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3版)


作者:
宋文绪 杨帆
定价:
42.20元
ISBN:
978-7-04-060173-2
版面字数:
47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23-05-05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电气/电子信息/自动化类
二级分类:
电气/自动化专业课
三级分类: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本书针对应用型高等工科教育的特点,以便于学习和应用为前提,以信息的传感、转换、处理为核心,在讲述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传感器的基本特性、传感器的标定和正确选用的基础上,以温度、压力、物位、厚度、流量、位移、速度、加速度、气体成分、浓度及光电等参数检测为主线,按传感器的用途分章讲述各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技术指标及使用特点。同时对检测系统的组成、现代总线控制技术、虚拟仪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和传感器电路的抗干扰技术进行了讲述。

本书的编写力求系统性、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交融,既注重传统知识的讲授,又兼顾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其他专业学生和有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使用,或作为自学用书。

  • 前辅文
  • 第1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 1.1 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 1.1.1 检测技术
      • 1.1.2 自动检测系统
      • 1.1.3 传感器
    • 1.2 测量误差及修正
      • 1.2.1 误差的基本概念及表达方式
      • 1.2.2 误差的分类与来源
      • 1.2.3 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表达式
      • 1.2.4 基本误差和附加误差
      • 1.2.5 系统误差的发现与校正
    • 1.3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 1.3.1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 1.3.2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 1.4 传感器的标定
      • 1.4.1 静态标定
      • 1.4.2 动态标定
    • 1.5 传感器的选用
      • 1.5.1 传感器的指标及选用原则
      • 1.5.2 选用条件要求
    • 思考题与习题一
  • 第2章 温度检测
    • 2.1 温标及测温方法
      • 2.1.1 温标
      • 2.1.2 温度检测的主要方法及分类
    • 2.2 电阻式温度传感器
      • 2.2.1 金属热电阻传感器
      • 2.2.2 半导体热敏电阻传感器
    • 2.3 薄膜热传感器
      • 2.3.1 金属薄膜热电阻
      • 2.3.2 多晶硅薄膜热电阻
    • 2.4 热电偶传感器
      • 2.4.1 热电偶测温原理
      • 2.4.2 热电极材料及常用热电偶
      • 2.4.3 热电偶的结构
      • 2.4.4 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
      • 2.4.5 热电偶常用测温线路
    • 2.5 辐射式温度传感器
      • 2.5.1 辐射测温的物理基础
      • 2.5.2 辐射测温方法
    • 2.6 石英晶体测温传感器
    • 2.7 光纤温度传感器
      • 2.7.1 光纤传感原理
      • 2.7.2 光纤温度传感器类型
    • 2.8 集成数字温度传感器
      • 2.8.1 集成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分类
      • 2.8.2 电压型集成温度传感器μPC616A/C
      • 2.8.3 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
      • 2.8.4 数字输出型传感器DS18B2
    • 思考题与习题二
  • 第3章 压力检测
    • 3.1 压力的概念及单位
    • 3.2 应变式压力计
      • 3.2.1 电阻应变效应
      • 3.2.2 电阻应变片
      • 3.2.3 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及温度补偿
      • 3.2.4 转换电路
      • 3.2.5 应变式压力传感器
    • 3.3 薄膜应变片
      • 3.3.1 薄膜应变片原理
      • 3.3.2 薄膜应变片的制作及应用
    • 3.4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
      • 3.4.1 压电效应
