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


作者:
许晓毅,罗固源
定价:
53.00元
ISBN:
978-7-04-058449-3
版面字数:
53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22-09-05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二级分类:
环境工程专业课
三级分类:
水污染控制工程及实验

本书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主干课程短学时系列教材之一,适合40~60学时的课程教学。

本书在延续第一版编写特色的基础上,对章节体系、内容设置等进行了调整和完善,深入介绍了水污染控制的基本原理、工艺方法与技术实例等。全书共七章,以水污染控制过程中的核心工艺单元与典型技术方法为主线,突出了与设计应用相关联的理论基础,强化了技术特征与实际应用,更好地体现了编写内容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以满足水污染控制技术领域设计、运行及维护管理的发展需要。

本书可作为我国高等学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或参考教材,也可供环境保护领域的技术人员和科研工作者参考使用。

  • 前辅文
  • 第一章 水污染与水质指标
    •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危害
      • 一、需氧有机物污染
      • 二、水体富营养化
      • 三、毒物污染
      • 四、放射性水污染
      • 五、其他水污染
    • 第二节 污水性质与污染指标
      • 一、污水性质
      • 二、污染指标
    • 第三节 水质标准
      • 一、水环境质量标准
      • 二、污水的排放标准
      • 三、再生水水质标准
    • 思考题
  • 第二章 反应器理论基础与污水的均化
    • 第一节 反应器理论基础
      • 一、物料平衡与反应器
      • 二、间歇反应器
      • 三、连续搅拌罐式反应器
      • 四、活塞流反应器
    • 第二节 反应效率比较
      • 一、去除百分数与去除率
      • 二、BR和PFR的比较
      • 三、CSTR和PFR的比较
      • 四、串联式CSTR与PFR的比较
    • 第三节 污水的均化
      • 一、均量
      • 二、均质
      • 三、均化
    • 思考题
  • 第三章 污水的物理化学处理
    • 第一节 固液分离与膜分离过程
      • 一、格栅
      • 二、沉淀过程
      • 三、上浮过程
      • 四、离心分离技术
      • 五、过滤
      • 六、膜分离法
    • 第二节 化学沉淀与酸碱中和
      • 一、化学沉淀
      • 二、酸碱中和
    • 第三节 氧化还原处理
      • 一、氧化法
      • 二、还原法
      • 三、电解法
    • 第四节 化学混凝过程
      • 一、混凝机理
      • 二、混凝剂与助凝剂
      • 三、混凝剂的投加和水力条件
      • 四、混凝反应器的设计
      • 五、混凝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五节 吸附与离子交换处理法
      • 一、吸附
      • 二、离子交换法
    • 思考题
  • 第四章 污水的生物处理
    • 第一节 概述
      • 一、污水生物处理的概念
      • 二、污水生物处理的对象
      • 三、污水生物处理的类型
      • 四、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 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长和动力学基础
      • 一、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 二、微生物的生长环境
      • 三、微生物生长动力学
    • 第三节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
      • 一、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概念
      • 二、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
      • 三、活性污泥的组成及性能指标
      • 四、活性污泥的增殖规律
      • 五、活性污泥净化反应过程
      • 六、活性污泥法基本数学模型
      • 七、曝气的理论基础和曝气方法
      • 八、活性污泥法的工艺类型
      • 九、活性污泥法的设计
      • 十、活性污泥法系统的运行管理
    • 第四节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生物膜法
      • 一、生物膜法概述
      • 二、生物滤池
      • 三、生物转盘
      • 四、生物接触氧化
      • 五、生物流化床
    • 第五节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 一、厌氧生物处理的原理
      • 二、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方法
      • 三、厌氧生物处理法的设计
      • 四、厌氧和好氧技术的联合运用
    • 第六节 污水的生物脱氮除磷原理及技术
      • 一、传统的生物脱氮除磷原理
      • 二、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技术
      • 三、生物脱氮除磷理论的进展
    • 思考题
  • 第五章 污水的生态工程处理
    • 第一节 稳定塘
      • 一、稳定塘的净化机理
      • 二、稳定塘的类型
      • 三、稳定塘的工艺设计
      • 四、稳定塘应用工程实例
    • 第二节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
      • 一、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净化原理
      • 二、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工艺类型及应用
      • 三、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工艺设计
    • 第三节 人工湿地
      • 一、人工湿地概述
      • 二、人工湿地的净化原理
      • 三、人工湿地系统的工艺设计
      • 四、人工湿地的植物配置与管理
      • 五、人工湿地应用工程实例
    • 思考题
  • 第六章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 第一节 污泥的概述
      • 一、污泥的种类
      • 二、污泥的特性
      • 三、污泥量
    • 第二节 污泥处理工艺
    • 第三节 污泥浓缩
      • 一、重力浓缩
      • 二、气浮浓缩
      • 三、机械浓缩
    • 第四节 污泥稳定
      • 一、污泥的生物稳定
      • 二、污泥的化学稳定
      • 三、污泥的其他稳定方法
    • 第五节 污泥调理与脱水
      • 一、污泥调理
      • 二、自然脱水
      • 三、机械脱水
    • 第六节 最终处置与综合利用
      • 一、污泥热干化
      • 二、污泥土地利用
      • 三、污泥填埋
      • 四、污泥建筑材料利用
      • 五、污泥焚烧
    • 思考题
  • 第七章 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及污水再生利用
    • 第一节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
      • 一、流程选择的基本要素
      • 二、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典型工艺流程
      • 三、工业废水处理的工艺系统
    • 第二节 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与运行控制
      • 一、厂址选择
      • 二、平面布置与高程布置
      • 三、配水设施和计量设备
      • 四、污水处理厂运行控制
    • 第三节 污水的深度处理与再生利用
      • 一、污水再生利用的途径
      • 二、污水深度处理方法与技术组合
      • 三、城镇污水再生的典型工艺流程
    • 思考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摘录)
    • 附录二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摘录)
    • 附录三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摘录)
    • 附录四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20)(摘录)
    • 附录五 清水饱和溶解氧数值和温度的关系表

本数字课程与许晓毅、罗固源主编的《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配套。数字课程对教材进行补充和拓展,包含每个章节的电子教案。电子教案呈现教材中的主要概念、理论,补充相关的应用案例,有助于学生把握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