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学校金融学专业主干教材。
全书共十三章,对现代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实务作了概括性、系统性阐述,其内容涵盖了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金融、利息与利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供求及其均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等,同时也对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新趋势,如互联网金融等作了简要的介绍及讨论。
本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内容上尝试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相结合,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体系上坚持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并重,突出金融资产证券化趋势;在逻辑结构和写法行文上采用国内金融与国际金融相结合,突出金融全球化、开放、统一性特点;同时力求创新,介绍分析了金融发展诸方面新情况、新趋势,我国金融改革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理论研究的前沿动态。与第三版相比,这次修订紧扣当前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的新形势,加入了最新的相关数据和最新的理论前沿及法律法规,更新了部分章节的开篇案例和专题分析,并在每章后增加了即测即评。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财经等专业教材,也可作为金融专业研究生、专业研究人员、其他专业师生、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经济管理干部等的参考书。
- 前辅文
-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 第三节 货币层次
- 第四节 货币制度
- 第五节 国际货币体系与区域性货币一体化
- 第二章 信用与金融
- 第一节 信用概述
- 第二节 信用的主要形式
- 第三节 信用工具
- 第四节 金融
- 第三章 利息与利率
- 第一节 利息
- 第二节 利率
- 第三节 各种证券的收益率
- 第四节 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
- 第五节 利率的决定理论
- 第六节 我国的利率管理体制
- 第四章 金融市场
- 第一节 金融市场的概念与功能
- 第二节 金融市场的构成
- 第三节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 第四节 国际金融市场
- 第五章 金融机构
- 第一节 金融机构体系概述
- 第二节 银行金融机构
- 第三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
- 第四节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 第六章 商业银行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概念、特征及组织形式
-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 第五节 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
- 第七章 中央银行
-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特点和职能
- 第三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和组织结构
- 第四节 中央银行的业务
- 第八章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
- 第一节 货币供给
- 第二节 货币需求及其决定
- 第三节 货币供求均衡
- 第四节 货币的对外均衡:国际收支平衡
-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定义、量度与类型
-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影响及治理
- 第三节 通货紧缩及其形式
- 第四节 通货紧缩的成因、危害及治理对策
- 第十章 货币政策
-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 第二节 货币政策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
- 第三节 货币政策工具
- 第四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第五节 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探索
- 第六节 我国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 第十一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 第一节 金融风险及管理
-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风险
- 第三节 金融监管概述
- 第四节 金融监管内容
- 第五节 金融监管体制及其发展
- 第六节 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
- 第十二章 金融创新
- 第一节 金融创新概念、种类与动因
- 第二节 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金融创新工具
- 第四节 金融创新的影响
- 第五节 我国的金融创新
- 第十三章 金融发展
- 第一节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二节 经济货币化与金融化
- 第三节 金融抑制论、金融深化论及金融约束论
- 第四节 金融改革与金融自由化
- 第五节 中国的金融改革与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