      • 3.4.2 压电材料
      • 3.4.3 测量电路
      • 3.4.4 压电式压力及力传感器
    • 3.5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 3.5.1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3.5.2 差动电容式传感器
      • 3.5.3 测量电路
      • 3.5.4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 3.6 霍尔式压力计
      • 3.6.1 霍尔效应
      • 3.6.2 霍尔式压力计工作原理
      • 3.6.3 霍尔式压力计的误差及补偿
      • 3.6.4 霍尔式压力计
    • 3.7 电子秤
      • 3.7.1 电子秤的原理
      • 3.7.2 秤重传感器原理
      • 3.7.3 电子秤的应用
    • 3.8 集成压敏传感器
      • 3.8.1 硅电容式集成传感器
      • 3.8.2 扩散硅集成压敏传感器
    • 思考题与习题三
  • 第4章 物位及厚度检测
    • 4.1 电涡流传感器及厚度检测
      • 4.1.1 涡流效应
      • 4.1.2 高频反射式涡流传感器
      • 4.1.3 低频透射式涡流传感器
    • 4.2 电容式物位计
      • 4.2.1 电容式物位计原理
      • 4.2.2 电容式物位传感器
      • 4.2.3 电容式物位传感器应用举例
    • 4.3 微波物位及厚度检测
      • 4.3.1 微波传感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4.3.2 微波传感器测物位与液位
      • 4.3.3 微波传感器测厚度
    • 4.4 超声波物位及厚度检测
      • 4.4.1 超声波检测原理
      • 4.4.2 超声波传感器
      • 4.4.3 超声波传感器测物位
      • 4.4.4 超声波传感器测厚度
    • 4.5 核辐射物位及厚度检测
      • 4.5.1 放射源和探测器
      • 4.5.2 测量电路
      • 4.5.3 核辐射厚度计
      • 4.5.4 核辐射液位计
    • 思考题与习题四
  • 第5章 流量检测
    • 5.1 流量的检测方法
      • 5.1.1 节流差压法
      • 5.1.2 容积法
      • 5.1.3 速度法
      • 5.1.4 流体阻力法
      • 5.1.5 流体振动法
      • 5.1.6 质量流量测量
    • 5.2 差压式流量计
      • 5.2.1 节流装置的工作原理
      • 5.2.2 流量方程
      • 5.2.3 流量系数的确定
      • 5.2.4 标准节流装置
      • 5.2.5 取压方式
      • 5.2.6 差压计
      • 5.2.7 标准节流装置的安装要求
      • 5.2.8 差压式流量计的使用
    • 5.3 容积式流量计
      • 5.3.1 椭圆齿轮流量计
      • 5.3.2 腰轮流量计
      • 5.3.3 旋转活塞式流量计
      • 5.3.4 刮板式流量计
    • 5.4 速度式流量计
      • 5.4.1 叶轮式流量计
      • 5.4.2 涡轮式流量计
    • 5.5 振动式流量计
      • 5.5.1 漩涡流量计
      • 5.5.2 旋进式旋涡流量计
    • 5.6 超声波流量计
      • 5.6.1 超声波流量计的工作原理
      • 5.6.2 超声波流量计的结构
      • 5.6.3 管道泄漏的定位
    • 5.7 电磁流量计
      • 5.7.1 电磁流量计的工作原理
      • 5.7.2 电磁流量计的结构
    • 5.8 质量流量的测量
      • 5.8.1 推导式质量流量测量
      • 5.8.2 直接式质量流量测量
    • 思考题与习题五
  • 第6章 位移、速度及加速度检测
    • 6.1 电感式传感器
      • 6.1.1 电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 6.1.2 电感式传感器输出特性
      • 6.1.3 差动电感传感器原理
      • 6.1.4 电感式位移计
    • 6.2 差动变压器位移计
      • 6.2.1 差动变压器工作原理及特性
      • 6.2.2 差动变压器位移计的结构
      • 6.2.3 差动变压器位移计的测量电路
    • 6.3 电位器式位移传感器
      • 6.3.1 电位器式位移传感器基本工作原理
      • 6.3.2 电位器式位移传感器输出特性
      • 6.3.3 电位器式位移传感器结构
      • 6.3.4 电位器式位移传感器举例
    • 6.4 电容式位移传感器
      • 6.4.1 单电极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及其应用
      • 6.4.2 变面积差动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及其应用
    • 6.5 光栅式位移传感器
      • 6.5.1 光栅的基本结构
      • 6.5.2 光栅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6.6 码盘式传感器
      • 6.6.1 光电码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6.6.2 光电码盘
