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计算机网络


作者:
胡亮 徐高潮 张宗升 霍严梅 车喜龙 编著
定价:
77.00元
ISBN:
978-7-04-061287-5
版面字数:
73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24-06-17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计算机/教育技术类
二级分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

本书是计算机领域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简称“101计划”)系列教材之一。本书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全书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概论、数据通信基础、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网络基础设施及网络管理、网络安全。本书在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力求取材新颖,反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教材或者研究生的参考用书,也可供有关科技人员参考。

  • 前辅文
  • 第1章 概论
    • 1.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 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 1.2.1 互联网的发展
      • 1.2.2 局域网技术的发展
      • 1.2.3 互联网基础架构的发展
      • 1.2.4 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发展
    • 1.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拓扑结构及分类
      • 1.3.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 1.3.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 1.3.3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 1.3.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 1.4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1.4.1 网络分层体系结构
      • 1.4.2 网络协议标准
      • 1.4.3 OSI参考模型
      • 1.4.4 层间通信与对等层间通信
      • 1.4.5 服务和数据单元
      • 1.4.6 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网络服务
    • 1.5 TCP/IP网络体系结构
      • 1.5.1 TCP/IP协议栈
      • 1.5.2 TCP/IP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 1.5.3 TCP/IP的网络层
      • 1.5.4 TCP/IP的传输层
      • 1.5.5 TCP/IP的应用层
    • 1.6 本章总结
    • 习题1
  •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 2.1 数据通信系统
      • 2.1.1 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
      • 2.1.2 数据通信系统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 2.1.3 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 2.2 信号和数据编码
      • 2.2.1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 2.2.2 数字-数字编码
      • 2.2.3 数字-模拟编码
      • 2.2.4 傅里叶分析和有限带宽信号
      • 2.2.5 奈奎斯特定理
      • 2.2.6 香农定理
    • 2.3 多路复用技术
      • 2.3.1 频分多路复用
      • 2.3.2 时分多路复用
      • 2.3.3 波分多路复用
      • 2.3.4 码分多路复用
    • 2.4 数据交换技术
      • 2.4.1 电路交换
      • 2.4.2 报文交换
      • 2.4.3 包交换
    • 2.5 差错检测编码
      • 2.5.1 差错检测的基本原理
      • 2.5.2 奇偶校验码
      • 2.5.3 循环冗余码
      • 2.5.4 校验和
      • 2.5.5 海明码
    • 2.6 本章总结
    • 习题2
  • 第3章 物理层
    • 3.1 物理层的基本功能
    • 3.2 传输介质
      • 3.2.1 双绞线
      • 3.2.2 同轴电缆
      • 3.2.3 光缆
      • 3.2.4 短波
      • 3.2.5 地面微波
      • 3.2.6 卫星通信
      • 3.2.7 可见光通信
    • 3.3 物理层接口
      • 3.3.1 RS-232接口标准
      • 3.3.2 RJ-45接口标准
      • 3.3.3 USB接口标准
    • 3.4 物理层互连设备
      • 3.4.1 中继器
      • 3.4.2 集线器
    • 3.5 本章总结
    • 习题3
  • 第4章 数据链路层
    • 4.1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原理
      • 4.1.1 成帧的概念及方法
      • 4.1.2 信道分配与介质访问控制
      • 4.1.3 数据链路管理
      • 4.1.4 流量控制与差错控制
    • 4.2 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 4.2.1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 4.2.2 点到点协议
      • 4.2.3 逻辑链路控制协议
    • 4.3 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 4.3.1 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
      • 4.3.2 无线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
