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与制造

中职精品工程_紧缺人才

作者:
韩森和
定价:
29.30元
ISBN:
978-7-04-019477-7
版面字数:
49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313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中职精品工程_紧缺人才
出版时间:
2009-08-03
读者对象:
五年制高职
一级分类:
机械机电类
二级分类:
数控技术专业

本书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系列教材之一,是“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教改成果教材,是根据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中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的基本要求,并参照相关的国家职业标准和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及中级技术工人等级考核标准编写的。本书以培养学生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技能为目标,将冲压设备、模具拆装、冲压工艺、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有机整合,实现重组优化,突出实用性、综合性和先进性;常用的工序以典型零件为例,按照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与制造的顺序介绍,以便引导学生一边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一边进行课程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全书共分8章,以通俗的文字和丰富的图表,系统地介绍了常见冲压工序(冲裁、弯曲、拉深)的冲压工艺、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过程及相关内容,还相应地介绍了胀形、翻边、校形、大型覆盖件成形等的工艺与模具设计,同时根据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与制造的需要和发展,适度介绍了冷挤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和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与制造。

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和成人教育院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材,以及职业院校机械、机电等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及自学者参考。

  • 第1章 冲压加工基本知识
    • 1.1 冲压加工及分类
      • 1.1.1 冲压加工的特点与应用
      • 1.1.2 冲压工艺分类
      • 1.1.3 冲压及其模具技术的发展
    • 1.2 冲压材料
      • 1.2.1 冲压工艺对板料的基本要求
      • 1.2.2 板料的冲压成形性能及其与板料力学性能的关系
      • 1.2.3 常用冲压材料及其力学性能
    • 1.3 冷冲压设备
      • 1.3.1 机械压力机的型号
      • 1.3.2 常用冷冲压设备
      • 1.3.3 模具的安装
    • 1.4 模具材料选用
      • 1.4.1?冲压对模具材料的要求
      • 1.4.2 冲模材料的选用原则
      • 1.4.3 冲模常用材料及其热处理要求
    • 1.5 模具零件的加工方法
      • 1.5.1 模具制造的特点
      • 1.5.2 模具零件的加工方法
    • 习题
  • 第2章 冲裁及冲裁模设计
    • 2.1 确定基本冲压工序
      • 2.1.1 冲裁工艺性分析所涉及的问题
      • 2.1.2 分析图2-1示例的工艺性、确定基本冲压工序
    • 2.2 确定冲裁工艺方案
      • 2.2.1 普通冲裁模的结构
      • 2.2.2 确定图2-1示例的冲裁工艺方案
    • 2.3 排样图设计
      • 2.3.1 排样设计
      • 2.3.2 搭边及条料宽度的确定
      • 2.3.3 材料利用率计算
      • 2.3.4 确定图2-1示例的排样方法,查出搭边,计算料宽和材料利用率
    • 2.4 冲裁压力及压力中心的确定
      • 2.4.1 冲裁压力
      • 2.4.2 压力中心的确定
      • 2.4.3 计算图2-1示例的冲压力及压力中心
    • 2.5 计算凹模外形尺寸、选择典型组合
      • 2.5.1 计算凹模外形尺寸