      • 6.6.3 光电码盘的应用
    • 6.7 激光式传感器
      • 6.7.1 激光的特性和稳频方法
      • 6.7.2 激光干涉传感器测长原理
    • 6.8 磁电感应式速度传感器
      • 6.8.1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及测量电路
      • 6.8.2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的灵敏度K
      • 6.8.3 磁电式速度传感器
    • 6.9 光电式转速计
      • 6.9.1 工作原理
      • 6.9.2 基本测量电路
    • 6.10 加速度传感器
      • 6.10.1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 6.10.2 电阻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
      • 6.10.3 力平衡式加速度传感器
    • 思考题与习题六
  • 第7章 成分与含量检测
    • 7.1 气敏传感器
      • 7.1.1 半导体气敏传感器
      • 7.1.2 薄膜气敏传感器
      • 7.1.3 红外线吸收式气敏传感器
    • 7.2 湿敏传感器
      • 7.2.1 湿敏传感器的分类与特性分析
      • 7.2.2 干湿球湿度计
      • 7.2.3 氯化锂湿敏电阻传感器
      • 7.2.4 半导体陶瓷湿敏电阻传感器
      • 7.2.5 湿度传感器的应用
    • 7.3 液体浓度的检测
      • 7.3.1 溶液的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
      • 7.3.2 电导检测器及测量电路
    • 7.4 生物传感器
      • 7.4.1 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 7.4.2 酶传感器
      • 7.4.3 微生物传感器
    • 思考题与习题七
  • 第8章 光电检测
    • 8.1 光电效应及光电器件
      • 8.1.1 外光电效应及器件
      • 8.1.2 内光电效应及器件
      • 8.1.3 阻挡层光电效应及器件
    • 8.2 光电耦合器件
      • 8.2.1 光电耦合器件的结构和原理
      • 8.2.2 光电耦合器的组合形式
      • 8.2.3 光电耦合器的特性曲线
      • 8.2.4 光电耦合器的应用
    • 8.3 电荷耦合器件(CCD)
      • 8.3.1 CCD的基本工作原理
      • 8.3.2 CCD器件
    • 8.4 图像传感器及其应用
      • 8.4.1 图像的获取技术
      • 8.4.2 图像传感器的应用
    • 思考题与习题八
  • 第9章 自动检测系统及其组成
    • 9.1 自动检测系统的基本组成
      • 9.1.1 自动检测系统的基本结构
      • 9.1.2 自动检测系统的特点
      • 9.1.3 自动检测系统的工作流程
      • 9.1.4 自动检测系统的主要器件简介
    • 9.2 现代测控总线技术
      • 9.2.1 测控总线的类型与标准
      • 9.2.2 GPIB总线
      • 9.2.3 USB总线
      • 9.2.4 VXI总线
    • 9.3 虚拟仪器技术
      • 9.3.1 虚拟仪器概述
      • 9.3.2 虚拟仪器的构成
      • 9.3.3 虚D3C_Df喿C3拟仪器在测控系统中的应用
    • 9.4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
      • 9.4.1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定义
      • 9.4.2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特点
      • 9.4.3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分类
      • 9.4.4 多传感器目标识别的信息融合方法
      • 9.4.5 信息融合技术的应用
    • 思考题与习题九
  • 第10章 检测装置的补偿及抗干扰技术
    • 10.1 非线性补偿技术
      • 10.1.1 模拟线性化
      • 10.1.2 数字线性化
    • 10.2 温度补偿技术
      • 10.2.1 温度补偿原理
      • 10.2.2 温度补偿方式
      • 10.2.3 温度补偿方法
    • 10.3 干扰的类型及产生
      • 10.3.1 干扰的类型
      • 10.3.2 干扰的产生
      • 10.3.3 信噪比和干扰叠加
    • 10.4 干扰信号的耦合方式
      • 10.4.1 静电电容耦合
      • 10.4.2 电磁耦合
      • 10.4.3 共阻抗耦合
      • 10.4.4 漏电流耦合
      • 10.4.5 电子测量装置的两种干扰
      • 10.4.6 共模干扰抑制比
    • 10.5 常用的抑制干扰措施
      • 10.5.1 屏蔽技术
      • 10.5.2 接地技术
      • 10.5.3 浮置
    • 思考题与习题十
  • 参考文献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