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诊断学


作者:
张国刚 陈芳源
定价:
65.00元
ISBN:
978-7-04-055741-1
版面字数:
1040.000千字
开本:
特殊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21-05-06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医药
二级分类:
临床医学

全书共三十二章,包括问诊,常见症状,基本检查方法,一般检查,头颈部检查,胸部检查,腹部检查,生殖器、肛门及直肠检查,脊柱与四肢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全身体格检查,实验诊断概论,临床血液学检验,排泄物、体液及分泌物检查,肾病常用实验室检查,肝病常用实验室检查,内分泌代谢病常用实验室检查,心脏疾病常用实验室检查,临床常用其他生物化学检查,临床免疫学检查,临床病原体检查,分子诊断,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其他特殊检查,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检查和酸碱平衡调节,内镜检查,消化道功能学检测,病历书写,诊断疾病的步骤与临床思维方法,临床常用诊疗技术。在每章前设关键词、章导语,常见症状章节中列出了每一个症状的诊断思维图,全书纸质内容与数字课程一体化设计,数字课程包括基础链接、拓展阅读、图片、微视频、学习目标,教学PPT 及自测题等资源,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为教师教学及学生自学提供方便。

本书适用于高等学校临床、基础、预防、护理、检验、口腔、药学等专业的学生,也是医学生参加执业医师考试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必备书,还可供临床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 前辅文
  • 绪论
  • 第一章 问诊
    • 第一节 问诊的重要性
    •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 第三节 问诊的方法、技巧和人文素养
    • 第四节 特殊情况的问诊
  • 第二章 常见症状
    • 第一节 发热
    • 第二节 皮肤黏膜出血
    • 第三节 呼吸困难
    • 第四节 咳嗽与咳痰
    • 第五节 咯血
    • 第六节 发绀
    • 第七节 胸痛
    • 第八节 心悸
    • 第九节 恶心与呕吐
    • 第十节 吞咽困难
    • 第十一节 反流
    • 第十二节 黄疸
    • 第十三节 腹痛
    • 第十四节 呕血
    • 第十五节 便血
    • 第十六节 腹泻
    • 第十七节 便秘
    • 第十八节 水肿
    • 第十九节 血尿
    • 第二十节 尿频、尿急、尿痛
    • 第二十一节 无尿、少尿、多尿
    • 第二十二节 排尿困难
    • 第二十三节 肥胖
    • 第二十四节 消瘦
    • 第二十五节 意识障碍
    • 第二十六节 头痛
    • 第二十七节 晕厥
    • 第二十八节 眩晕
    • 第二十九节 认知功能障碍
    • 第三十节 震颤
  • 第三章 基本检查方法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视诊
    • 第三节 触诊
    • 第四节 叩诊
    • 第五节 听诊
    • 第六节 嗅诊
  • 第四章 一般检查
    • 第一节 全身状态检查
    • 第二节 皮肤检查
    • 第三节 淋巴结检查
  • 第五章 头颈部检查
    • 第一节 头发、头皮与头颅检查
    • 第二节 颜面及其器官检查
    • 第三节 颈部检查
  • 第六章 胸部检查
    • 第一节 胸壁、胸廓检查
    • 第二节 乳房检查
    • 第三节 肺和胸膜检查
    • 第四节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 第五节 心脏检查
    • 第六节 血管检查
    • 第七节 循环系统常见病征
  • 第七章 腹部检查
    • 第一节 腹部检查
    • 第二节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 第八章 生殖器、肛门及直肠检查
    • 第一节 男性生殖器检查
    • 第二节 女性生殖器检查
    • 第三节 肛门及直肠检查
  • 第九章 脊柱与四肢检查
    • 第一节 脊柱检查
    • 第二节 四肢与关节检查
    • 第三节 脊柱四肢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
  • 第十章 神经系统检查
    • 第一节 高级神经活动检查
    • 第二节 脑神经检查
    • 第三节 运动功能检查
    • 第四节 感觉功能检查
    • 第五节 神经反射检查
    • 第六节 脑膜刺激征检查
    • 第七节 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 第十一章 全身体格检查
    • 第一节 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
    • 第二节 全身体格检查纲要
    • 第三节 重点体格检查
    • 第四节 特殊体格检查
  • 第十二章 实验诊断概论
    • 第一节 实验诊断的概念
    • 第二节 实验诊断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实验诊断的临床应用
  • 第十三章 临床血液学检验
    • 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查
    • 第二节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 第三节 骨髓细胞学检查
