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知识体系与课程设置


作者:
何雅玲
定价:
51.00元
ISBN:
978-7-04-056142-5
版面字数:
56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21-07-12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机械/能源类
二级分类:
能源动力类专业课
三级分类:
能源概论

本书针对高等学校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内涵、定位和知识体系,设置了数学基础课程群、储能基础课程群、热质储能课程群、电化学与电磁储能课程群、系统储能课程群、前沿讲座课程群、专业综合实验课程群,重点介绍了这7大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概况和知识点,为培养具有多学科交叉素养的科研工作者、工程师及管理人员奠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

本书可为高等学校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阶段的课程体系提供指导,同时也可为能源动力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机械类、物理学类、化学类、力学类、材料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水利类、化工与制药类、交通运输类、航空航天类、核工程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建筑类等专业构建宽口径和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提供参考和引导示范,还可为上述专业研究生相关课程体系的建设和专业学习提供参考。

  • 前辅文
  • 第1章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及人才培养定位
    • 1.1 储能科学与工程
    • 1.2 人才培养需求
    • 1.3 人才培养定位
  • 第2章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 2.1 培养目标
    • 2.2 培养方式
    • 2.3 专业知识体系
    • 2.4 专业课程设置
    • 2.5 学期安排
    • 2.6 毕业要求
  • 第3章 数学基础课程群
    • 3.1 “高等数学Ⅰ”教学大纲
    • 3.2 “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教学大纲
    • 3.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大纲
    • 3.4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教学大纲
    • 3.5 “数学物理方程”教学大纲
    • 3.6 “运筹学”教学大纲
  • 第4章 储能基础课程群
    • 4.1 “大学物理(含实验)”教学大纲
    • 4.2 “工程力学”教学大纲
    • 4.3 “储能化学基础(含实验)”教学大纲
    • 4.4 “计算机科学基础与高级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 4.5 “自动控制理论”教学大纲
    • 4.6 “工程图学”教学大纲
    • 4.7 “电路”课程教学大纲
    • 4.8 “现代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4.9 “储能原理Ⅰ”教学大纲
    • 4.10 “储能原理Ⅱ”教学大纲
  • 第5章 热质储能课程群
    • 5.1 “储能热流基础(含实验)”教学大纲
    • 5.2 “传热传质学”教学大纲
    • 5.3 “热质储能技术及应用(含实验)”教学大纲
    • 5.4 “先进热力系统技术及仿真”教学大纲
    • 5.5 “可再生能源及其发电技术”教学大纲
    • 5.6 “流体机械原理及其储能应用”教学大纲
    • 5.7 “氢能储存与应用”教学大纲
  • 第6章 电化学与电磁储能课程群
    • 6.1 “储能材料工程”教学大纲
    • 6.2 “电化学基础”教学大纲
    • 6.3 “半导体物理”教学大纲
    • 6.4 “电池材料制备技术”教学大纲
    • 6.5 “新型储能电池技术”教学大纲
    • 6.6 “纳米材料与能源”教学大纲
    • 6.7 “固态电池”教学大纲
  • 第7章 系统储能课程群
    • 7.1 “储能系统设计”教学大纲
    • 7.2 “电力系统分析”教学大纲
    • 7.3 “储能系统检测与估计”教学大纲
    • 7.4 “能源互联网”教学大纲
    • 7.5 “嵌入式智能系统”教学大纲
    • 7.6 “智能电网储能应用技术”教学大纲
    • 7.7 “电储能系统与并网技术”教学大纲
    • 7.8 “物联网应用概论”教学大纲
    • 7.9 “信息物理融合能源系统”教学大纲
  • 第8章 前沿讲座课程群
    • 8.1 “大型储能工程导论”教学大纲
  • 第9章 专业综合实验课程群
    • 9.1 “热质储能综合实验”教学大纲
    • 9.2 “储能电池设计、制作及集成化实验”教学大纲
    • 9.3 “储能装置设计与开发实验”教学大纲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