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妇幼保健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作者:
舒剑萍
定价:
22.70元
ISBN:
978-7-04-041288-8
版面字数:
34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212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出版时间:
2014-12-01
物料号:
41288-00
读者对象:
高等职业教育
一级分类:
医药卫生大类
二级分类:
医学类
三级分类:
临床医学

本书根据《卫生部贯彻2011—202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和高等职业教育助产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主要内容包括婴幼儿身心保健、妇女身心保健、常用统计指标和调查方法及实践技能四部分。其中婴幼儿身心保健包括围生期、新生儿期、婴幼儿期保健,新生儿、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并将生长发育特点与评价、健康教育、营养与喂养、预防接种、体格锻炼、早期教育等儿科学基础知识融合到婴幼儿身心保健中。妇女保健包括3岁以上的儿童期、青春期、恋爱期、婚前期、妊娠前期、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节育期、围绝经期与中老年期女性身心保健,职业妇女劳动保健与妇女环境保健,妇女常见疾病的普查与普治。本书强化了现代生殖健康和常见病的三级预防。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助产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供护理、妇幼卫生专业教学和妇幼保健人员学习参考。

  • 前辅文
  • 第一章 概述
    • 第一节 妇幼保健的范围与任务
      • 一、妇幼保健的范围
      • 二、妇幼保健工作的任务
      • 三、妇幼保健的重要性
    • 第二节 妇幼保健工作机构、职责和方法
      • 一、妇幼保健工作机构和工作职责
      • 二、妇幼保健工作方法
    • 第三节 中国妇幼保健事业的成就与展望
      • 一、中国妇幼保健工作的成就
      • 二、中国妇幼保健工作的展望
  • 第二章 围生期保健
    • 第一节 围生儿的分化生长、身心发育及其危险因素
      • 一、围生儿的分化生长和身心发育特点
      • 二、围生期危险因素
    • 第二节 围生儿身心保健
      • 一、胎儿身心保健
      • 二、早期新生儿身心保健与指导
  • 第三章 新生儿期保健
    • 第一节 新生儿身心与社会特点
      • 一、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 二、早产儿的生理特点
      • 三、新生儿的神经与心理行为发展
    • 第二节 新生儿身心保健
      • 一、新生儿管理制度
      • 二、新生儿保健
      • 三、早产儿、低体重儿保健
  • 第四章 婴幼儿期保健
    • 第一节 婴幼儿身心发育与行为发展
      • 一、婴幼儿的体格发育
      • 二、婴幼儿的神经心理发育
      • 三、婴幼儿心理行为的发展
      • 四、性别角色的发展
      • 五、婴儿消化系统特点
      • 六、婴幼儿免疫特点
    • 第二节 婴幼儿身心保健
      • 一、婴幼儿保健制度管理
      • 二、婴幼儿系统检查
      • 三、婴幼儿预防接种
      • 四、婴幼儿保健指导
  • 第五章 新生儿和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
    • 第一节 新生儿常见疾病及预防保健
      • 一、新生儿窒息
      • 二、新生儿肺炎
      • 三、新生儿黄疸
      • 四、新生儿颅内出血
      • 五、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六、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 七、新生儿败血症
      • 八、新生儿TORCH感染
      • 九、新生儿破伤风
    • 第二节 婴幼儿常见疾病及预防保健
      •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 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 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 四、小儿腹泻
      • 五、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六、支气管肺炎
      • 七、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 八、苯丙酮尿症
  • 第六章 儿童期女性保健
    • 第一节 儿童期女性身心与社会特点
      • 一、女童生长发育特点
      • 二、女童心理发育特点
      • 三、女童生长发育的社会特点
    • 第二节 儿童期女性身心保健
      • 一、保健要点
      • 二、保健措施
  • 第七章 青春期女性保健
    • 第一节 青春期女性身心与社会特点
      • 一、青春期女性的生长发育特点
      • 二、青春期女性的心理特点
      • 三、青春期女性的社会特点
    • 第二节 青春期女性身心保健
      • 一、保健要点
      • 二、保健措施