      • 2.5.2 选择典型组合
      • 2.5.3 图2-1示例凹模外形尺寸的计算、选定典型组合
    • 2.6 模具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 2.6.1 凹模设计
      • 2.6.2 凸模设计
      • 2.6.3 定位、导料及定距零件的设计
      • 2.6.4 卸料装置
      • 2.6.5 其他零件的设计
    • 2.7 冲裁变形过程与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 2.7.1 冲裁变形过程及冲件断面质量
      • 2.7.2 冲裁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间隙
      • 2.7.3 冲裁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 2.8 其他冲裁模
      • 2.8.1 硬质合金模具
      • 2.8.2 小孔冲裁模
      • 2.8.3 薄板模和板模
      • 2.8.4 聚氨酯橡胶冲模
      • 2.8.5 锌基合金模具
      • 2.8.6 超塑材料模具
    • 2.9 提高冲件精度的办法
      • 2.9.1 整修
      • 2.9.2 挤光
      • 2.9.3 光洁冲裁
      • 2.9.4 精冲
    • 2.10 非金属材料冲裁
      • 2.10.1 尖刃凸模冲裁
      • 2.10.2 普通冲裁模加推板冲裁
    • 习题
  • 第3章 弯曲及弯曲模具设计
    • 3.1 弯曲变形过程及弯曲变形的特点
      • 3.1.1 弯曲过程
      • 3.1.2 弯曲变形的特点
    • 3.2 弯曲件的工艺性
      • 3.2.1 弯曲件的工艺性
      • 3.2.2 图3-1示例弯曲件的工艺性分析及措施
    • 3.3 弯曲工艺方案的确定
      • 3.3.1 弯曲模具的结构
      • 3.3.2 弯曲件的工序安排
      • 3.3.3 图3-1示例弯曲工艺方案的确定
    • 3.4 弯曲模具的设计及计算
      • 3.4.1 模具结构设计要点
      • 3.4.2 弯曲件的中性层位置及毛坯长度计算
      • 3.4.3 弯曲件的回弹
      • 3.4.4 弯曲力的计算
      • 3.4.5 弯曲模工作部分的尺寸设计
    • 习题
  • 第4章 拉深
    • 4.1 拉深变形分析
      • 4.1.1 拉深变形过程
      • 4.1.2 拉深变形过程中坯料的应力、应变状态
      • 4.1.3 拉深的变形特点
      • 4.1.4 拉深工序的主要工艺问题
    • 4.2 拉深件的工艺性
    • 4.3 旋转拉深件毛坯尺寸计算
      • 4.3.1 计算准则
      • 4.3.2 计算方法
    • 4.4 圆筒形拉深件的工序尺寸计算
      • 4.4.1 拉深系数
      • 4.4.2 拉深压边装置的作用及采用压边圈的条件
      • 4.4.3 凸、凹模圆角半径的确定
      • 4.4.4 无凸缘圆筒形拉深件的拉深工序尺寸计算
      • 4.4.5 带凸缘圆筒形拉深件的工序尺寸计算
    • 4.5 其他旋转体拉深件的拉深
      • 4.5.1 阶梯圆筒形件的拉深
      • 4.5.2 球形件的拉深
      • 4.5.3 锥形件的拉深
    • 4.6 矩形件的拉深
      • 4.6.1 矩形件拉深的特点
      • 4.6.2 矩形件工序计算
    • 4.7 拉深模的典型结构
      • 4.7.1 单动压力机用拉深模
      • 4.7.2 双动拉深压力机用拉深模
    • 4.8 压边装置和压边力、拉深力的确定
      • 4.8.1 压边装置和压边力
      • 4.8.2 拉深力的计算
    • 4.9 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设计
      • 4.9.1 拉深模的间隙
      • 4.9.2 拉深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
    • 4.10 带料级进拉深
      • 4.10.1 带料级进拉深的方法
      • 4.10.2 带料级进拉深的拉深系数
      • 4.10.3 带料级进拉深的工艺计算
    • 4.11 拉深时的润滑和材料软化处理
      • 4.11.1 润滑处理
      • 4.11.2 材料软化热处理
    • 习题
  • 第5章 成形
    • 5.1 胀形
      • 5.1.1 平板的胀形
      • 5.1.2 空心毛坯的胀形
    • 5.2 翻边
      • 5.2.1 内缘翻边
      • 5.2.2 外缘翻边
    • 5.3 校形
      • 5.3.1 校平
      • 5.3.2 整形
    • 5.4 大型覆盖件的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
      • 5.4.1 覆盖件的成形特点和主要成形障碍
