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作者:
刘斌
定价:
44.80元
ISBN:
978-7-04-036596-2
版面字数:
67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416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出版时间:
2018-09-25
读者对象:
高等职业教育
一级分类:
医药卫生大类
二级分类:
药学类
三级分类:
药学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修订版及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书中涵盖了无机化学、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一些主要内容。全书共十五章,其中介绍了无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如物质结构、分散体系、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等;化学分析的四大滴定法及其相关理论和应用,如酸碱滴定法、重量分析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等;常见仪器分析方法,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色谱分析法及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简介。

本书可作为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各类教育药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社会从业人士的业务参考书及培训用书。

  • 前辅文
  • 绪论
    • 一、 化学与现代生活
    • 二、 化学与医药
    • 三、 无机及分析化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 四、 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学习方法
  • 第一章 物质结构
    • 第一节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 一、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 二、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 三、 基态原子中电子分布原则
      • 四、 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
    • 第二节 电子层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 一、 元素周期系与电子层结构的关系
      • 二、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 第三节 共价键理论
      • 一、 现代价键理论
      • 二、 杂化轨道理论
    • 第四节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 一、 分子的极性
      • 二、 分子间作用力
      • 三、 氢键
    • 本章小结
    • 同步测试
  • 第二章 分散体系
    • 第一节 分散系
    • 第二节 溶液的组成标度
      • 一、 溶液的组成标度表示法
      • 二、 溶液组成标度表示法的有关计算
    • 第三节 稀溶液的依数性
      • 一、 溶液的蒸汽压下降
      • 二、 溶液的沸点升高
      • 三、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 四、 溶液的渗透压
    • 第四节 胶体溶液
      • 一、 溶胶
      • 二、 高分子溶液
      • 三、 凝胶
    • 第五节 表面现象
      • 一、 表面张力与表面能
      • 二、 表面吸附
      • 三、 表面物质
    • 本章小结
    • 同步测试
    • 实训项目
      • 项目一 溶液的配制和稀释
      • 项目二 溶胶的制备与性质
  •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
    •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概述
      • 一、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方法
      • 二、 碰撞理论
      • 三、 活化能
    •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一、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二、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三、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同步测试
  • 第四章 化学平衡
    • 第一节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 一、 可逆反应
      • 二、 化学平衡
    • 第二节 平衡常数
      • 一、 平衡常数
      • 二、 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的注意事项
      • 三、 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 第三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
      • 一、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二、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三、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四、 催化剂与化学平衡
    • 本章小结
    • 同步测试
  • 第五章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
    • 第一节 定性分析概述
      • 一、 对鉴定反应的要求
      • 二、 鉴定反应进行的条件
      • 三、 分别分析与系统分析
    • 第二节 定量分析的误差
      • 一、 误差与准确度
      • 二、 精密度与偏差
      • 三、 提高测量值准确度的方法
    • 第三节 有效数字及计算
      • 一、 有效数字
      • 二、 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 三、 分析结果的处理及表示
    • 第四节 滴定分析法
      • 一、 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 二、 滴定方式
      • 三、 基准物与标准溶液
      • 四、 滴定分析的计算
    • 本章小结
    • 同步测试
    • 实训项目
      • 项目一 天平称量练习
      • 项目二 盐酸和氢氧化钠浓度的比较和标定
  • 第六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 第一节 电解质溶液
      • 一、 强、弱电解质溶液
      • 二、 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 三、 同离子效应
    • 第二节 酸碱质子理论
      • 一、 酸碱的定义
      • 二、 酸碱反应
      • 三、 酸碱强度
    • 第三节 溶液的酸碱性和pH
      • 一、 溶液酸碱性的表示方式
      • 二、 溶液pH的计算
    • 第四节 缓冲溶液
      • 一、 缓冲溶液的组成和作用原理
      • 二、 缓冲溶液的pH计算
      • 三、 缓冲溶液的配制
    • 第五节 酸碱指示剂
      • 一、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及变色范围
      • 二、 影响指示剂变色的因素
    • 第六节 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
      • 一、 强碱强酸的滴定
      • 二、 强碱滴定弱酸
    • 第七节 滴定方式与应用实例
      • 一、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 二、 应用举例
    • 第八节 非水溶剂中酸碱滴定简介
      • 一、 非水溶剂的分类和性质
      • 二、 非水溶液酸碱滴定的类型及应用
    • 本章小结
    • 同步测试
    • 实训项目
      • 项目一 缓冲溶液的配制及缓冲作用
      • 项目二 盐酸和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 项目三 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
      • 项目四 药用硼砂的含量测定
  • 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 第一节 沉淀溶解平衡
