1.2 物理实验分析方法
- 1.3 物理实验的基本测量方法
- 第二章 测量的不确定度和数据处理
- 2.1 测量的不确定度
- 2.2 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 2.3 常用数据处理软件简介
- 2.4 重力加速度的测量
- 第三章 力学实验
- 实验1 质量的测量
- 实验2 用气垫导轨研究匀加速运动与碰撞
- 实验3 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弹性模量
- 实验4 切变模量的测量
- 实验5 液体黏度的测量
- 实验6 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
- 实验7 驻波实验
- 实验8 声速的测量
- 第四章 热学实验
- 实验9 固体比热容的测量
- 实验10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
- 实验11 液体比汽化热的测量
- 第五章 电磁学实验
- 实验12 直流电源特性的研究
- 实验13 半导体热敏电阻特性的研究
- 实验14 半导体温度计的设计和制作
- 实验15 数字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
- 实验16 整流滤波电路及其应用
- 实验17 小磁针简谐振动的研究
- 第六章 光学实验
- 实验18 硅光电池光电特性的研究
- 实验19 色彩设计实验
- 实验20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
- 实验21 透镜参量的测量
- 实验22 用光学法测微小几何量
- 实验23 光速的测量
- 第七章 近代物理学实验
- 实验24 光电效应实验
- 实验25 用密立根油滴法测电子电荷
- 实验26 氢原子光谱的测量
- 第八章 趣味实验
- 实验27 会转弯的球
- 实验28 跳舞的硬币
- 实验29 声悬浮实验
- 实验30 无线输电
- 实验31 光学隐身
- 实验32 裸眼3D显示
- 附录1 国际单位制
- 附录2 物理学常量表
- 附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