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无线与移动网技术(第2版)


作者:
唐震洲 施晓秋 刘军
定价:
43.00元
ISBN:
978-7-04-054852-5
版面字数:
40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20-09-25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计算机/教育技术类
二级分类: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

本书是“高等学校网络工程系列教材”之一,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无线网络的物理层、无线网络的数据链路层、无线个域网与蓝牙技术、无线局域网、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宽带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低功耗广域网、移动Ad Hoc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IP技术等。本书以无线与移动网络的知识与技能为核心,内容系统,结构合理,实用性强。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相关课程教材,也可供网络工程从业人员参考。

  • 前辅文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什么是无线网络
      • 1.1.2 无线网络的分类
      • 1.1.3 无线网络的发展
    • 1.2 无线网络的体系结构
      • 1.2.1 OSI参考模型
      • 1.2.2 TCP/IP参考模型
      • 1.2.3 无线网络的协议模型
    • 1.3 无线网络的组网模式
      • 1.3.1 Infrastructure模式
      • 1.3.2 Ad Hoc模式
    • 1.4 无线网络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1.4.1 恶劣的信道特性
      • 1.4.2 无线信道的干扰
      • 1.4.3 电源管理
      • 1.4.4 无线网络的安全
    • 1.5 本书的结构
    • 思考题
  • 第2章 无线网络的物理层
    • 2.1 无线传输媒体
    • 2.2 无线传播模型
      • 2.2.1 无线传播方式
      • 2.2.2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
      • 2.2.3 双线地面反射模型
      • 2.2.4 室内无线传播模型
    • 2.3 移动环境下的无线传播
      • 2.3.1 多径传播与多径衰落
      • 2.3.2 多普勒频谱扩展
      • 2.3.3 快衰落与慢衰落
      • 2.3.4 分集接收技术
    • 2.4 基带传输技术
      • 2.4.1 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
      • 2.4.2 基带脉冲调制和超宽带脉冲传输
    • 2.5 频带传输
      • 2.5.1 基本的调制解调方法
      • 2.5.2 多进制调制原理
      • 2.5.3 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
      • 2.5.4 正交调幅
      • 2.5.5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 2.6 扩频技术
      • 2.6.1 扩频的概念
      • 2.6.2 扩频序列及其相关特性
      • 2.6.3 直接序列扩频技术
      • 2.6.4 跳频扩频技术
      • 2.6.5 跳时扩频技术
    • 思考题
  • 第3章 无线网络的数据链路层
    • 3.1 无线网络的介质访问控制
      • 3.1.1 非竞争的介质访问控制
      • 3.1.2 基于竞争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 3.2 差错控制
      • 3.2.1 差错控制编码的工作原理
      • 3.2.2 常用检错码
      • 3.2.3 常用纠错码
      • 3.2.4 差错控制方式
    • 思考题
  • 第4章 无线个域网与蓝牙技术
    • 4.1 无线个域网与IEEE 802.15标准概述
      • 4.1.1 无线个域网概述
      • 4.1.2 IEEE 802.15标准概述
    • 4.2 蓝牙技术概述
      • 4.2.1 蓝牙的特点
      • 4.2.2 蓝牙标准的演进
      • 4.2.3 蓝牙协议栈
      • 4.2.4 相关术语
    • 4.3 蓝牙的基带协议规范
      • 4.3.1 蓝牙的物理信道与物理链路
      • 4.3.2 蓝牙基带的分组类型及结构
      • 4.3.3 蓝牙微微网的建立过程
    • 4.4 蓝牙的链路管理协议
      • 4.4.1 链路管理协议概述
      • 4.4.2 LMP-PDU和过程规则
    • 4.5 蓝牙的逻辑链路控制和适配协议(L2CAP)
      • 4.5.1 L2CAP功能
      • 4.5.2 L2CAP的信道与分组
    • 4.6 服务发现协议
      • 4.6.1 服务发现协议的工作模型
      • 4.6.2 服务记录
      • 4.6.3 服务类
      • 4.6.4 服务搜索和浏览服务
    • 4.7 蓝牙应用的实现举例——蓝牙耳机
      • 4.7.1 蓝牙耳机应用的协议栈模型
      • 4.7.2 蓝牙耳机应用的链路建立
    • 思考题
  • 第5章 无线局域网
    • 5.1 无线局域网概述
      • 5.1.1 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历程
      • 5.1.2 无线局域网的特点
      • 5.1.3 无线局域网的标准组织
    • 5.2 IEEE 802.11协议簇
      • 5.2.1 IEEE 802.11体系结构
      • 5.2.2 IEEE 802.11物理层
      • 5.2.3 IEEE 802.11分布式协调功能
      • 5.2.4 IEEE 802.11的帧
      • 5.2.5 无线客户端接入过程
    • 5.3 无线局域网组网
      • 5.3.1 无线局域网设备
      • 5.3.2 无线局域网逻辑架构
      • 5.3.3 无线局域网的漫游
      • 5.3.4 无线局域网的应用部署
    • 5.4 无线接入点控制和配置(CAPWAP)协议
      • 5.4.1 CAPWAP概述
      • 5.4.2 CAPWAP工作原理
    • 5.5 无线局域网的规划与设计
      • 5.5.1 需求分析
      • 5.5.2 无线局域网的设计
      • 5.5.3 无线局域网设计举例
    • 思考题
  • 第6章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 6.1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 6.1.1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演变
      • 6.1.2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 6.1.3 移动网络中的大区制和小区制
      • 6.1.4 蜂窝移动网络中的频率复用与区群
    • 6.2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 6.2.1 GSM的业务
      • 6.2.2 GSM网络的系统结构
      • 6.2.3 GSM的信道类型
      • 6.2.4 GSM的多址方式
      • 6.2.5 功率控制
      • 6.2.6 越区切换
      • 6.2.7 位置管理
      • 6.2.8 GSM呼叫过程示例
    • 6.3 CDMA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 6.3.1 CDMA系统概述
      • 6.3.2 CDMA系统的结构
      • 6.3.3 CDMA系统的信道结构
      • 6.3.4 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
    • 思考题
  • 第7章 宽带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 7.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 7.1.1 3G概述
