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经济学范式的演变


作者:
马涛
定价:
112.00元
ISBN:
978-7-04-047452-7
版面字数:
51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精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17-04-10
物料号:
47452-00
读者对象:
学术著作
一级分类:
社会科学
二级分类:
经济学
三级分类:
理论经济学

本书尝试借助科学哲学的分析方法,以经济学范式的发展逻辑为主线,对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相对独立的各学说之间的发展变化和联系进行规律性的探讨,这不仅有助于揭示经济学范式与经济思想史发展内在逻辑的规律性特征,提高学术范式的解释能力,改进西方经济思想史研究现状,还有助于促进当代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创新。

  • 前辅文
  • 前言
  • 第一章 经济学范式与经济思想史
    • 第一节 科学哲学的范式理论及其发展
    • 第二节 经济学的范式结构与学派论争
    • 第三节 经济学范式运动的形式与发展逻辑
  • 第二章 主流经济学范式的形成
    • 第一节 “理性经济人”: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的“硬核”
    • 第二节 均衡分析与经济学数学模型化
    • 第三节 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的得失
  • 第三章 主流范式的综合转换:从穆勒到萨缪尔森
    • 第一节 穆勒对古典经济学的综合
    • 第二节 马歇尔对边际革命各派经济学的“兼收并蓄”
    • 第三节 萨缪尔森对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的“综合”
  • 第四章 主流范式的修正:“凯恩斯革命”
    • 第一节 “凯恩斯革命”与主流经济学的关系
    • 第二节 从《论概率》到《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 第三节 “凯恩斯革命”的核心:有效需求不足原理
    • 第四节 “凯恩斯革命”的理论成果:货币经济论
    • 第五节 国家干预与重商主义
    • 第六节 凯恩斯经济学体系的完善
  • 第五章 主流范式的回归:“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
    • 第一节 弗里德曼与新货币数量说
    • 第二节 供给学派与“萨伊定律”的复活
    • 第三节 “理性预期革命”
  • 第六章 经济学范式的分流:从历史学派到制度学派
    • 第一节 历史学派的特点与韦伯的理论成就
    • 第二节 凡勃伦的制度经济学思想
    • 第三节 加尔布雷思对凡勃伦制度经济学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七章 经济学范式的交汇:“科斯革命”
    • 第一节 吸取制度学派的制度研究传统
    • 第二节 吸取制度学派的交易理论对新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拓展
    • 第三节 用制度学派的“文化人”修正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
  • 第八章 经济学范式转换的新趋向:多元化趋势
    • 第一节 学科交叉:行为经济学对传统主流经济学的修正与拓展
    • 第二节 引入自然科学的方法:实验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及其面临的问题
    • 第三节 旧范式的推陈出新:演化经济学的范式革命
    • 第四节 经济学范式转换新趋向的思考
  • 第九章 经济学范式的论战:历史学派与奥地利学派的方法之争
    • 第一节 历史学派的范式论
    • 第二节 奥地利学派的范式论
    • 第三节 门格尔对施穆勒的挑战及两派论战的经过
    • 第四节 论战的核心问题与评论
  • 第十章 经济学科性质的论战:围绕《实证经济学方法论》的范式之争
    • 第一节 争论的理论背景
    • 第二节 弗里德曼《实证经济学方法论》的观点概要
    • 第三节 对弗里德曼《实证经济学方法论》的质疑与批评
    • 第四节 对弗里德曼《实证经济学方法论》哲学基础的评析
  • 第十一章 经济学范式的政治基础:阶级与国家利益
    • 第一节 为商业资本海外贸易辩护的重商主义
    • 第二节 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利益辩护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 第三节 为德国国家利益辩护的李斯特国家经济学
  • 第十二章 经济学范式的超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上的创新
    • 第一节 “社会人”超越“经济人”范式
    • 第二节 辩证法分析超越个体边际分析
    • 第三节 “逻辑-历史分析” 超越均衡-静态分析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创新的理论意义
  • 主要参考文献
  • 索引
  • 后记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