      • 一、 溶度积常数和溶解度
      • 二、 离子积和溶度积规则
      • 三、 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 第二节 重量分析法
      • 一、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 二、 影响沉淀粒度大小的因素
      • 三、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 四、 分析结果计算
    • 第三节 沉淀滴定法
      • 一、 莫尔法
      • 二、 佛尔哈德法
      • 三、 法扬司法
      • 四、 银量法的标准溶液
    • 本章小结
    • 同步测试
    • 实训项目
      • 项目一 氯化钡结晶水的测定
      • 项目二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 项目三 生理盐水中氯化钠浓度的测定
  • 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
    • 第一节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 一、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 二、 配合物价键理论简介
      • 三、 螯合物
    • 第二节 配位平衡与配位平衡常数
      • 一、 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 二、 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
      • 三、 EDTA的酸效应
      • 四、 金属离子的配位效应
      • 五、 条件平衡常数
    • 第三节 配位滴定原理
      • 一、 滴定条件
      • 二、 金属指示剂
    • 第四节 配位滴定方法
      • 一、 直接滴定法
      • 二、 其他滴定法
    • 本章小结
    • 同步测试
    • 实训项目
      • 项目一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 项目二 水的总硬度的测定
      • 项目三 明矾的含量测定
  • 第九章 氧化还原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 一、 氧化数
      • 二、 氧化还原反应
      • 三、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 第二节 原电池及电极电势
      • 一、 原电池
      • 二、 电极电势
      • 三、 电极电势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
      • 一、 氧化还原滴定法基本原理
      • 二、 氧化还原滴定法指示剂
      • 三、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 本章小结
    • 同步测试
    • 实训项目
      • 项目一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 项目二 铜盐中铜含量的测定
      • 项目三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 第十章 电势分析法
    • 第一节 电势分析法概述
      • 一、 指示电极
      • 二、 参比电极
    • 第二节 直接电势法
      • 一、 溶液pH的测定
      • 二、 其他离子浓度的测定
    • 第三节 电势滴定法
      • 一、 基本原理及仪器装置
      • 二、 滴定终点的确定
      • 三、 电势滴定法的应用
    • 本章小结
    • 同步测试
    • 实训项目
      • 项目一 直接电势法测定溶液pH
      • 项目二 电势滴定法测定苯巴比妥钠的含量
  • 第十一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第一节 概述
      • 一、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归属
      • 二、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
    •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 一、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特征及有关术语
      • 二、 光的吸收定律
      • 三、 偏离LambertBeer定律的因素
    • 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一、 光源
      • 二、 单色器
      • 三、 吸收池
      • 四、 检测器
      • 五、 信号处理及显示器
    • 第四节 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 一、 定性方法
      • 二、 单组分的定量方法
      • 三、 比色法
    • 本章小结
    • 同步测试
    • 实训项目
      • 项目一 邻二氮菲比色法测定水样中铁的含量
      • 项目二 维生素B12注射液的定性鉴别及含量测定
  • 第十二章 色谱分析法
    • 第一节 概述
      • 一、 色谱法基本原理
      • 二、 色谱法的分类
    • 第二节 液相色谱
      • 一、 纸色谱法
      • 二、 薄层色谱
    • 第三节 柱色谱
      • 一、 原理
      • 二、 离子交换柱色谱
    • 第四节 气相色谱法
      • 一、 气相色谱法的分类和特点
      • 二、 气相色谱的常用术语
      • 三、 定性方法
      • 四、 定量方法
    • 第五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
      • 一、 概述
      • 二、 高效液相色谱仪与应用
    • 本章小结
    • 同步测试
    • 实训项目
      • 项目一 几种混合磺胺类药物的薄层色谱
      • 项目二 几种氨基酸的纸色谱
      • 项目三 用内标对比法测定扑热息痛的含量
  • 第十三章 其他现代仪器分析简介
    • 第一节 红外光谱分析法
      • 一、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 二、 红外光谱解析
    • 第二节 核磁共振波谱法
      • 一、 基本原理
      • 二、1H NMR与化学结构的关系
    • 第三节 质谱法
      • 一、 质谱图
      • 二、 有机化合物的质谱分析
    • 本章小结
    • 同步测试
  • 第十四章 非金属元素选述
    • 第一节 卤素及其化合物
      • 一、 卤素的通性
      • 二、 卤素单质
      • 三、 卤素的氢化物和氢卤酸
      • 四、 拟卤素
    • 第二节 氧、硫、硒及其化合物
      • 一、 通性
      • 二、 氧及其化合物
      • 三、 硫及其化合物
      • 四、 硒及其化合物
    • 第三节 氮、磷、砷及其化合物
      • 一、 通性
      • 二、 氮及其化合物
      • 三、 磷及其化合物
      • 四、 砷及其化合物
    • 第四节 碳、硅、硼及其化合物
      • 一、 碳族元素和硼族元素的通性
      • 二、 碳及其化合物
      • 三、 硅及其化合物
      • 四、 硼及其化合物
    • 本章小结
    • 同步测试
  • 第十五章 金属元素选述
    • 第一节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
      • 一、 单质
      • 二、 重要的化合物
    • 第二节 铝、锡和铅
      • 一、 铝
      • 二、 锡
      • 三、 铅
    • 第三节 过渡金属元素
      • 一、 过渡金属元素通性
      • 二、 铬及其化合物
      • 三、 锰及其化合物
      • 四、 铁系元素及其化合物
      • 五、 铜、锌、汞及其重要化合物
    • 第四节 金属与生命
      • 一、 生物金属元素
      • 二、 金属元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同步测试
  • 附录一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997)
  • 附录二 常用酸碱的相对密度和浓度
  • 附录三 一些质子酸的解离常数(29815 K)
  • 附录四 常用酸碱指示剂
  • 附录五 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和pH
  • 附录六 常见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29815 K)
  • 附录七 常见配离子的稳定常数(29815 K)
  • 附录八 EDTA的酸效应系数
  • 附录九 一些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29815 K)
  • 附录十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标准
  • 参考文献
  • 元素周期表

相关图书