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者集中的救济制度》是一部专门研究经营者集中救济制度(又称“附条件批准制度”)的专著。该书从经营者集中救济制度的必要性、救济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出发,以经营者集中的评估标准、反竞争效果理论和评估因素为基础,对资产剥离、知识产权救济等结构性救济及行为性救济等不同救济措施的类型、特点、适用条件予以介绍和分析,并对中国现有的附条件批准案例进行评析。书中还引用了欧美等经营者集中制度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实际实施的、其实施效果已经获得实证评估的救济措施案例。
本书适合于对反垄断法感兴趣的学生、学者及从业人员阅读。
- 前辅文
- 1导言
- 1.1研究背景
- 1.2研究现状
- 1.3研究方法
- 1.4研究思路与内容
- 2经营者集中救济制度的重要性
- 2.1什么是经营者集中的救济制度
- 2.2救济目的和作用
- 2.3经营者集中救济制度的特点
- 2.4经营者集中救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3经营者集中救济的原则
- 3.1必要性原则
- 3.2充分性原则
- 3.3有效性原则
- 3.4消费者福利原则
- 3.5与产业政策的协调
- 3.6透明和可预期性
- 4救济措施类型
- 4.1结构性救济和行为性救济
- 4.2混合救济与知识产权许可
- 4.3先行救济、临时救济和最终救济
- 4.4对政府主管部门的建议
- 5经营者集中的评估标准及反竞争效果理论
- 5.1经营者集中的竞争效果评估标准
- 5.2横向合并的反竞争效果理论
- 5.3非横向合并的反竞争效果理论
- 6效果评估中的相关因素
- 6.1相关市场界定
- 6.2市场份额与市场集中度
- 6.3市场进入分析
- 6.4破产企业抗辩
- 6.5买方抵消力
- 7效率在合并评估中的作用
- 7.1概述
- 7.2效率在合并效果评估中的确立
- 7.3合并评估中认可效率的要求
- 7.4效率类型
- 8资产剥离
- 8.1作为救济措施的资产剥离的特点
- 8.2对剥离资产的要求
- 8.3剥离资产的购买方
- 8.4资产剥离中的受托人
- 9知识产权救济
- 9.1知识产权的类型与特点
- 9.2传统的知识产权许可
- 9.3知识产权救济的特别要求
- 10经营者集中救济的国际协调
- 10.1反垄断法的适用特点
- 10.2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协调
- 10.3经营者集中救济的具体问题
- 11中国经营者集中救济案例评析
- 11.1中国经营者集中执法概述
- 11.2英博集团收购AB公司案
- 11.3可口可乐公司收购汇源公司
- 11.4日本三菱丽阳收购璐彩特公司
- 11.5通用汽车收购德尔福公司
- 11.6辉瑞公司收购惠氏公司
- 11.7松下公司收购三洋公司
- 11.8诺华股份公司收购爱尔康公司
-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及相关规章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 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
- 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相关市场界定的指南
- 经营者集中申报办法
- 经营者集中审查办法
- 关于实施经营者集中资产或业务剥离的暂行规定
- 附录二常用缩略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