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第四版)


作者:
王文章
定价:
82.00元
ISBN:
978-7-04-057907-9
版面字数:
59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23-04-18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法学
二级分类:
社会学
三级分类:
社会学

暂无
  • 前辅文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理论研究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新概念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产生于保护的需要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科学概念的意义及其定型化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一、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及保护的重要意义
      • 二、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紧迫性
    •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发展
      • 一、我国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
      • 二、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值得借鉴
    •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的总体把握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的正确把握
      • 二、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和内涵的原则
      • 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认定要坚持科学性
      •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式与原则
    • 第五节 本书编撰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编撰的基本思路
      • 二、主要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
      • 一、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和深化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释义
      • 一、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几个概念的理解
      • 二、国内外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解释
      • 三、本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解释
    •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人类遗产的关系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关系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的关系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关系
      •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景观遗产的关系
    •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
      • 一、独特性
      • 二、活态性
      • 三、传承性
      • 四、流变性
      • 五、综合性
      • 六、民族性
      • 七、地域性
    • 第五节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
      • 一、对于几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的分析
      • 二、在保护实践中深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的认知
    • 第六节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规范问题
  •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丰富性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定义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丰富性与体系性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时性基本价值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价值
    •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时性基本价值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价值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和谐价值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价值
    •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时代价值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
  • 第四章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 第一节 国际层面保护工作的意义
      • 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可持续发展
      • 二、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 三、有利于促进特定文化权利的实现
    • 第二节 国家层面保护工作的意义
      • 一、有利于保护我国传统文化及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 二、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大团结
      • 三、有利于促进全民文化自觉、文化创新和先进文化发展
      • 四、有利于促进我国和谐文化建设
      • 五、有利于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 六、有利于缩小发展差异,促进地区间经济社会文化均衡发展
      • 七、有利于年青一代的文化启蒙和爱国主义教育
    • 第三节 立足新时代,在更高层次理解保护工作的意义
      • 一、有利于树立、增强和坚定文化自信
      • 二、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三、有利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 四、有利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化和实践
  • 第五章 中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中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
      • 一、中国古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 二、中国现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
    • 第二节 新中国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显著成绩
      • 一、新中国成立后17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绩
      • 二、抢救与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绩
      •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 第三节 中国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 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 二、中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机构
      • 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学术人才队伍培养
      • 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项目、重要会议与专题著述
  • 第六章 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国外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
      • 一、古希腊对神话传说、史诗等的传承及其意义
      • 二、古印度对民族口头传统的传承
    • 第二节 二战后国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
      • 一、日本:以立法作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
      • 二、韩国:全民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动
      • 三、法国:制定保护文化遗产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套评价标准和管理办法
      • 四、意大利:提出“反发展”的整体性保护新概念
    • 第三节 国外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 一、法国:设立“文化遗产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 二、意大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成为亮点
      • 三、日本:引入欧美各国保护文化遗产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登录制度
      • 四、韩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得益于商业运作和旅游业的参与
      • 五、亚洲太平洋地区:出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
    • 第四节 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政策、机构和资金情况
      • 一、国外制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和政策
      • 二、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构设置
      • 三、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金投入
      • 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工作
  • 第七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研究的意义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般与个别
      • 二、分类学研究的必要性
    • 第二节 文化学与艺术学上的分类研究
      • 一、文化的分类
      • 二、艺术的分类
    • 第三节 世界遗产及人类文化遗产的分类
      • 一、《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所界定的“世界遗产”
      • 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确认
      • 三、文化景观遗产的提出
      •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人们的视野
      • 五、世界遗产的基本分类
    • 第四节 国际文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布之前的分类
      •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分类
      • 三、对于上述分类方法的分析
    • 第五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代码表的制定
      • 一、分类方法和分类体系要符合保护的实际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代码表
    • 第六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分类体系
      • 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分类
      • 二、对于国家级名录十大类分类方法的理论分析
    • 第七节 本书的分类
  • 第八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与保护主体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
      • 一、何谓“传承主体”
      • 二、传承的主要形式
      • 三、传承的理念
      • 四、传承主体保护的紧迫性、重要性
      • 五、对传承主体的保护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
      • 一、何谓“保护主体”
      • 二、各级各类保护主体的职责
  • 第九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原则与方法
    •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保护理念,实施合理的价值评定
      • 一、更新观念、端正理念
      • 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有的放矢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
      • 一、本真性
      • 二、整体性
      • 三、可解读性
      • 四、可持续性
    •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与措施
      • 一、立法保护:保护的根本保证
      • 二、科学的管理机制:保护的重要基础
      • 三、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保护意识的有效途径
      • 四、重视专家指导和人才队伍建设:保护工作的关键
      • 五、财政投入:保护的基本保障
      • 六、系统科学的保护方式:保护实施的重要环节
      • 七、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护的必要途径
  • 第十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机制
    • 第一节 国际机构、区域组织及各国立法情况
      • 一、国际机构的立法概况
      • 二、区域组织的立法概况
      • 三、各国立法概况
    • 第二节 国内立法实践的探索
      • 一、国家层面的立法
      • 二、地方层面的立法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阐释
      • 一、总则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
      • 五、法律责任
      • 六、附则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 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 三、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 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 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历届《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最佳实践项目名册》
      • ( 一 )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 二 )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最佳实践项目名册》
      • ( 三 )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及《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四 )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最佳实践项目名册》
      • ( 五 )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最佳实践项目名册》
      • ( 六 )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最佳实践项目名册》
      • ( 七 )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最佳实践项目名册》
      • ( 八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九 )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最佳实践项目名册》
      • ( 十 )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最佳实践项目名册》
      • ( 十一 )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最佳实践项目名册》
      • ( 十二 )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优秀实践名册》
      • ( 十三 )202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优秀实践名册》
  • 再版后记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