      • 4.3.3 无线个人区域网介质访问控制
    • 4.4 数据链路层网络互连
      • 4.4.1 网桥
      • 4.4.2 网桥路由选择算法
      • 4.4.3 第二层交换机
      • 4.4.4 虚拟局域网
    • 4.5 本章总结
    • 习题4
  • 第5章 网络层
    • 5.1 网络层的基本原理
      • 5.1.1 网络层的功能和服务
      • 5.1.2 网络层互连
      • 5.1.3 路由选择原理
      • 5.1.4 拥塞控制和服务质量
    • 5.2 IPv4
      • 5.2.1 IP地址
      • 5.2.2 IPv4 数据包格式
      • 5.2.3 IP路由选择
      • 5.2.4 地址解析协议
      • 5.2.5 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
      • 5.2.6 互联网组管理协议
    • 5.3 IPv6
      • 5.3.1 IPv6基本头
      • 5.3.2 IPv6扩展头
      • 5.3.3 IPv6地址
      • 5.3.4 IPv6地址类型
      • 5.3.5 ICMPv6
      • 5.3.6 IPv4/IPv6互通
    • 5.4 互联网路由问题
      • 5.4.1 内部网关协议——RIP
      • 5.4.2 内部网关协议——OSPF协议
      • 5.4.3 外部网关协议——BGPv4
      • 5.4.4 路由器体系结构
    • 5.5 软件定义网络
      • 5.5.1 软件定义网络概述
      • 5.5.2 软件定义网络的系统结构
      • 5.5.3 Openflow协议
    • 5.6 多协议标记交换与段路由协议
      • 5.6.1 多协议标记交换
      • 5.6.2 段路由协议
    • 5.7 本章总结
    • 习题5
  • 第6章 传输层
    • 6.1 传输层的基本原理
      • 6.1.1 传输层的功能与服务
      • 6.1.2 传输层地址
      • 6.1.3 传输层复用
      • 6.1.4 可靠传输
      • 6.1.5 传输层流量控制
      • 6.1.6 传输连接
    • 6.2 用户数据报协议
      • 6.2.1 UDP数据报格式
      • 6.2.2 UDP校验和
    • 6.3 传输控制协议
      • 6.3.1 TCP提供的服务
      • 6.3.2 TCP头
      • 6.3.3 TCP连接管理
      • 6.3.4 TCP拥塞控制
      • 6.3.5 TCP的效率与公平性
    • 6.4 快速UDP互联网连接
      • 6.4.1 QUIC数据包格式
      • 6.4.2 QUIC连接
      • 6.4.3 无队头阻塞多路复用
      • 6.4.4 拥塞控制与流量控制
      • 6.4.5 可靠传输
    • 6.5 socket程序设计
      • 6.5.1 传输层端口
      • 6.5.2 面向连接编程模型
      • 6.5.3 无连接编程模型
    • 6.6 本章总结
    • 习题6
  • 第7章 应用层
    • 7.1 网络应用模型
      • 7.1.1 客户-服务器模型
      • 7.1.2 P2P模型
    • 7.2 域名服务
      • 7.2.1 DNS的工作原理
      • 7.2.2 DNS报文格式
    • 7.3 电子邮件服务
      • 7.3.1 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
      • 7.3.2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 7.3.3 电子邮件读取协议
      • 7.3.4 多用途互联网邮件扩展
    • 7.4 文件传送服务
      • 7.4.1 FTP的工作原理
      • 7.4.2 FTP的主要命令
      • 7.4.3 简易文件传送协议
    • 7.5 Web服务
      • 7.5.1 Web应用结构
      • 7.5.2 HTTP
      • 7.5.3 HTTP/2
      • 7.5.4 HTTP/3
    • 7.6 流媒体应用
      • 7.6.1 数字音视频
      • 7.6.2 直播与点播
      • 7.6.3 流媒体协议
    • 7.7 内容分发网络与对等网络
      • 7.7.1 内容分发网络
      • 7.7.2 对等网络
    • 7.8 用户上网实例
    • 7.9 本章总结
    • 习题7
  • 第8章 网络基础设施及网络管理
    • 8.1 网络基础设施
      • 8.1.1 网络基础设施的基本组成
      • 8.1.2 网络基础设施的重要性
      • 8.1.3 互联网基础设施
      • 8.1.4 数据中心网络
    • 8.2 网络管理体系结构、功能及标准
      • 8.2.1 网络管理体系结构
      • 8.2.2 网络管理功能
      • 8.2.3 网络管理标准
    • 8.3 网络管理模型
      • 8.3.1 网络管理总体模型
      • 8.3.2 网络管理组织模型
      • 8.3.3 网络管理信息模型
      • 8.3.4 网络管理通信模型
      • 8.3.5 抽象语法表示
    • 8.4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 8.4.1 SNMP管理模型
      • 8.4.2 管理信息结构
      • 8.4.3 对象标识符
      • 8.4.4 管理信息库
      • 8.4.5 MIB组
      • 8.4.6 SNMP的发展
    • 8.5 本章总结
    • 习题8
  • 第9章 网络安全
    • 9.1 网络安全概述
      • 9.1.1 网络安全的必要性
      • 9.1.2 网络安全评价标准
      • 9.1.3 网络安全的基本配置
    • 9.2 网络攻击技术
      • 9.2.1 网络扫描
      • 9.2.2 网络监听
      • 9.2.3 网络入侵
      • 9.2.4 网络病毒
    • 9.3 安全通信
      • 9.3.1 应用层安全协议——PGP协议
      • 9.3.2 传输层安全协议——SSL协议
      • 9.3.3 网络层安全协议——IPSec
      • 9.3.4 公钥基础设施
    • 9.4 防火墙技术
      • 9.4.1 防火墙的分类
      • 9.4.2 常见的防火墙系统模型
      • 9.4.3 创建防火墙的步骤
    • 9.5 入侵检测系统
      • 9.5.1 入侵检测系统的概念
      • 9.5.2 入侵检测的方法
      • 9.5.3 入侵检测的工作原理
    • 9.6 本章总结
    • 习题9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主要的英文缩略词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