      • 7.1.2 宽带码分多址系统(WCDMA)
      • 7.1.3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TD-SCDMA)
      • 7.1.4 CDMA2000
    • 7.2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 7.2.1 4G概述
      • 7.2.2 LTE-A的系统结构
      • 7.2.3 LTE-A协议栈
      • 7.2.4 LTE-A的时频资源
      • 7.2.5 LTE-A的关键技术
    • 思考题
  • 第8章 低功耗广域网
    • 8.1 LoRa广域网技术
      • 8.1.1 基于LoRa的LPWAN协议栈
      • 8.1.2 LoRaWAN的网络架构
      • 8.1.3 LoRaWAN的入网方式
      • 8.1.4 LoRaWAN的优化
    • 8.2 窄带物联网技术
      • 8.2.1 NB-IoT的特点及应用
      • 8.2.2 NB-IoT的物理层规范概述
      • 8.2.3 NB-IoT的网络架构
      • 8.2.4 NB-IoT的组网方式
    • 思考题
  • 第9章 移动Ad Hoc网络
    • 9.1 MANET概述
      • 9.1.1 MANET的定义
      • 9.1.2 MANET的特点
      • 9.1.3 MANET的应用
      • 9.1.4 MANET的协议栈结构
      • 9.1.5 MANET的拓扑结构
    • 9.2 MANET的介质访问控制技术
      • 9.2.1 MANET中MAC协议设计所面临的问题
      • 9.2.2 典型的MANET MAC协议
    • 9.3 MANET的路由协议
      • 9.3.1 MANET路由协议的分类
      • 9.3.2 DSDV路由协议
      • 9.3.3 DSR路由协议
      • 9.3.4 MANET的组播
    • 9.4 MANET的功率控制
      • 9.4.1 网络层的功率控制
      • 9.4.2 链路层功率控制机制
    • 思考题
  • 第10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
    • 10.1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 10.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
      • 10.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 10.1.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
      • 10.1.4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
    • 10.2 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
      • 10.2.1 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的分类
      • 10.2.2 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的评价指标
      • 10.2.3 无线传感器网络周期性工作/睡眠调度机制
      • 10.2.4 典型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
    • 10.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
      • 10.3.1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特点
      • 10.3.2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评价指标
      • 10.3.3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分类
      • 10.3.4 典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
    • 10.4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控制
      • 10.4.1 拓扑控制的设计目标
      • 10.4.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
      • 10.4.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控制分类
    • 10.5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技术
      • 10.5.1 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技术概述
      • 10.5.2 传感器节点的时钟模型
      • 10.5.3 典型的时间同步方法
    • 10.6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技术
      • 10.6.1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的分类
      • 10.6.2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的评价标准
      • 10.6.3 基于测距的定位方法
      • 10.6.4 典型非测距的定位方法
    • 10.7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融合
      • 10.7.1 数据融合概述
      • 10.7.2 数据融合的主要方法
    • 10.8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与部署
      • 10.8.1 硬件平台
      • 10.8.2 软件平台
      • 10.8.3 网络平台
    • 思考题
  • 第11章 移动IP技术
    • 11.1 移动IP概述
      • 11.1.1 移动IP的需求背景
      • 11.1.2 移动IP的基本概念
      • 11.1.3 移动IP的设计目标
      • 11.1.4 移动IP的发展与演变
      • 11.1.5 移动IP的特点
    • 11.2 移动IPv4技术原理
      • 11.2.1 移动IPv4的相关术语与功能实体
      • 11.2.2 移动IPv4的工作原理
      • 11.2.3 移动IPv4的代理发现
      • 11.2.4 移动IPv4的注册
      • 11.2.5 移动IPv4中的分组路由
    • 11.3 移动IPv4切换技术
      • 11.3.1 移动IPv4切换概述
      • 11.3.2 移动IPv4切换的问题
      • 11.3.3 移动IPv4低延迟切换技术
    • 11.4 移动IPv6技术原理
      • 11.4.1 移动IPv6的术语
      • 11.4.2 移动IPv6的移动检测
      • 11.4.3 移动IPv6的工作原理
      • 11.4.4 移动IPv6与移动IPv4的比较
    • 11.5 移动IPv6切换技术
      • 11.5.1 MIPv6切换技术
      • 11.5.2 FMIPv6切换技术
      • 11.5.3 HMIPv6切换技术
    • 11.6 移动IP组播
      • 11.6.1 移动IP组播组管理的缺陷
      • 11.6.2 移动IP组播路由
      • 11.6.3 移动IP组播切换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

本书是浙江省重点教材建设项目“网络工程专业系列教材”之一,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无线网络的物理层、无线网络的数据链路层、无线个域网与蓝牙技术、无线局域网、无线城域网、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移动Ad Hoc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网状网、移动IP技术等。本书以无线与移动网络的知识与技能为核心,内容系统,结构合理,实用性强。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相关课程教材,也可供网络工程从业人员参考。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