      • 5.4.2 覆盖件冲压成形的工艺设计
      • 5.4.3 覆盖件成形模具的典型结构和主要零件的设计
    • 习题
  • 第6章 冷挤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 6.1 概述
      • 6.1.1 冷挤压的分类
      • 6.1.2 冷挤压的优点
      • 6.1.3 冷挤压的主要技术问题
    • 6.2 冷挤压金属流动分析
      • 6.2.1 正挤压的金属流动
      • 6.2.2 反挤压的金属流动
      • 6.2.3 影响金属流动的主要因素
    • 6.3 冷挤压件的工艺性
      • 6.3.1 冷挤压常用材料
      • 6.3.2 挤压件的合理形状与尺寸
      • 6.3.3 工艺余块和修边余量
      • 6.3.4 切削加工余量及其基准
      • 6.3.5 冷挤压件的尺寸公差与表面粗糙度
    • 6.4 冷挤压件坯料的制备及处理方法
      • 6.4.1 冷挤压对毛坯的要求
      • 6.4.2 毛坯的形状和尺寸
      • 6.4.3 毛坯的制取方法
      • 6.4.4 坯料的软化、表面处理和润滑
    • 6.5 变形程度和挤压力计算
      • 6.5.1 变形程度的表示方法
      • 6.5.2 许用变形程度
      • 6.5.3 挤压力的计算
    • 6.6 冷挤压模具及主要零件设计
      • 6.6.1 模具设计要求及结构
      • 6.6.2 凸、凹模设计
      • 6.6.3 卸料和顶出装置
    • 6.7 预应力组合凹模的设计
      • 6.7.1 组合凹模的应用
      • 6.7.2 层数的选择及各圈尺寸的确定
      • 6.7.3 组合凹模的压合工艺
    • 习题
  • 第7章 多工位级进模
    • 7.1 概述
      • 7.1.1 多工位级进模的概念
      • 7.1.2 多工位级进模的特点
      • 7.1.3 多工位级进模的类别
    • 7.2 工序安排和排样设计
      • 7.2.1 工序安排
      • 7.2.2 排样布局
    • 7.3 级进模的凸、凹模设计
    • 7.4 卸料和顶料装置
      • 7.4.1 卸料装置
      • 7.4.2 顶料装置
    • 7.5 级进模结构设计
    • 7.6 模具设计图纸尺寸的标注
    • 习题
  • 第8章 冲压模具零件的制造与装配
    • 8.1 概述
    • 8.2 冲裁模零件的制造与装配
      • 8.2.1 冲裁模凸、凹模技术要求及加工特点
      • 8.2.2 凸、凹模加工
      • 8.2.3 冲裁模其他零件的加工
      • 8.2.4 冲裁模的装配
      • 8.2.5 冲裁模的调试
    • 8.3 成形模零件的制造与装配特点
      • 8.3.1 成形模凸、凹模的技术要求及加工特点
      • 8.3.2 成形模凸、凹模加工
      • 8.3.3 成形模的装配与调试
    • 8.4 多工位级进模零件的制造与装配特点
      • 8.4.1 多工位级进模的加工特点
      • 8.4.2 多工位级进模的装配特点
  • 附表1 冷冲压常用材料的性能和规格
    • 附表1-1 黑色金属的力学性能
    • 附表1-2 有色金属的力学性能
    • 附表1-3 非金属材料的抗剪强度
    • 附表1-4 钢在加热时的抗剪强度
    • 附表1-5 非金属材料加热时的抗剪强度
    • 附表1-6 深拉深冷轧薄钢板的力学性能
    • 附表1-7 轧制薄钢板的厚度、宽度和长度尺寸
    • 附表1-8 轧制薄钢板的厚度允许偏差
    • 附表1-9 深拉深冷轧钢板的厚度允许偏差
    • 附表1-10 电工用热轧硅钢薄钢板的规格和允许偏差
    • 附表1-11 低碳钢冷轧钢带的宽度及允许偏差
    • 附表1-12 优质碳素结构钢冷轧钢带的尺寸及允许偏差
    • 附表1-13 低碳钢冷轧钢带的厚度及允许偏差
    • 附表1-14 不锈钢和耐热钢冷轧钢带的厚度及允许偏差
    • 附表1-15 晶粒取向硅钢薄带(DG1~DG6)的尺寸及允许偏差
    • 附表1-16 铝及铝合金板的厚度和允许偏差
    • 附表1-17 冷轧锡青铜板的尺寸及厚度允许偏差
    • 附表1-18 冷轧纯铜板的尺寸及厚度允许偏差
    • 附表1-19 冷轧黄铜板的尺寸及厚度允许偏差
  • 附表2 压力机的列别、组别和主要技术规格
    • 附表2-1 压力机的列别、组别
    • 附表2-2 几种开式压力机的主要技术规格
    • 附表2-3 几种闭式压力机的主要技术规格
  • 冲压模具相关术语汉英对照表
  • 参考文献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与制造数字课程与纸质教材一体化设计,紧密配合。充分运用多种形式媒体资源,极大地丰富了知识的呈现形式,拓展了教材内容。在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提供思考与探索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