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大学物理教程


作者:
主编 李晓波, 副主编 李雪垒 赵娜 周华 胡孟超 张小姣 陈锡荣
定价:
52.00元
ISBN:
978-7-04-059523-9
版面字数:
49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23-02-22
物料号:
59523-0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物理学与天文学类
二级分类:
理工类专业物理学基础课程
三级分类:
大学物理学

本书依据《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并结合湖南工商大学十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根据经管、理工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编写而成。本书以数字化、可视化、生活化模式建设为引导,融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网络教学资源,将更多前沿科技、趣味物理、生活物理内容与专业教学知识有机结合,有效提升学生对大学物理的兴趣。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学等。

本书可以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经管、理工科非物理学类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教材,也可供社会读者阅读及自学。

  • 前辅文
  • 第0章 绪论
    • 0.1 矢量与标量
    • 0.2 矢量的合成与分解
    • 0.3 矢量的坐标表示
    • 0.4 矢量的点乘与叉乘
    • 0.5 矢量的微分与积分
  •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 1.1 运动学基础
      • 1.1.1 参考系与坐标系
      • 1.1.2 质点模型
      • 1.1.3 国际单位制与量纲
    • 1.2 质点运动的线量表示
      • 1.2.1 位置矢量
      • 1.2.2 位移
      • 1.2.3 速度
      • 1.2.4 加速度
    • 1.3 典型的质点运动
      • 1.3.1 直线运动
      • 1.3.2 一般平面曲线运动
    • 1.4 运动学的两类问题
    • *1.5 相对运动
    • 本章总结
    • 课后习题
  • 第2章 质点动力学
    • 2.1 牛顿运动定律
      • 2.1.1 牛顿运动定律
      • 2.1.2 力学常见的几种力
      • 2.1.3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 2.2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 2.2.1 质点的动量定理
      • 2.2.2 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 2.2.3 质点系的动量守恒定律
    • 2.3 功、机械能及机械能守恒定律
      • 2.3.1 功和功率
      • 2.3.2 动能
      • 2.3.3 势能
      • 2.3.4 动能定理与功能原理
      • 2.3.5 机械能守恒定律
    • 2.4 质点的角动量及其守恒定律
    • 本章总结
    • 课后习题
  • 第3章 刚体的定轴转动
    • 3.1 刚体的运动
      • 3.1.1 刚体模型
      • 3.1.2 刚体运动的分类
      • 3.1.3 刚体定轴转动的描述
    • 3.2 刚体定轴转动的转动定律
      • 3.2.1 角动量
      • 3.2.2 转动惯量
      • 3.2.3 转动定律及其应用
    • 3.3 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守恒定律
      • 3.3.1 角动量定理
      • 3.3.2 角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 3.4 刚体定轴转动的功和能
      • 3.4.1 力矩的功和功率
      • 3.4.2 动能定理
      • 3.4.3 功能原理
    • 本章总结
    • 课后习题
  • 第4章 机械振动
    • 4.1 简谐振动
      • 4.1.1 简谐振动的特征
      • 4.1.2 描述简谐振动的特征量
      • 4.1.3 旋转矢量法
    • 4.2 简谐振动的能量
      • 4.2.1 水平弹簧振子系统的能量
      • 4.2.2 简谐振动的应用
    • 4.3 简谐振动的合成
      • 4.3.1 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 4.3.2 同方向、不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 *4.4 常见的机械振动
      • 4.4.1 阻尼振动
      • 4.4.2 受迫振动
      • 4.4.3 共振
    • 本章总结
    • 课后习题
  • 第5章 机械波
    • 5.1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 5.1.1 机械波的产生条件
      • 5.1.2 横波与纵波
      • 5.1.3 波的描述
      • 5.1.4 波动的物理量
    • 5.2 平面简谐波
      • 5.2.1 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 5.2.2 波函数的物理意义
    • 5.3 波的能量与能流密度
      • 5.3.1 波的能量
      • 5.3.2 波的能流密度
    • 5.4 波的干涉和衍射
      • 5.4.1 惠更斯原理
      • 5.4.2 波的叠加原理
      • 5.4.3 波的干涉
      • 5.4.4 波的衍射
    • *5.5 驻波
      • 5.5.1 驻波现象
      • 5.5.2 驻波方程
      • 5.5.3 半波损失
    • 5.6 多普勒效应
      • 5.6.1 多普勒现象
      • 5.6.2 多普勒效应及其应用
    • 本章总结
    • 课后习题
  • 第6章 分子动理论
    • 6.1 分子运动基础
      • 6.1.1 分子动理论
      • 6.1.2 分子运动的统计规律
    • 6.2 气体状态参量
    • 6.3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 6.3.1 物态方程
      • 6.3.2 压强公式
      • 6.3.3 温度公式
    • 6.4 理想气体的能量
      • 6.4.1 能量均分定理
      • 6.4.2 理想气体的内能
    • *6.5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 *6.6 气体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和平均自由程
    • 本章总结
    • 课后习题
  • 第7章 热力学基础
    • 7.1 热力学第零定律
    • 7.2 准静态过程
      • 7.2.1 热力学系统与准静态过程
      • 7.2.2 内能、做功及传热
    • 7.3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 7.3.1 热力学第一定律
