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中西诗学对话


作者:
曹顺庆、王超等
定价:
136.00元
ISBN:
978-7-04-056740-3
版面字数:
50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精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21-11-26
物料号:
56740-0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中文
二级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三级分类:
汉语言文学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将当代西方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进行系统比较的学术著作,也是第一次将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相结合的比较诗学论著。上篇阐述了中西诗学对话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并以海德格尔、福柯、德里达和布莱希特的文论思想为例,从影响关系入手,实证研究当代西方文论的中国元素,分析中国文论话语如何实现“他国化变异”,影响和改变当代西方文论发展进程。下篇用中国古代文论话语跨时空错位阐释当代西方文论思潮,研究不同文明文论对同一诗学范畴的差异化阐述。本书从“以西释中”转向“以中释西”,从“阐释寻同”转向“阐释变异”,从“求同存异”转向“差异互补”,开启中西诗学对话的新时代、新局面。

  • 前辅文
  • 绪言
  • 上篇 总体对话与实证变异
    • 第一章 中西诗学对话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对话的理论缘起
      • 第二节 对话的创新路径
      • 第三节 对话的概念界定
      • 第四节 对话的研究领域
    • 第二章 中西诗学对话的实践路径
      • 第一节 中国诗学话语的知识清理
      • 第二节 中西诗学话语的学术规则
      • 第三节 中西诗学对话的价值意义
      • 第四节 中西诗学对话的基本方法
    • 第三章 中国古代文论他国化实证变异
      • 第一节 海德格尔与老庄思想
      • 第二节 福柯与中国文化
      • 第三节 德里达与中国文化
      • 第四节 布莱希特与中国戏曲
    • 第四章 当代西方文论中国化实证变异
      • 第一节 当代西方文论在中国的译介
      • 第二节 当代西方文论在中国的研究
      • 第三节 当代西方文论在中国的变异
      • 第四节 理论旅行、文化杂糅与西方文论中国化
  • 下篇 专题对话与阐释变异
    • 第五章 对话俄国形式主义
      • 第一节 “文笔之分”与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性”
      • 第二节 “点铁成金”与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
      • 第三节 “通变奇正”与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对话英美新批评
      • 第一节 “工拙”与新批评“张力”
      • 第二节 “正言若反”与新批评“悖论”
      • 第三节 “复意”与新批评“含混”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对话现象学
      • 第一节 “目击道存”与胡塞尔“本质直观”
      • 第二节 “味外之旨”与英伽登“未定点”
      • 第三节 “虚无之境”与海德格尔“无蔽澄明”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八章 对话西方阐释学
      • 第一节 中国古代经学与西方解经学
      • 第二节 “训诂笺传”与西方解经学
      • 第三节 “依经立义”与西方阐释学
      • 第四节 “诗无达诂”与西方阐释学
      • 第五节 小结
    • 第九章 对话西方接受理论
      • 第一节 “知音”与费希“读者反应”
      • 第二节 “以意逆志”与姚斯“期待视野”
      • 第三节 “微言大义”与伊瑟尔“文本空白”
      • 第四节 小结
    • 第十章 对话结构主义、解构主义
      • 第一节 “道”与“逻各斯”
      • 第二节 “宗经”与弗莱“原型批评”
      • 第三节 “无中生有”与德里达“播散延异”
      • 第四节 小结
    • 第十一章 对话精神分析学
      • 第一节 “止乎礼义”与精神分析学“本能冲动”
      • 第二节 “蚌病成珠”与精神分析学“压抑理论”
      • 第三节 “发愤著书”与精神分析学“欲望升华”
      • 第四节 小结
    • 第十二章 对话西方马克思主义
      • 第一节 “法天贵真”与阿多诺“反艺术”
      • 第二节 “独尊儒术”与葛兰西“文化霸权”
      • 第三节 “言不尽意”与伊格尔顿“意义生产”
      • 第四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书目
  • 索引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