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23年版),在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多年物理实验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编写而成的,融入了物理系实验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多年的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成果。全书共分为3大篇,包括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的基础性物理实验与设计性实验,共计36个实验。本书所涉及的实验内容均经过精心挑选设计,使得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基础性的知识,又可以通过实验学习加深对概念的了解。本书配有相关实验课程电子教案、课程视频,部分操作复杂的实验的操作视频,学生可以提前预习,并可通过完成课前题目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教材中的补充材料可扩展学生的视野。
本书既可作为理工科各专业学生学习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的参考用书,亦可供社会读者参考。
- 前辅文
- 绪论 误差、不确定度与数据处理
- 第一部分 力学、热学篇
- 实验一 密度的测量
- 实验二 用单摆法测重力加速度
- 实验三 转动惯量的测定
- 实验四 固体线膨胀系数的测定
- 实验五 杨氏模量的测定
- 实验六 用混合法测固体的比热容
- 实验七 利用倾斜气垫导轨测定重力加速度
- 实验八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 实验九 受迫振动与共振实验
- 实验十 液体黏度的测定
- 实验十一 用弦线振动法测定固体的密度
- 实验十二 用光杠杆法测量微小长度的变化
- 第二部分 电磁学篇
- 实验十三 数字万用表的使用
- 实验十四 电子示波器的使用
- 实验十五 用惠斯通电桥测电阻
- 实验十六 霍尔效应
- 实验十七 用模拟法描绘静电场
- 实验十八 太阳能电池的伏安性能测试
- 实验十九 铁磁质动态磁滞回线的测试
- 实验二十 电子元件伏安特性曲线的测量
- 实验二十一 RC电路的暂态过程分析
- 实验二十二 LRC电路的谐振特性研究
- 实验二十三 万用表的制作与定标
- 实验二十四 电表校正及其内阻测定
- 第三部分 光学篇
- 实验二十五 薄透镜焦距的测量
- 实验二十六 杨氏双缝干涉
- 实验二十七 用牛顿环干涉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
- 实验二十八 夫琅禾费单缝衍射
- 实验二十九 迈克耳孙干涉仪的调节与使用
- 实验三十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
- 实验三十一 光栅衍射
- 实验三十二 偏振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 实验三十三 自组光学仪器
- 实验三十四 利用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量
- 实验三十五 透射光与反射光的偏振
- 实验三十六 光具组的基点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