    • 第四节 血栓与止血检测
    • 第五节 血型与输血检查
  • 第十四章 排泄物、体液及分泌物检查
    • 第一节 尿液检查
    • 第二节 粪便检查
    • 第三节 脑脊液检查
    • 第四节 浆膜腔积液检验
    • 第五节 生殖系统体液检查
    • 第六节 痰液检查
  • 第十五章 肾病常用实验室检查
    • 第一节 肾小球功能检查
    • 第二节 肾小管功能检查
    • 第三节 常见肾疾病的实验室诊断要点
  • 第十六章 肝病常用实验室检查
    • 第一节 血清酶检查
    • 第二节 蛋白质代谢检查
    • 第三节 胆红素与胆汁酸代谢检查
    • 第四节 肝纤维化检查
    • 第五节 常见肝疾病的实验室诊断要点
  • 第十七章 内分泌代谢病常用实验室检查
    • 第一节 糖代谢检查
    • 第二节 脂代谢检查
    • 第三节 内分泌激素检查
    • 第四节 常见内分泌疾病的实验室诊断要点
  • 第十八章 心脏疾病常用实验室检查
    • 第一节 心肌损伤的实验室检查
    •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实验室检查
    • 第三节 常见心脏疾病的实验室诊断要点
  • 第十九章 临床常用其他生物化学检查
    • 第一节 血清电解质测定
    • 第二节 血清铁及其代谢相关物检查
    • 第三节 其他血清酶学检查
  • 第二十章 临床免疫学检查
    • 第一节 体液免疫检查
    • 第二节 细胞免疫检查
    • 第三节 自身免疫检查
    • 第四节 移植免疫检查
    • 第五节 肿瘤标志物检查
    • 第六节 炎症标志物检查
  • 第二十一章 临床病原体检查
    • 第一节 病原体检测方法
    • 第二节 常见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实验诊断
    • 第三节 病原生物耐药性检查
    • 第四节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检查
  • 第二十二章 分子诊断
  • 第二十三章 心电图检查
    • 第一节 临床心电学基础
    • 第二节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
    • 第三节 心房肥大和心室肥厚心电图
    • 第四节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 第五节 心律失常心电图
    • 第六节 电解质紊乱对心电图的影响
    • 第七节 其他常用心电学检查
  • 第二十四章 超声心动图检查
    • 第一节 常用超声心动图的检查方法
    • 第二节 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
    • 第三节 常见心脏疾病的超声心动图特点
  • 第二十五章 心脏其他特殊检查
    • 第一节 心导管术检查
    • 第二节 心血管造影术检查
    • 第三节 心脏放射性核素检查
    • 第四节 动态血压监测
  • 第二十六章 肺功能检查
    • 第一节 肺容积测定
    • 第二节 肺通气功能检查
    • 第三节 肺换气功能检查
  • 第二十七章 血气分析检查和酸碱平衡调节
    • 第一节 血气分析检查
    • 第二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
    • 第三节 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 第二十八章 内镜检查
    • 第一节 内镜发展史简介
    • 第二节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 第三节 下消化道内镜检查
    • 第四节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 第五节 内镜超声检查
    • 第六节 支气管镜检查
  • 第二十九章 消化道功能学检测
    • 第一节 呼气试验
    • 第二节 肛管直肠测压
    • 第三节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检查
    • 第四节 h 食管内pH 监测与阻抗
  • 第三十章 病历书写
    • 第一节 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
    • 第二节 病历书写格式及内容
  • 第三十一章 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
    • 第一节 诊断疾病的步骤
    • 第二节 临床思维方法
    • 第三节 临床诊断的内容与格式
  • 第三十二章 临床常用诊疗技术
    • 第一节 导尿术
    • 第二节 胸膜腔穿刺术
    • 第三节 内科胸膜活体组织检查术
    • 第四节 内科胸腔镜检查术
    • 第五节 腹膜腔穿刺术
    • 第六节 心包腔穿刺术
    • 第七节 腰椎穿刺术
    • 第八节 骨髓穿刺术及骨髓活组织检查术
    • 第九节 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及抽脓术
    • 第十节 经皮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
    • 第十一节 常用关节腔穿刺技术
    • 第十二节 中心静脉压测定
  • 参考文献

诊断学数字课程与纸质教材一体化设计,紧密配合。数字课程包括基础链接、拓展阅读、图片、视频、学习目标、教学PPT、自测题等资源。充分运用多种形式媒体资源,极大地丰富了知识的呈现形式,拓展了教材内容。在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同时,为学生学习提供思维与探索的空间。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