      • 附 恋爱期女性保健
    • 第一节 恋爱期女性身心与社会特点
      • 一、恋爱期女性的身体发育特点
      • 二、恋爱期女性的心理特点
      • 三、恋爱期女性的社会特点
    • 第二节 恋爱期女性身心保健
      • 一、保健要点
      • 二、保健措施
  • 第八章 婚前妇女保健
    • 第一节 婚前妇女身心与社会特点
    • 第二节 婚前妇女身心保健
      • 一、保健要点
      • 二、保健措施
  • 第九章 妊娠前妇女保健
    • 第一节 妊娠前妇女身心与社会特点
    • 第二节 妊娠前妇女保健
      • 一、保健要点
      • 二、保健措施
  • 第十章 妊娠期妇女保健
    • 第一节 妊娠期妇女的身心变化
      • 一、妊娠期妇女的生理变化
      • 二、妊娠期妇女的心理变化
    • 第二节 妊娠期妇女身心保健
      • 一、保健要点
      • 二、保健措施
  • 第十一章 分娩期妇女保健
    • 第一节 分娩期妇女身心与社会特点
      • 一、分娩期妇女的生理变化
      • 二、分娩期妇女的社会、心理特点
    • 第二节 分娩期妇女身心保健
      • 一、保健要点
      • 二、保健措施
  • 第十二章 产褥期妇女保健
    • 第一节 产褥期妇女身心与社会特点
      • 一、产褥期妇女的生理变化
      • 二、产褥期妇女的社会、心理特点
    • 第二节 产褥期妇女身心保健
      • 一、保健要点
      • 二、保健措施
  • 第十三章 节育期妇女保健
    • 第一节 节育期妇女身心与社会特点
    • 第二节 节育期妇女身心保健
      • 一、保健要点
      • 二、节育措施与保健
  • 第十四章 围绝经期妇女保健
    • 第一节 围绝经期妇女身心与社会特点
      • 一、围绝经期的概念
      • 二、围绝经期妇女的生理特点
      • 三、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特点
      • 四、围绝经期妇女的社会特点
    • 第二节 围绝经期妇女身心保健
      • 一、保健要点
      • 二、保健措施
  • 第十五章 中老年期妇女保健
    • 第一节 中老年期妇女身心与社会特点
      • 一、中年期妇女的身心与社会特点
      • 二、老年期妇女的身心与社会特点
    • 第二节 中老年期妇女身心保健
      • 一、保健要点
      • 二、保健措施
  • 第十六章 职业妇女劳动保健
    • 第一节 职业有害因素对妇女身心与社会的影响
      • 一、职业有害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 二、职业有害因素对妇女生殖健康的影响
      • 三、职业有害因素对胚胎发育及子代的影响
      • 四、职业有害因素对妇女心理和社会的影响
    • 第二节 职业妇女身心保健
      • 一、保健要点
      • 二、保健措施
  • 第十七章 妇女环境保健
    • 第一节 环境因素对妇女身心与社会的影响
      • 一、环境因素影响生殖健康的特点
      • 二、环境因素对妇幼与胎儿身心健康的危害
    • 第二节 妇女环境保健
      • 一、保健要点
      • 二、保健措施
  • 第十八章 妇女常见疾病的普查普治
    • 第一节 妇女常见疾病的普查
      • 一、普查的意义
      • 二、普查的内容与方法
      • 三、普查中常见妇科疾病的诊断要点
    • 第二节 妇女常见疾病的普治
      • 一、普治的方式
      • 二、普查后需进一步检查的内容
      • 三、普查中常见妇科疾病的防治原则
    • 第三节 普查及普治的随访
      • 一、随访的意义
      • 二、随访的方式
      • 三、随访的内容
  • 第十九章 妇幼保健常用统计指标
    • 第一节 婴幼儿保健及其质量监测统计指标
      • 一、婴幼儿管理统计指标
      • 二、计划免疫及其质量监测统计指标
      • 三、婴幼儿保健工作质量监测统计指标
    • 第二节 妇女保健及其质量监测统计指标
      • 一、婚姻保健统计指标
      • 二、孕产妇保健工作统计指标
      • 三、孕产妇保健质量与效果监测指标
      • 四、妇女常见疾病普查和普治统计指标
    • 第三节 计划生育统计指标
      • 一、婚姻统计指标
      • 二、生育统计指标
      • 三、计划生育措施及效果统计指标
  • 第二十章 妇幼保健常用调查方法简介
    • 第一节 普查
      • 一、普查的概念
      • 二、普查的目的
      • 三、普查的条件
      • 四、普查的特点
    • 第二节 抽样调查
      • 一、抽样调查的概念
      • 二、抽样调查的原则
      • 三、抽样调查的常用方法
      • 四、误差
      • 五、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 六、样本大小的确定
    • 第三节 搜集资料方法简介
  • 第二十一章 新生儿、婴幼儿保健实践技能
    • 实践技能一 妇幼保健机构及其管理
    • 实践技能二 新生儿喂养
    • 实践技能三 新生儿访视
    • 实践技能四 预防接种
    • 实践技能五 婴幼儿生长发育监测与评价
    • 实践技能六 患病新生儿和婴幼儿的预防保健
  • 第二十二章 妇女保健实践技能
    • 实践技能一 妊娠期自我保健
    • 实践技能二 产后访视
    • 实践技能三 宫内节育器放置及取出术
    • 实践技能四 负压吸宫术
    • 实践技能五 阴道分泌物采集、宫颈刮片
    • 实践技能六 阴道或宫颈上药
  • 附录 教学大纲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