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由多主体、多层面的原因所致,因此,本书立足于中国以家户经营为主的基本国情,从个体、管理部门、生产企业、规章制度等层面与角度,运用调查研究、数据统计、模型分析和文献研究等多种方法,揭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机制。而且,本书将政府的策略行为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研究之中,基于理性分析和博弈论,对既定制度条件下政府管理部门的行为逻辑进行充分研究。另外,本书也开拓从公共管理的视角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新领域,充分考虑了所涉及主体的多样性、影响的复杂性,开创性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属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保障性无形公共产品”的概念。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管理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基于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的属性的分析,提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模式。
本书适于从事政府管理、公共管理、制度分析及“三农”问题的研究者阅读,也供与农产品质量相关的从业者参考。
- 绪言
- 第一章 作为公共问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
- 第一节 农产品——人类生存之基
- 第二节 科技农业背景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
- 第三节 农产品质量不安全的致因
- 第四节 农产品质量不安全的公共危害
- 小结
- 第二章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发生机制
- 第一节 信誉品属性导致农产品市场的逆向选择
- 第二节 产量竞争使得化学品的过度使用成为必然
- 第三节 同质化诱迫生产者滥用化肥
- 第四节 “以药保收”策略导致药物的滥用
- 第五节 利益驱动使违禁药品屡禁不止
- 第六节 公地性导致农业生产环境被污染
- 小结
- 第三章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治理特征
- 第一节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多目标性
- 第二节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专业性
- 第三节 风险的动态性导致全程式治理
- 第四节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效益的外溢性
- 第五节 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成效的信息不对称性
-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管控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运行模式
- 第一节 多部门共同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职责
- 第二节 以法律法规体系控制农产品的投入和经营者行为
- 第三节 通过认证系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标识
- 第四节 以检测检验控制投入品、终端产品的质量安全
- 第五节 可追溯制度约束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
- 第六节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预判和防控
- 小结
- 第五章 “管控型”体系之痛:激励不足与治理失灵
- 第一节 管理部门缺乏激励和约束导致策略性管理
- 第二节 管理组织体系不合理导致职责难落实
- 第三节 执行层能力不足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空转
- 第四节 管控性政策工具依赖导致治理能力难以提高
- 第五节 农产品管理法制体系不健全使治理混乱
- 第六节 管理技术体系不健全使不法生产者有机可乘
- 第七节 风险评估和防范机制不健全导致危机的破坏放大
- 小结
- 第六章 农产品质量污染机制的定量分析
- 第一节 农业环境点源污染的发生机制
- 第二节 研究设计及指标说明
- 第三节 农业环境点源污染影响因子的实证研究
- 第四节 主要结论
- 小结
- 第七章 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的复杂逻辑
- 第一节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特殊性
- 第二节 研究视角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数据分析及结果
- 小结
- 第八章 从终端管理到全程治理
- 第一节 强化对管理部门的考核以促进管理制度的落实
- 第二节 建立良好的协调机制使管理高效统一
- 第三节 夯实基层管理能力以提高政策执行力
- 第四节 健全农业科技公共服务以规范化学品的使用
- 第五节 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革以增加农业生产能力
- 第六节 管好涉农化学品以切断农产品质量安全污染源
- 第七节 搭建民众参与管理渠道以充分利用社会力量
- 第八节 强化技术手段以增强防控能力
- 第九节 完善法律体系实现治理的制度化
- 第十节 完善应急处理体系以降低突发事故的危害
- 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