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哈尔滨工程大学“三海一核”特色规划教材。作者采用“网络—管理”研究模式提出了网络维力理论,并结合造船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重大问题进行建模与实证。
全书分为三部分共9章: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网络维力的基础理论,包括理论背景与体系构建、网络空间的信息量扩增机理;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企业管理理论和船企管理,包括企业及其管理理论和造船生产能力基础理论;第三部分主要从时效、量效、共享和虚化四个支持力进行实证,包括网络协同制造对造船生产能力的提升、网络维力下动态群体决策效率、面向信息网络经营的客户需求研究、网络信息的量效及共享引发供应链效应变化和基于微博的企业舆情管理。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亦可供相关领域从业人员参考。
- 前辅文
- 第1章 理论背景及体系构建
- 1.1 理论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模式
- 1.2 先行概念
- 1.3 物理证明:基于原本观的网络物理特性的提炼
- 1.4 比较研究:以耳听为例
- 1.5 数学证明:同步力和群聚力
- 1.6 研究获得的重要结论及其价值
- 1.7 特性力到维力的转换
- 1.8 本章小结
- 第2章 网络空间的信息量扩增机理
- 2.1 运用网络维力构建理想网络空间信息量扩增模型
- 2.2 基于拓扑结构方法对理想网络空间信息量扩增模型的验证
- 2.3 网络空间信息量损失函数
- 2.4 网络空间扩散过程中的有效信息余量模型及其实证
- 2.5 本章小结
- 附录 MATLAB简介及仿真过程
- 第3章 企业及其管理概论
- 3.1 先行案例
- 3.2 基于案例的几个公理:企业本源
- 3.3 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机理
- 3.4 企业运行机理
- 3.5 不同视角的企业定义及其简析
- 3.6 企业申办流程及相关概念
- 3.7 产业、行业和企业划分及未来展望
- 3.8 企业管理的四大要素和五大职能
- 3.9 所有制、治理结构、组织机构、管理理念
- 3.10 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 3.11 企业外部环境变化
- 3.12 本章小结
- 第4章 网络协同制造及造船生产能力基础理论
- 4.1 引言
- 4.2 网络协同制造及其机理
- 4.3 我国造船生产能力的相关基础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网络协同制造对造船生产能力的提升
- 5.1 引言
- 5.2 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
- 5.3 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附录 MATLAB环境下编写的算例程序
- 第6章 基于网络维力的动态群体决策效率
- 6.1 引言
- 6.2 核心思想及模型
- 6.3 实证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附录 MATLAB环境下编写的三个算例程序
- 第7章 面向信息网络经营的客户需求研究
- 7.1 概述
- 7.2 基本概念和体系框架
- 7.3 需求影响因素及其模型建立
- 7.4 需求获取与聚类
- 7.5 需求转换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网络信息的量效及共享引发供应链效应变化
- 8.1 引言
- 8.2 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
- 8.3 实证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附录 MATLAB环境下编写的三个算例程序
- 第9章 基于微博的企业舆情管理
- 9.1 引言
- 9.2 微博舆情传播模型及传播规模预测模型
- 9.3 企业舆情管理的对策
- 9.4 本章小结
- 附录 微博舆情传播中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