      • 7.3.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 7.4 气体的循环过程
      • 7.4.1 循环过程
      • 7.4.2 卡诺循环
    • 7.5 热力学第二定律
      • 7.5.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
      • *7.5.2 自发过程的方向性
      • *7.5.3 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
      • *7.5.4 卡诺定理
    • 本章总结
    • 课后习题
  • 第8章 静电场
    • 8.1 静电场中的电荷
      • 8.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 8.1.2 库仑定律
    • 8.2 静电场的电场强度
      • 8.2.1 静电场与电场强度
      • 8.2.2 电场强度叠加原理
      • 8.2.3 连续带电体的电场强度
    • 8.3 静电场的高斯定理
      • 8.3.1 电场强度通量
      • 8.3.2 高斯定理
      • 8.3.3 高斯定理的应用
    • 8.4 电势与电势能
      • 8.4.1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 8.4.2 静电场的电势
      • 8.4.3 电场强度与电势
      • 8.4.4 连续带电体电势的计算
    • 8.5 静电场中的导体
      • 8.5.1 导体的静电平衡
      • 8.5.2 静电屏蔽及其应用
    • *8.6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 8.6.1 电介质的分类
      • 8.6.2 电介质的极化
      • 8.6.3 高斯定理
    • *8.7 导体的电容
      • 8.7.1 孤立导体的电容
      • 8.7.2 电容器的电容
    • *8.8 静电场的能量
      • 8.8.1 电容器的静电能
      • 8.8.2 静电场的能量
    • 本章总结
    • 课后习题
  • 第9章 恒定磁场
    • 9.1 恒定电流
      • 9.1.1 电流密度
      • 9.1.2 电动势
    • 9.2 磁现象与磁场
      • 9.2.1 磁现象
      • 9.2.2 磁场
    • 9.3 恒定磁场的高斯定理
      • 9.3.1 磁感线
      • 9.3.2 磁通量
      • 9.3.3 高斯定理
    • 9.4 磁感应强度的积分计算
      • 9.4.1 毕奥-萨伐尔定律
      • 9.4.2 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应用
      • 9.4.3 运动电荷的磁场
    • 9.5 恒定磁场的安培环路定理
      • 9.5.1 安培环路定理
      • 9.5.2 安培环路定理的应用
    • 9.6 磁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
      • 9.6.1 洛伦兹力
      • 9.6.2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 9.6.3 霍尔效应
    • *9.7 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
      • 9.7.1 安培定律
      • 9.7.2 磁力矩
    • 本章总结
    • 课后习题
  • 第10章 电磁感应
    • 10.1 电磁感应定律
      • 10.1.1 电磁感应现象
      • 10.1.2 楞次定律
      • 10.1.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10.1.4 感应电流和感应电荷
    • 10.2 动生电动势与感生电动势
      • 10.2.1 动生电动势
      • 10.2.2 感生电动势
    • 10.3 感应电场的相互作用
      • 10.3.1 自感
      • 10.3.2 互感
    • *10.4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 10.4.1 位移电流
      • 10.4.2 麦克斯韦方程组
    • 本章总结
    • 课后习题
  • 第11章 波动光学
    • 11.1 光的干涉
      • 11.1.1 光的相干性
      • 11.1.2 光程及光程差
      • 11.1.3 杨氏双缝干涉
      • 11.1.4 薄膜干涉
      • 11.1.5 劈尖干涉与牛顿环
    • 11.2 光的衍射
      • 11.2.1 光的衍射
      • 11.2.2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 11.2.3 夫琅禾费单缝衍射
      • 11.2.4 圆孔衍射与光学仪器
    • 11.3 光的偏振
      • 11.3.1 自然光和偏振光
      • 11.3.2 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
      • 11.3.3 起偏与检偏
      • 11.3.4 马吕斯定律
      • *11.3.5 反射光与折射光的偏振
    • 本章总结
    • 课后习题
  • 第12章 狭义相对论基础
    • 12.1 相对性原理与经典力学时空观
      • 12.1.1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 12.1.2 伽利略变换
      • 12.1.3 经典力学时空观
      • 12.1.4 经典力学的困难
    • 12.2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概念
      • 12.2.1 基本假设
      • 12.2.2 洛伦兹变换
    • 12.3 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 12.3.1 同时的相对性
      • 12.3.2 长度收缩
      • 12.3.3 时间延缓
    • *12.4 狭义相对论动力学
      • 12.4.1 动量、质量与速度的关系
      • 12.4.2 动量和能量的关系
    • 本章总结
    • 课后习题
  • 第13章 量子物理基础
    • 13.1 热辐射与能量子假设
      • 13.1.1 热辐射
      • 13.1.2 黑体辐射
      • 13.1.3 普朗克能量子假设
    • 13.2 光的粒子性
      • 13.2.1 光电效应
      • 13.2.2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 13.2.3 康普顿效应
    • 13.3 玻尔氢原子理论
      • 13.3.1 原子结构
      • 13.3.2 玻尔氢原子理论
    • 13.4 粒子的波动性
      • 13.4.1 德布罗意波
      • 13.4.2 不确定关系
    • *13.5 量子力学的动力学原理
      • 13.5.1 波函数
      • 13.5.2 薛定谔方程
    • *13.6 电子自旋
      • 13.6.1 施特恩-格拉赫实验
      • 13.6.2 自旋量子数
    • *13.7 原子的壳层结构
      • 13.7.1 四个量子数
      • 13.7.2 泡利不相容原理
      • 13.7.3 能量最小原理
    • 本章总结
    • 课后习题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